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mw690/002hQBjngy6H8d7RX4ka0&690暗夜中的光影大师—西奥多•立波特" TITLE="【陈茫谈艺术】
暗夜中的光影大师—西奥多•立波特" />
作者信息:西奥多•立波特(Theodule A.
Ribot)(1823-1891)
油画信息:《葫芦》,画布油画,74 x 93cm
西奥多·立波特(1823—1891)属于大器晚成的那一类艺术家,直到40岁左右才完成艺术生涯的自我突破,其作品也终于在1861年进驻巴黎艺术沙龙,一雪前耻。随后,赞誉、荣耀、画展邀请接踵而来。1878年,法国政府甚至为他颁发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以表彰他在艺术领域的杰出成就。鲜花和赞美伴随了他的整个后半生,然而,面对潮水般涌来的荣誉和赞赏,立波特却淡然处之,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在一次特意为他举办的酒会上,当人们纷纷为他举杯祝贺时,他却提议,“让我们为我们所钟爱的艺术举杯,让我们为柯罗举杯,让我们为马奈举杯,让我们为库尔贝举杯,让我们为米勒而举杯吧!”
在法国绘画史上,立波特堪称是光与影的使用大师。这一艺术特性决定了他的作品显得不那么好让人亲近。他擅长在社会下层阶级寻找艺术灵感,其绘画也多以描绘静物为主。事实上,立波特正是以一系列厨房静物绘画作品开始他的艺术辉煌之路的。在他的这一系列作品中,无论是《拔鸡毛的人》、《补锅匠》还是《女仆》,主人公都无一例外全部置身在黑暗的背景中。
乍看之下,立波特的作品有几分西班牙著名画家里贝拉和委拉斯凯兹或是艺术大师伦勃朗的风格——画面的主人公置身于黑暗之中,由于灯光的照耀显出清晰轮廓,却又始终被黑暗的阴影所包围着,但不同的是,立波特通过其极具表现力的配色,能够迅速将观众的眼光吸引到作为画面背景的黑暗阴影深处——对于立波特来说,这团神秘而又深不见底的黑暗,才是他作品深度的本源,是他艺术力量的源泉,所有对于他画作的欣赏,都应该从其黑暗的背景中展开。
这幅《葫芦》,可谓是立波特所有作品中最重要也最神秘的一幅。立波特在画作中描绘了一个上身赤裸的醉汉,他无力地躺在地板上,手里捧着空空如也的葫芦酒瓢,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照亮了这一场景。这幅画作于70年代中期被青年艺术家马提亚斯·汉斯在汉堡私人藏品拍卖中发现,因此得见天日。
传说立波特尤其喜欢在满月的夜晚作画,因为月光的柔美光线能带给他对于光影运用的创作灵感。这则逸闻是否属实,今天已无法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即使是在百年后的今天,立波特仍然能以他画作中深不可测且充满神秘力量的黑暗、以及阴影和光亮的对比技巧带给我们深刻的震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