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2013】三岁小儿 |
我说的纠结不是你想的那种,不是孩子通常表现的“入园哭闹”,也没有多少“入园焦虑”,而是“十分适应”。
奶奶早念叨着今年开春就让羊羊去村里幼儿园上小小班,可等孩子们开学了才知道这学期不办小小班了。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不过,我觉得这样也好,可以再等半年,暑假开学再去。现在羊羊毕竟还小,还没有完全的自主生活能力,也没有多少与小盆友相处的经验,真怕他适应不了“学生”这个新身份以及纷乱的集体生活。
某天,我该上班走了,羊羊却在后面追个不停,嘴里说着:“我也上班去!你带着我。”看他那小可怜样,我真不忍拒绝,就说:“要不我带你去幼儿园吧!你去那跟小盆友们一起上学好吗?”“好!”羊羊听的眉开眼笑,他迫不及待的爬上车子,迅速站好,说:“出发!”在路上,我又跟羊羊强调了一下幼儿园的优点:“在幼儿园里有好多好多小朋友,你们可以一起上课一起玩滑梯。漂亮的老师会教你们学儿歌,教你认字。有什么事都要报告老师。放了学麻麻就来接你。”基本上,羊羊对这些话并不陌生,加上有《考拉宝宝在托儿所》一书的影响,他对幼儿园并不抵触,而是非常向往。
幼儿园就在村外,跟我上班是顺路。到了那儿,我只能把他放在大门口,目送他和奶奶一起进去。以前羊羊在这个幼儿园里玩过N次,看得出来他对这个地方也不陌生。下了车子,羊羊头也不回的就进去了,他还走在奶奶前面,貌似胸有成竹熟门熟路。我多想跟羊羊一起去体验幼儿园生活,感受羊羊的表现。可最终我还是乖乖的上班去了。
以下是奶奶讲述内容:进园之后,看到有小朋友排队玩滑梯,羊羊也主动上前拉住前面一个小孩的衣服(大家都这样做),跟着大家排着队溜滑梯。后来,上课了。大家都进了教室,羊羊也赶紧随着人流进屋,找了一个板凳坐好。老师说“手背后”,羊羊也乖乖的跟着做。看他那乖巧的样子,奶奶很开心。尤其是在看见了一个同样2周多点的孩子也在那里上课之后,更是坚定了她要送羊羊上学的决心。于是,奶奶跟羊羊说要出去一下,羊羊一点过激反应也没有,他淡定的坐在那里,听着老师说话,看着那么多小盆友,正新鲜着呢!
奶奶没有走,而是去找校长,想找个突破口让羊羊上学。可谈判结果还是失败,校长态度坚决,就是不收。不但不收羊羊,连前面提到的那个2周多点的孩子也不让继续上啦!没办法,奶奶只好去找羊羊。值得表扬的是:他小人家还是没有异样,乖乖的跟大家一起活动呢!
哎,羊羊在幼儿园的表现真给力。可是终归只是一次体验,并没有真正入园。这也就是我题目中所说的纠结。体验很成功,却难以继续。哪怕是孩子不哭不闹,哪怕是他再喜欢这里,人家幼儿园不收,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纠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