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寻梦
寻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20
  • 关注人气: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教学计划及各课时教学设计

(2017-10-23 15:08:49)
分类: 2017-2018学年二年级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

首案编写:牛月英

单元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情境,经历编制2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运用口诀的优越性。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件地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发展数感。

3.会比较熟练地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解决问题的情境,经历编制2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难点:会比较熟练地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

6课时

数松果   1

做家务    1

课间活动   1

需要几个轮子  1

小熊请客  1

回家路上   1

第一课时

首案编写:牛月英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养成教育训练点

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体验运用口诀的简便。

教学重点

掌握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总结归纳法,儿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有两只小松鼠特别喜欢吃松果,这不,一大早它们就去松树林采松果了,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吧!

   它们采的松果真多,地上有,篮子里也有,它们想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就数出5个堆成一堆,这样55个地一边整理一边数。

二、经历数松果的过程,引出几个5和乘法算式。

1.出示第一行松果,说出个数,一行5个;

   出示第二行松果,说出个数,二行10个;

    … 

   出示第九行松果,说出个数,九行45个。

2.根据行数,说出几个5

   一行   15

   二行   25

   三行   35

     …  

   九行   95

3.根据几个5,说出乘法算式。

     1  1×5=5   5×1=5

     2  2×5=10   5×2=10

     3  3×5=15   5×3=15

      …    

     9  9×5=45   5×9=45

三、根据乘法算式编制5的乘法口诀。

     1×5=5    口诀    一五得五

     2×5=10   口诀    二五一十

     3×5=15   口诀    三五十五

     4×5=20   口诀    四五二十

     5×5=25   口诀    五五二十五

     6×5=30   口诀    五六三十

     7×5=35   口诀    五七三十五

     8×5=40   口诀    五八四十

     9×5=45   口诀    五九四十五

四、熟读、熟记5的乘法口诀。

五、巩固练习。

六、数学游戏。

       1、出示手,说口诀。

       2、对口令。

七、总结。

       熟读5的乘法口诀。

板书设计

数松果

1×5=5    口诀    一五得五

2×5=10   口诀    二五一十

3×5=15   口诀    三五十五

4×5=20   口诀    四五二十

5×5=25   口诀    五五二十五

6×5=30   口诀    五六三十

7×5=35   口诀    五七三十五

8×5=40   口诀    五八四十

9×5=45   口诀    五九四十五

教学反思

    学生编口诀出现不规则写法“五五二五”“五五25,甚至出现六五三十,”要求学生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严格按照口诀的规则来读或写,通过对比分析,写完再读一读,并强调口诀的写法。学生基本掌握5的乘法口诀。

 

第二课时   做家务

首案编写:牛月英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掌握2的乘法口诀。

养成教育训练点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编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具准备

乘法口诀卡片。

学具准备

小棒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老师听说,咱们班有许多同学都会做简单的家务活了,你们真的是太棒了!谁来介绍一下你常做哪些家务活呢?板书课题:做家务

生:自由汇报

二、问题探究

师: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会让我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小明和你们一样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这个星期天,小明家来了6位客人,小明主动给客人们端茶、拿水果,吃饭前,又帮着摆碗筷子,你知道小明摆了几双筷子吗?

三、体验感悟

1. 谈话:小明要摆几双筷子?我们一起来帮小明好不好?

用小棒代替筷子让学生们动手摆一摆。

师:同学们摆的很好,能不能一边摆一边填上32页的表格?

2. 组织学生交流订正:

一双筷子有几根?怎样列乘法算式?2双,3双,4双……会吗?

1 写出乘法算式;

2 写出乘法算式;

…….

9 写出乘法算式

3. 组织小学生独立列式后交流汇报

4. 根据5的乘法口诀编制2的乘法口诀。

以编制5的乘法口诀为基础,用同样的方法来编制2的乘法口诀。

5.整理2的乘法口诀。

6.教学生怎样记口诀。

7.对口令游戏。

四、实践应用

做练习

1题:计算哪两道乘法时用二九十八这个口诀?

 看口诀,写乘法算式,多加练习,以达到口诀与算式的紧密联系。

2题:用123456789分别跟2相乘,得数画上圈。

3题:口算练习

4题:每人2只手,4人几只手?一只手5个手指,8只手几个手指?

5题:独立完成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板书设计

                                      做家务

1×22    2×24   2×36   2×48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2×510    2×612  2×714    2×816

二五一十    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      二八十六

2×918

二九十八

教学反思

有了5的乘法口诀学习的经验, 学习“2”的乘法口诀比较轻松,用“梯形图”体现递增的效果,每个算式对应的每一行的图就是筷子的数量,让学生理解筷子的“双”数和“根”数的关系。细心地学生会发现口诀有9句,相邻两句口诀中的积相差2,且积的个位上的数是0,2,4,6,8中的一个,而且“二五一十”这句口诀前面已经学过了。

 

第三课时   课间活动

首案编写:牛月英

教学目标

1. 结合课间活动的具体场景,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通过图与式子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 能够熟练应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发展问题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25的乘法口诀,体会同一句口诀可以写出两个算式。

     难点:2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利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的实际问题的习惯。

教学方法

游戏、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对口令游戏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25的乘法口诀,下面我们来玩个对口令的游戏,看谁算的又快又对。我问你答。

师:三五     生:十五

师:二三     生:得六

……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歌曲《课间十分钟》,画面呈现出课间操场上同学们在开展各种活动,有的跳绳,有的拔河,有的踢毽子……。

教师板书:课间活动

三、解决问题,探索规律

1. 利用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仔细观察课间活动的图片,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用简单的方法解答吗?

问题一:操场一共有几棵树?

解答:  5×4=20

问题一:操场一共有多少面彩旗?

解答:  5×2=10

问题一:操场一共有几盆花?

解答:  5×3+3=18

……

2. 小组交流,探索规律。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关键时点拨。

四、实践应用,巩固升华

买门票。完成课本第35页的练一练的第4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作业

完成课本35页练一练的1题和3题。

板书设计

操场一共有几棵树?

解答:  5×4=20

问题一:操场一共有多少面彩旗?

解答:  5×2=10

问题一:操场一共有几盆花?

解答:  5×3+3=18

 

教学反思

    熟练记忆口诀有利于学生进行乘除法计算。在学生编制口诀、探索规律之后,应该让学生专门进行有意义的记忆。在教学中安排了有层次的记忆方法:边读边记,师生对口令记等等。在记忆口诀的同时,我提问如果二乘九得多少不记得了,该怎么办?先让学生用连加法算、运用2的特殊规律进行推算,逐步获得对2的乘法口诀的深层理解。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同时得到快乐的。

 

第四课   需要几个轮子

首案编写:牛月英

学习目标

    1 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2 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生活问题。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编制3的乘法口诀,并会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小棒(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主题图,小明在装三轮车的时候,发现了数学问题。你发现了吗?1辆车有几个轮子?2辆呢?——边说边填表。

二、学具操作、自主探究

用小棒操作,一边摆放,一边说:一个三角形用3根,二个三角形用6根……

1.填一填

填好得数后,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

2.整理3的乘法算式,尝试编出有关3的乘法口诀。

看一看,想一想,3的乘法算式的得数有什么特点?

3.练一练

 用一句口诀来算2道算式。

 算一算。

 过河。学生独立完成,再校对。

三、数学故事

淘气买书。学生先在小组里说一说故事的情节,独立思考,说说淘气应还给阿姨多少钱。

四、课堂小结。

你是用什么办法来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

板书设计

3的乘法口诀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

三九二十七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更形象、深刻地理解运用3的乘法口诀,教学中我借助动手画的轮子,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创设主动参与的环境,运用媒体技术体验移动知识的生成,突破靠单一讲解带来的不易于理解的重点,从而促进认识的深化,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五课时   小熊请客

首案编写:牛月英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4的乘法口诀,能运用4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4的乘法口诀”的学习与记忆。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迁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糖葫芦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背诵235的乘法口诀。

2. 看口算卡片,口答。

5×8   5×5   5×3   2×8   4×5

6×2   9×5   3×4   7×3   3×6

(不仅能说出算式的得数,也能说出这道算式所用到的乘法口诀)

二、探索新知

1. 创设情境

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小熊采了许多的红果,请客人们吃。

2. 用多种方式数数

(1) 请你用学过的知识用不同方法数一数。

(2) 1串糖葫芦有4个红果,2串有几个红果?用你所学的方法列式解答。

(一边画糖葫芦,一边数出几个4,再算出几个4是多少)

3. 用学具摆一摆

同桌互相合作,你摆我填,完成书上表格。

4. 交流思考的方法。

5. 编乘法口诀。

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给每个乘法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

(利用前面编制口决的方法,自己试着编制4的乘法口诀。)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规范4的乘法口诀的写法。

3)全班交流汇报,师板书。

4)理解口诀的意思:144,24 8,……9436

5)每句口诀都对应两个乘法算式,只有四四十六对应一道乘法算式。

6. 寻找记忆方法

(1) 独立背诵。

(2) 生生之间互动。

(3) 师生对口令。

三、巩固练习

完成书上练一练的题目。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板书设计

                                      

                            1×4  2×4  3×412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4×416   4×520   4×624

                            四四十六  四五二十  四六二十四

                            4×728   4×832   4×936

                            四七二十八  四八三十二  四九三十六

教学反思

       在编制口诀的环节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潜能得到发展,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我倡导学生独立思考,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建立起4的乘法口诀教学模型。

 

第六课时  回家路上

首案编写:牛月英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意义,熟练掌握25的乘法口诀。

2.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观察、看懂图意,根据图中提取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提取图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游戏、小组讨论、观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观察,发现问题。

播放儿歌:《数鸭子》。(出示课件:回家路上)放学了,同学们快乐得像小鸟一样,成群结队,离开了学校。笑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美丽的景色和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特意邀请我们一起来欣赏。

多么美丽的景色!从图中,你看到些什么?

汇报:路上有小动物;一些小动物在划船;有花,有小鸟,有小鱼,教学楼,还有很多的窗户等

你能根据观察的结果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小组讨论)

汇报、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补充拓展。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4       4×4=16(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4         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       5×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   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3  3×3=9(只)

二、联系生活情境,提出、解决问题。

从笑笑回家的路上,我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问题,同学们真棒!我们来听一首轻松、快乐的歌曲。利用熟悉的儿歌《数青蛙》,让学生在儿歌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

一只青蛙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两只呢?……

联系实际生活提出数学问题。

你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吗?把它说给大家听听?

三、创设数学模型,应用回归生活。

1. 根据乘法口诀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 看图填空。

1)独立列算式。

2)汇报交流,说清自己的想法。

3)订正。

3. 游戏活动:找新家

4. 如果4名学生每人买1根跳绳、1个毽子,共花多少元?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 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5×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 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3=9(只)

教学反思

   在设计练习时,我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将练习心游戏的形式出现,激发了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不仅让学生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多种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爱学,乐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