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聚焦信息时代热点,舌战虚拟社交利弊 ------记“国税杯”厦门大学2014年学生辩论赛第二轮第一场

(2014-04-14 12:59:59)

2014年4月13日上午9:00,“国税杯”厦门大学2014年学生辩论赛第二轮第一场在海韵教学楼305进行。在这场法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的激烈对决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新闻传播学院的廖月倩学姐,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于江学长和经济学院的吴宇豪学长担任本场辩论赛的评委。

本场比赛围绕“虚拟社交网络对青年人成长的利弊问题”展开,结合当下信息时代的各个方面,双方妙语连珠,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辩论。首先由本场主席——来自外文学院的赵姝迪介绍了本场辩题和评委以及比赛流程,并由双方辩手进行了自我介绍。

比赛正式开始,首先进行的是立论陈词阶段。正方法学院的观点是“虚拟社交网络的流行对青年人成长利大于弊”。正方从青少年的成长条件和社交网络这副“镜子”来阐述虚拟社交网络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利大于弊。反方化学化工学院的观点是“虚拟社交网络的流行对青年人的成长弊大于利”。反方一辩言语朴实有力,明确青年人的定义而不是青少年。进而提出本方对于成长的定义,即经历和反思。娓娓道来当今虚拟社交碎片化无营养化导致我们的浮躁,进而让我们断了反思,断了成长的环节。

接下来是辩论赛的攻辩质询阶段,正反方就反思成长和本校大学生的生活经历展开了激烈的质询。正方认为既然成长是为了适应社会,那么虚拟社交网络可以为我们从生活中获得的成长和反思提供平台。当今社会的负面新闻在虚拟事件中被放大,那虚拟世界的负面因素是否也会折射现实?成长中的经历和反思去向------适应社会。那反方所谓碎片化其实也时刻体现在生活中,所以说虚拟社交和现实社会差别不大。而反方同学紧紧抓住成长中的自我完善问题步步紧逼,提出网上评论反驳是展示个性而不是反思。并列出数据,说明虚拟的效果更多关注了事件而不是反思,更加增添了浮躁之气。信息有好坏之分,坏的会使自己无法思考,只求安逸。反方强调成长重在过程,社交虽然带给我们成长的体验,但真正起作用的是网络。

在最激烈的自由辩论环节中,辩论双方措辞精辟,言辞犀利,进行激烈交锋,把比赛推上高潮。正方辩手舌灿莲花,反方选手言词犀利。双方就网络和现实生活的碎片化和成长的反思和总结等问题展开激烈辩论。正方当即提出现在的碎片化和浮躁化到底是人的问题大还是网络问题大,反方所谓的反思是高谈阔论的人生理想吗?而反方依旧紧扣自己观点,认为虚拟网络带给我们的依赖症使人们没法静下心来,只是浮夸地秀出别人想看到的东西。

比赛进入了结辩环节,双方辩手逻辑清晰地梳理了己方的总体思路,同时升华了己方观点。反方四辩提出当今网络的秀出来,你看到表面而不是背后的本质。我们在虚拟的社交网络上无法体验到成长带给我们的反思和成熟。正方同学重申自己的观点认为虚拟社交是时代产物,像网络购物等一样是大势所趋,同时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想起在社交网上陪我们走过的人们,不免让人心头一颤,为之动容。

最后经济学院的吴宇豪学长做了精彩的点评。反方化学化工学院略胜一筹,赢得本场比赛的胜利。同时正方四辩杜澜同学获得了本场比赛的“最佳辩手”称号。之后的辩论赛同样会带给大家思维的碰撞和震撼,我们将与你共同关注!

http://s12/mw690/002hZzI8gy6I61KwlZN8b&690------记“国税杯”厦门大学2014年学生辩论赛第二轮第一场" TITLE="聚焦信息时代热点,舌战虚拟社交利弊 ------记“国税杯”厦门大学2014年学生辩论赛第二轮第一场" />



http://s16/mw690/002hZzI8gy6I61Kz5VB2f&690------记“国税杯”厦门大学2014年学生辩论赛第二轮第一场" TITLE="聚焦信息时代热点,舌战虚拟社交利弊 ------记“国税杯”厦门大学2014年学生辩论赛第二轮第一场" />

撰稿:厦门大学学生委员会学习部  郑韵琦

摄影:厦门大学学生委员会学习部  郑韵琦

 

 

http://s3/mw690/002hZzI8gy6I61QrWFAc2&690------记“国税杯”厦门大学2014年学生辩论赛第二轮第一场" TITLE="聚焦信息时代热点,舌战虚拟社交利弊 ------记“国税杯”厦门大学2014年学生辩论赛第二轮第一场"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