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姓:弓箭发明家一度沦为长狄,玉皇大帝姓张不用说免贵

(2022-11-28 09:17:35)

杨义堂

不管您信不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比如我们的姓氏,就是祖先一代代传下来,是中华文化的DNA,如果一些人要到欧洲认祖宗,请先把自己的姓氏抠掉。今天先说说张姓。

俗语说“张王李赵刘,走遍天下稠。”张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据统计有9500万人。

唐朝的《元和姓纂》载:“黄帝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说的是黄帝有一子叫少昊青阳氏,少昊的第五个儿子叫挥,自幼聪明过人,爱动脑筋,发明了弓。在当时人类基本以狩猎为生,弓的发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于是黄帝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称“弓长”,后来,挥逝世后,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后世张氏后裔所修的族谱、家谱大都认张挥为张姓始祖,还说张姓起源于河北清河、河南濮阳一带。

张姓:弓箭发明家一度沦为长狄,玉皇大帝姓张不用说免贵

就少昊帝之后和发明弓箭这两个方面来说,张姓的祖先应该是东夷人,因为少昊是东夷部落的首领,以鸟为图腾,而弓箭,就是东夷人发明的,因为“夷”字就像弓箭的样子。

商朝时候,起源于东夷的商王朝有一个重要盟邦——张姓古长国,它的首领被称为长伯、长侯。负责向商王贡献大龟龟甲是商人用来占卜的,必须绝对可靠,决不能让外人施了魔法,甲骨文三期卜辞中有“其又长子唯龟至王受又”的文字

1971年,河南省新郑的郑韩故城出土了一批铜兵器,其中两件铜戈铭文分别为:“司寇长朱,武库工师:囗囗,冶尹皮攴造”;“司寇张朱,右库工师:春高,冶尹濡造”。这位司寇的名字,有时候写成“长朱”,有时候写成“张朱”。据著名考古和古文字专家唐兰先生考证,“长”即“张”,在先秦以前,作为姓氏,长、张是通用。他们生活的地方有长治、长平、长丘等。

西周时期,封邦建国,长国被封为级别较低的长子国,1997年,在河南鹿邑太清宫遗址发掘了一座西周初年的大墓,其中54件有铭文,其中39器铭文带“长子口”字样。“长”为国名,“子”为身份,“口”为国君的名字。

周昭王时期,为抗击南方的荆楚,将长子国的国君随霍、曾等一些小国向南迁徙。湖北黄陂鲁台山M30曾经出土一件圆鼎,铭文为“长子狗乍父乙尊彝”。后来,楚国灭了长子国,将长子国的人南迁至沙地,就是湖南长沙,这就是长沙的来历。 

张姓:弓箭发明家一度沦为长狄,玉皇大帝姓张不用说免贵

但是长子国的一些族群并没有跟着走,仍然留在北方。

在周代,与周天子同族的人,以中原为中心,蔑视其他地方的人,分别称作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留在北方的长姓族群,被称为长狄或者长人。人们望文生义,说长狄身高很长。有的还与《山海经》中的大人国相对应,说长狄的人属于大人国,形体高大,和中原的人不一样。

到了春秋时代,北方的狄人十分强大,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很多次就是和包括长狄在内的北狄各族进行战争。在齐桓公去世后,长狄人还帮助齐桓公的第四个儿子参与争夺王位。长狄建了一个国家,名为鄋瞒。《左传》记载:“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以败狄于长丘。”位于长丘的长狄应该就是长姓之狄,或者说就是张姓之狄。鄋瞒国有兄弟四人,非常勇猛,名字分别是侨如、简如、荣如、焚如,《左传》和《鲁国春秋》还记载,文公十一年,即公元前616年,长狄鄋瞒国侵犯鲁国,鲁文公派大夫叔孙得臣抵抗,获得大胜,俘获了长狄的大将侨如,叔孙得臣非常骄傲,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侨如,以显示自己的功劳。简如、荣如等分别被晋国、齐国消灭,鄋瞒国灭亡,鄋瞒国的人融入了这些国家。

后来,晋国有一位大夫叫张孟,张孟的后人是晋国大夫赵襄子的谋士张孟谈,他潜入敌营,说服魏氏、韩氏倒戈一击,消灭了不可一世的智伯,结束了春秋时代“三家分晋”的局面。从此张姓开始发扬光大。

在后世的历代王朝中,张姓都作为重要的谋士出现。战国七雄争霸的时候,谋士张仪为秦国制定连横策略,平定了六国。楚汉相争的时候,留侯张良为刘邦运筹帷幄,立下策定之功。

东汉时期,张姓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人物张道陵,他是张良的后裔,创立了道教,他被道教徒尊奉为“张天师”,子孙世传承其业,迁居江西鹰潭龙虎山,称第几代天师,统称张天师。和孔子嫡系子孙一样代代相袭。

民间相传玉皇大帝也姓张,还说玉皇大帝姓张名友仁,也有的说叫张坚。说是太公姜子牙斩将封神,只留下一个“玉皇大帝”没有封出去,他想留给自己,众神追问他,他只好说:“这个神位嘛,自有其人”一位叫张友仁的大将立即叩头谢恩,众目睽睽之下,姜太公也不敢把神位授给自己了,只好给了张友仁。

张姓:弓箭发明家一度沦为长狄,玉皇大帝姓张不用说免贵

因为张姓是玉皇大帝和张天师的“天姓”,当然是贵姓了,所以当别人问贵姓时,张姓的人可以不用客气地说“免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