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2013】三岁小儿 |
镜头回放(一):
3月10日,晴。
2岁羊羊伙同几个年龄不等的大孩子四处疯跑。走街串巷,从南到北。他们各执一枪,或跑或走、或蹲或卧,片刻不得安宁,其动作均以模仿警察或捕猎者为准。
在玩“抓坏人”的游戏烦了之后,这一群孩子又尝试着打鸟。按说我们应该“保护鸟类”,可据我估计他们的武器太差,杀伤性不大,这附近也没啥珍贵的鸟种,就随他们高兴。现在村子里的树也越来越少了,小鸟自然也不如以前多了,空中飞的大多是小麻雀。我在一旁观战,很快就发现了问题:这几个小子都是咋咋呼呼的,发现小鸟的时候就大呼大叫,还没等靠近跟前,小鸟早就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当孩子们看到一只疑似啄木鸟的小鸟时,还没等我出声阻止,其中年龄最长那个上四年级的孩子说:“啄木鸟是好鸟,咱们不打他。”哈,学校的教育没有白费。
尽管如是说,他还是一边寻找着下一个目标,一边惋惜的说:“好容易看到一只啄木鸟。”羊羊小子也在一旁鹦鹉学舌的说:“好容易看到一只啄物鸟。”——这小子,还没学过这个词呢!
这一群人的游走活动从早上8点多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我着实佩服孩子们的精力。
镜头回放(二):
3月11日,多云。
2岁的羊羊没有玩伴,没有出门,没有穿衣服,他就一直赖在被窝不肯起来。
早上6点,我还没起床的时候,羊羊已经醒了。他不哭不闹,一动不动,就那么懒懒的趴在被窝里。不起就不起吧,反正起来也没任务。天气也有点冷,索性等暖和了再活动。
到了7:25,我准备上班走的时候,羊羊还在被窝里。等我走近了才发现,原来他在用手机看动画片。什么时候开始的?怪不得那么乖乖的。
中午12:15,我下班回家之后,羊羊依旧卧床。我说怎么进门的时候,只看到奶奶在扫院子。还以为羊羊又独自玩啥了,结果,艾玛,一直还没挪窝。这是个什么概念?
进得屋来,看到我们羊羊聚精会神的吃着饼干瞄着电视,电视里播放的是少儿频道,正演着一个他从没看过的动画片。这样也行?不行!我忍不住了,我要出招了!还没等我说话,羊羊就一副“看累了”的样子说:“关了电视吧!”
“你自己去关吧!”我没好气的说。
“我光着牛牛呢!”
喔,原来您也知道您小人家还没穿衣服?我又好气又好笑的关掉电视,试图让他穿衣,结果丫的竟然还抗拒。好吧,我先是用“挖掘机”的儿歌来吸引他,让他跟着念了一会儿。然后用手掌模仿挖掘机的动作逗羊羊,这小子果然经不住诱惑,从被窝里爬了出来。貌似他也躺麻烦了,想活动一下胳膊腿儿了。想让他动起来还不简单吗?只是几个动作外加一些煽动性话语,这小子就站起来了。玩了好一会儿,才极不情愿的穿好衣服,这才算彻底“起床”了。
这一次羊羊的起床战线拉得太长,从早上6点多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我着实佩服这孩子的耐力。
事后小结:
从这两天截然不同的动作行为来看,羊羊实在是还没有定性的小娃娃一个。高兴时,他可以一玩老半天,懒散时,他可以一躺老半天。这日子过的,随性、随意、随喜。由于上班的原因,我不能时时刻刻陪在羊羊身边,但我会无条件支持我的儿子。
玩时尽情玩。
出门以后,宝贝跟谁玩,无疑是家长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2岁的羊羊虽然还不太懂人情世故,但我相信小朋友之间会有独特的交往方式,他们一起安静的玩也好,一起叽叽喳喳的叫也罢,在我看来这都是交流。一定要给孩子充分的个人空间,他们愿意怎么玩就怎么玩。我们不必太介入其中,只需在旁边做个观众。别忘了,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即可。
家是避风港。
玩累了,你就回来。让孩子体会到家的温暖、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让他们明白:家是真正让你觉得温暖、自由、窝心的地方。这个家,或许不大,但能让你自由呼吸。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让羊羊过的舒适,为其营造一种爱的氛围。虽然我不是一个富妈妈,但我谨记这样一句话:重要的不是你给了孩子们多少物质的东西,而是你倾注在他们身上的关心和爱。
话说回来,羊羊,就算被窝再舒服,你也不能一躺躺一天啊!躺久了,头疼。该活动的还是要活动去!

感谢快乐天天大力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