谢谢编辑推荐博客首页时评栏目!
文/天田新异
人民网绥化7月26日电:发生在昨日凌晨的海伦市联合敬老院火灾共造成11死2伤,据现场勘查和火因调查,确认此起火灾是一起人为放火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王贵也被烧死在火灾现场。王贵,男,45周岁,患脑血栓无人照顾,被送入敬老院。日前,王贵怀疑自己的200元钱被盗而大吵大闹,情绪失控,制造了这起重大人为放火刑事案件。当地警方锁定王贵为纵火嫌疑人的主要依据是:王贵有作案动机,丢失钱后曾扬言报复;监控录像显示火灾是从王贵所居住的房子里开始燃烧起来的且有多处起火点;王贵的尸体为动态姿势,同房其尸体为静态姿势。目前,海伦市已对联合敬老院火灾负有领导和管理责任的民政局长、敬老院院长、副院长免职。这场由200元钱引发的纵火案吞噬了11条生命,可谓损失惨重,应该反思教训。
嫌犯王贵恶行是典型的社会浮躁现象。嫌疑人王贵已同他的10名院友一起葬身火海,终结了他只有45岁的生命。同为敬养病人,在自己房间实施纵火时,可能没有想到一把火在烧死10名同伴的同时也烧死了自己,制造了震惊全国的重大纵火伤亡案。他视200元钱比生命重要,用纵火报复社会,发泄不满,不但可恶至极,也死有余辜,但其他被烧死的10名老人招谁惹谁了,为什么要成为嫌犯王贵的陪葬品?王贵的恶行是典型的社会浮躁现象,有这种浮躁心理的人往往把自己放在社会的对立面,受不得半点委屈,常常为点小事就大打出手,甚至动刀动枪,发泄私愤不计后果。这种浮躁使人的心情变得越来越沉重,抱怨越来越多,却很少想着去改变自己,遇事逃避不愿面对,似乎烦闷和苦恼已经注满心田。有浮躁情绪的人往往只凭直觉判断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革,而忽视对变革的客观评断,看问题也趋向从众模式,自我理性认知功能弱化,常常会出现各种盲从行为。王贵的200元钱找不到了,或许根本就没丢,是自己放错了地方,但他不是去理性分析查找或求助敬老院,而是盲目认为钱肯定是被敬老院的同伴偷走了,而偷走他的钱就是欺负他的人,既然受了欺负那就要报复,这种浮躁心理导致了他不计后果的走向犯罪和死亡。
院领导忽视静养人员的反常举动不应该。黑龙江海伦市联合敬老院是全国模范敬老院,院领导理应对本院敬养人员的个性特点、心理状况了如指掌,对王贵这样情绪不稳定的病人有具体的防范应对措施。但遗憾的是在王贵丢钱后大吵大闹,情绪失控后,对王贵扬言报复的反常行为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假如敬老院领导在王贵丢钱后能够多些安慰,积极帮助查找,王贵沮丧的心或许会平静些;假如在王贵歇斯底里,大吵大闹之后,敬老院能够先拿出200元钱帮他挽回损失,王贵的报复心理可能会减弱些;假如在王贵扬言实施报复后,院领导能够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也不至于让王贵成功纵火烧死这么多人。再多的假如也无法挽回逝去的11条生命,这个全国模范敬老院的头头们对如此严重的态势都麻木不仁,那些普通敬老院会是什么情况?众所周知,敬养人员多为孤寡老人,他们比生活在家庭中的老人更孤独,更需要关怀,照顾敬养老人不光要解决好他们的生存之需,更需要做好他们的心灵慰藉工作。
案件发生后敬老院为何暴露出诸多问题?首先,事发当晚,联合敬老院共安排3人分别在三栋楼中值班,唯独没有在发生火灾的特护病房安排值班人员,如果在特护病房增加一名值班人员,伤亡人数肯定会大大减少。对此,院方将特护病房和邻近楼安排为同一个值班员是因为人员少的说法有些牵强。其次,敬老院中三栋楼都有灭火器和消火栓,唯独起火的住院处只有灭火器,没有消火栓。如果敬老院消防设施完备,值班人员及时扑救,也不至于造成如此大的伤亡。再次,据当晚值班的王庆介绍,25日晚10时左右,王贵手里拿个小水果刀说不想活了,然后把刀放在了自己的脖子上比划,“我给医护股长冯国新打电话请示,他说让人先看着,明天把他送走。”正是由于医护股长对值班员报告的情况没有引起重视并及时处理,才给王贵作案留下了时间空间。第四,敬老院是60岁以上老人的敬养之地,该院为何包括疑犯在内的多名死伤者年龄都不满60周岁?尤其是疑犯王贵只有45岁,就因为患脑血栓后遗症无人照顾,被乡政府出资送入敬老院供养,这敬老院岂不成了“托孤所”?
黑龙江海伦市联合敬老院的11位老人走了,作为该案的领导者的他们需要反思教训,接受处罚。但笔者希望这起大火烧出的不仅仅是教训和悔恨,而是留给社会更多的思考和对敬养工作的重视与改进,这在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快的今天或许更具现实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