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更頓群培大師的教言《 |
分类: 藏传佛教 |
http://s7/middle/7cf2f4ed4d002d2cb02e6&690
《給卓瑪央宗的教言》[1]
劉志懿 譯
依誰誘惑未曾有,無故世間諸幻景,
怙主三寶慈悲力,趣向佛法得加持。
如何思維塵世事,無有毫許芝麻義,
妙齡宛若夏日花,嬌豔瞬若冬時虹,
此生短促不久長,勤修精藏勝妙法。
苦時希求幸福方,悅時唯恐愁苦近,
何時脫免閒暇慮,勤修精藏勝妙法。
愛護卻成沉痾因,矯飾不淨之本性,
無常之身意何存,勤修精藏勝妙法。
位居富貴負累苦, 身處貧困也哀號,
人人皆為苦楚累, 生死輪回永無寧。
總之外界諸苦現,僅為自心之幻變,
所謂有此亦非真,所謂無此亦非真,
似彼假立無雜染,心性圓滿正等覺。
是非妄念如漣漪,頻頻泛起諸眾生,
無緣自然放逸時,趨至法界昔時海。
總之境現為心幻,心本空無基離根,
現見無言之自性,獲佛果之道不遠。
成就本淨大王位,利益無邊諸眾生。
以上文字,乃由游方僧更登群佩為虔誠趨向善法之卓瑪央宗而造。
2012年12月4日
[1] 杜永彬:《更敦群培著譯作品名錄考述》中國藏學年第期 ,1997年第3期
[2] 心起初的分別。
[3] 內界:(術語)眾生之身心,分內外二界,身體為外界,心意為內界。又,六界中地水火風空之五界為外界,第六之識界為內界。
[4] 阿賴耶:有情根本之心識,執持其人可受用之一切事物而不沒失之義。(術語)Ālaya,又作阿剌耶。心識名。八識中之第八。舊稱阿梨耶。譯曰無沒。新稱阿賴耶。譯曰藏。含藏一切事物種子之義如摩尼珠,體本清淨;又如明鏡,能含萬像。若以染分言之,無明依之而起,結業由此而生,具足煩惱塵勞,變現根身世界,即前七種識境皆是也。
[5]原句語序為“破除幻霧登彼岸,法性真實虛空義。”
[6] 執取相:六粗之一,謂不能了知苦樂等境為虛妄不實,常緣念其境界,住持苦樂,於心起著。為俱生起之煩惱。
[7]見者,謂于五陰等法中,妄計我有眼根,能見一切色相;又計我能起諸邪見、正見,故名見者。
[8]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謂之“真空”,這是大乘至極的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