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是弹性形变才产生弹力吗?
(2012-10-10 17:11:1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教学 |
今天上午到一所学校听课,一位九年级教师所授课题为《弹力 弹簧测力计》,该教师在讲授弹力时这样说到:“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并且明确强调:产生弹力的条件一是发生弹性形变,二是直接接触。听到这儿,我不禁产生了一个疑惑:难道只有发生弹性形变才产生弹力吗?照此说来,在捏橡皮泥或拉一根已超出弹性限度的弹簧时,与我们的压力或拉力相抗衡的,不是弹力那又是什么?
随即翻阅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发现教材中也确实写着: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对此我仍不以为然。
回来后,我又查阅了人教版2011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此教材是这样写的:“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可见,高中教材并没有强调产生弹力时必须是发生弹性形变。对此我表示赞同。
弹力的本质是电磁力,是由于物质内部的微观粒子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比如在外界压力之下,物质结构发生压缩,物质内部的微观粒子之间在压力方向上的距离减小,这样就打破了原有的引力与斥力的平衡,宏观上表现出对抗外界压力、恢复原有形状的趋势,这就是弹力。
由此可见,不论是否是弹性形变,只要是物体发生了形变,原有的电磁力平衡状态就被破坏,就会产生弹力。
前一篇:也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记忆
后一篇:蜥蜴与黑蝎子结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