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zt古德明 《征服英语》page23-5

(2017-02-18 17:46:32)
分类: 英语三国五朝十代聊
Many people start a career with a dream, then get busy forgetting it. 
很多人一开始为了梦想而忙,后来忙得忘了梦想。
Have 和 get 的 用 法


I had the waiter bring her some tea ( 我 叫 服 務 生 送 茶 給 她 ) 和 I had my watch repaired ( 我 請 人 修 理 了 手 錶 ) 這 兩 句 , 為 甚 麼 一 用 原 形 動 詞 ( infinitive ) bring , 一 用 被 動 語 態 ( passive voice ) 動 詞 repaired ?
Have 假 如 解 作 「 使 」 , 其 後 用 「 受 詞 ( object ) + 原 形 動 詞 」 , 則 動 詞 所述 事 情 , 是 那 受 詞 做 的 ; 用 「 受 詞 + 被 動 語 態 動 詞 」 , 則 動 詞 所 述 事 情 , 是 他 人 加於 受 詞 的 。 例 如 I had the waiter bring her some tea , 由 服 務 生 送 茶 ; I had some tea brought her , 茶 是 由 人 送 上 , 這 就 是 一 用 主 動 詞 態 bring 、 一 用 被 動語 態 brought 的 分 別 。
I had my watch repaired 和 I got my watch repaired 這 兩 句 , 有 甚 麼 分 別 ?
拙 欄 日 前 說 過 , have 和 get , 都 可 解 作 「 使 」 。 不 過 , get 語 氣 比 have 隨 便。 論 意 思 , 則 讀 者 示 下 的 兩 句 沒 有 分 別 , 都 是 說 「 我 請 人 修 理 了 手 錶 」 。
論 句 法 , 上 述 的 have 和 get 只 有 一 點 不 同 : 「 have + 受 詞 」 之 後 , 可 直 接用 原 形 動 詞 ; 「 get + 受 詞 」 之 後 , 則 須 用 to 帶 出 原 形 動 詞 , 例 如 : I had the watchmaker repair my watch / I got the watchmaker to repair my watch (我 請 錶 匠 修 理 手 錶 ) 。
留 意 「 have / get + 受 詞 + 被 動 語 態 動 詞 」 的 句 式 , 還 可 以 指 某 人 所 經 歷或 自 己 所 做 的 事 , 例 如 : ( 1 ) I had my article written ( 我 把 稿 子 寫 完 了 )。 ( 2 ) She had her purse stolen ( 她 的 錢 包 被 人 偷 了 ) 。 第 二 句 切 勿 解 作 「她 請 人 偷 了 她 的 錢 包 」 。 


To 、 by 、 in


Give 、 send 等 動 詞 , 可 用 He gave the letter to me 或 He gave me the letter ( 他把 信 交 給 我 ) 這 兩 個 句 式 。 I have lost the letter which he gave me ( 我 失 了他 給 我 的 信 ) 這 一 句 , me 之 前 要 不 要 用 to ?
以 上 三 句 英 文 , letter 是 直 接 受 詞 ( direct object ) , me 則 是 間 接 受 詞( indirect object ) 。 凡 有 兩 個 受 詞 的 句 子 , 一 般 都 有 兩 個 被 動 語 態 ( passive voice ) 寫 法 , 例 如 : ( 1 ) I was given the letter 。 ( 2 ) The letter was given (to) me 。 第 一 個 句 式 , 把 間 接 受 詞 變 做 句 子 主 詞 ( subject ) , 完 全 不 必用 介 系 詞 ( preposition ) ; 第 二 個 句 式 , 把 直 接 受 詞 變 做 句 子 主 詞 , 多 會 用 介 系詞 帶 出 間 接 受 詞 , 即 given to me 這 說 法 較 given me 常 見 。
假 如 直 接 受 詞 變 做 which 等 關 係 代 名 詞 ( relative pronoun ) , 間 接 受 詞多 會 用 介 系 詞 帶 出 , 但 也 可 以 不 用 , 例 如 : I have lost the letter which he gave (to) me / I have lost the letter which was given (to) me 。
By doing so 和 in doing so 有 甚 麼 分 別 ?
By 和 動 名 詞 ( gerund ) 連 用 , 是 說 「 以 某 種 方 式 做 一 件 事 」 ; in 和 動 名 詞連 用 , 則 是 說 「 在 某 個 過 程 之 中 」 , 例 如 : ( 1 ) In doing we learn ( 我 們 在 實踐 中 學 習 ) 。 ( 2 ) He won his boss's favour by playing up to him ( 他 阿 諛奉 承 , 贏 得 老 闆 歡 心 ) 。 請 比 較 以 下 兩 句 : ( 1 ) In 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he broadened his horizons ( 學 習 另 一 語 言 的 時 候 , 他 的 眼 界 也 擴 闊了 ) 。 ( 2 ) By 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he broadened his horizons ( 他學 習 另 一 語 言 , 以 擴 闊 眼 界 ) 。


三 個 寫 法


Irritated by Claire / Being irritated by Claire / After being irritated by Claire, I told her to get lost 這 三 個 句 式 , 意 思 有 沒 有 分 別 ? 假 如 沒 有 , 哪一 個 最 好 ?
上 述 三 句 , 意 思 可 以 說 沒 有 分 別 , 都 是 「 我 被 克 萊 爾 激 怒 了 , 叫 她 滾 蛋 」 。 Get lost 是 俚 語 , 意 思 等 於 「 滾 吧 」 。
Being 一 字 , 可 用 來 開 始 分 詞 子 句 ( participle clause ) , 其 後 接 過 去 分 詞( past participle , 即 完 成 式 動 詞 ) 、 形 容 詞 、 名 詞 都 可 以 , 例 如 : ( 1 ) Being faced with a huge financial deficit, the goverment must do something at once ( 政 府 有 巨 額 財 政 赤 字 , 必 須 馬 上 手 解 決 ) 。 ( 2 ) Being intelligent and industrious, he is the logical man for the office ( 他 又 聰 明 , 又 勤 奮 , 擔 任 這 個 職 位 合 適 不 過 ) 。 ( 3 ) Being one of the longest rivers in the world, the Yangtze may be regarded as a cradle of Chinese civilisation ( 長 江 是 世 上 最 長 河 流 之 一 ,可 視 為 中 國 文 化 的 搖 籃 ) 。 這 三 句 的 Being 一 字 都 可 以 略 去 , 意 思 沒 有 不 同 。
After being irritated by Claire 嚴 格 而 言 和 Being irritated by Claire 當 然 有 點 分 別 。 After being 那 一 句 , 是 說 「 動 怒 之 後 , 叫 克 萊 爾 滾 蛋 」; Being 那 一 句 , 則 是 說 「 動 怒 」 與 「 叫 克 萊 爾 滾 蛋 」 幾 乎 是 同 一 時 間 的 事 。 兩 句分 別 微 不 足 道 。
讀 者 示 下 的 三 個 寫 法 , 很 難 說 哪 一 個 最 好 , 但 第 一 個 無 疑 最 通 用 。 分 詞 子 句 以 being 起 句 的 比 較 少 見 。 


古 代 巨 炮


During the 15th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of artillery made medieval fortifications obsolete. The Turkish sultan Mehmet Ⅱ , for instance, offered a skilled gun-maker named Orban a great reward if he could design an enormous cannon to breach the walls of Constantinople. Orban responded with a gun of staggering size. When it fired, it was said, women miscarried ─ ─ but so did the gun. It cracked on the fifth day. Nevertheless, Orban's other guns soon wrecked Constantinople's walls.
The Turkish obsession with big guns continued into the 16th century. In 1516, a Turkish galley equipped with a huge gun attacked some Portuguese ships. The recoil from the gun was so great that the galley turned turtle and sank with all hands.
十 五 世 紀 大 炮 研 製 進 步 , 使 中 世 紀 的 城 牆 再 無 所 用 。 例 如 土 耳 其 君 主 穆 罕 默德 二 世 答 應 巧 手 造 炮 的 奧 爾 班 說 , 假 如 他 能 夠 設 計 巨 炮 轟 倒 君 士 坦 丁 堡 城 牆 , 可 獲重 賞 。 奧 爾 班 於 是 製 成 一 尊 龐 然 大 物 , 據 說 開 火 之 時 , 婦 人 聞 之 流 產 。 但 這 尊 大 炮自 己 也 「 流 產 」 了 , 第 五 天 即 告 破 裂 。 不 過 , 奧 爾 班 製 的 其 他 大 炮 , 不 久 就 摧 毀 了君 士 坦 丁 堡 城 牆 。
土 耳 其 人 到 了 十 六 世 紀 仍 然 迷 戀 巨 炮 。 一 五 一 六 年 , 一 艘 土 耳 其 戰 艦 以 巨 炮 轟 擊 葡 萄 牙 船 隻 , 被 巨 炮 龐 大 的 反 衝 力 撞 翻 了 , 艦 上 所 有 人 都 隨 沉 於 海 底 。
【 附 注 】 君 士 坦 丁 堡 本 是 東 羅 馬 帝 國 首 都 , 一 四 五 三 年 落 入 土 耳 其 手 上 , 即 今日 土 耳 其 的 伊 斯 坦 堡 ( Istanbul ) 。 Turtle 是 「 海 龜 」 , turn turtle 是 以 「 海龜 翻 轉 」 比 喻 車 船 等 翻 覆 。 


威 靈 頓 公 爵


At the Congress of Vienna in 1815 the Duke of Wellington, who disliked music, was forced to sit through a performance of Beethoven's Battle of Victoria, or Wellington's Victory. Afterwards, a Russian envoy asked him if the music had been anything like the real thing. "By God, no," replied the Duke. "If it had been that bad, I would have run away myself."
When some French officers, angered by France's defeat, turned their backs on Wellington at the Congress, an onlooker tried to apologise for their rudeness. But Wellington simply smiled, adding, "I've seen their backs before."

一八 一 五 年 維 也 納 會 議 期 間 , 威 靈 頓 公 爵 雖 然 不 喜 歡 音 樂 , 也 不 得 不 坐 下 來 聽 樂 隊 演奏 貝 多 芬 的 《 維 多 利 亞 之 戰 》 , 又 名 《 威 靈 頓 之 勝 利 》 。 事 後 , 一 位 俄 國 使 者 問 他說 , 樂 曲 和 實 際 戰 爭 是 否 有 點 相 似 。 威 靈 頓 回 答 說 : 「 老 天 , 一 點 也 不 相 似 。 假 如戰 爭 有 音 樂 那 樣 糟 糕 , 我 自 己 當 時 一 定 落 荒 而 逃 。 」
會 議 上 , 法 國 有 些 軍 官 不 忿 法 國 戰 敗 , 見 到 威 靈 頓 , 就 轉 身 背 向 他 , 不 瞅 不 睬 , 一 位 旁 觀 者 為 他 們 失 禮 道 歉 , 但 威 靈 頓 只 是 笑 了 笑 說 : 「 他 們 以 前 也 曾 經 背 向 我 , 望 風 而 逃 。 」
【 解 說 】 維 也 納 會 議 是 拿 破 崙 戰 敗 後 列 強 重 整 歐 洲 秩 序 的 會 議 , 《 維 多 利 亞 之 戰 》 則 是 描 寫 一 八 一 三 年 英 國 統 帥 威 靈 頓 大 敗 拿 破 崙 之 役 。
留 意 英 文 常 以 背 部 說 戰 鬥 者 的 勇 氣 。 例 如 古 羅 馬 奴 隸 曾 合 力 爭 取 自 由 , 遭 大 軍鎮 壓 : Of the twelve thousand rebels killed, only two had wounds in their back ( 叛 軍 一 萬 二 千 人 被 殺 , 只 有 兩 人 背 部 有 傷 痕 ) 。 換 言 之 , 臨 陣 退 縮的 只 有 兩 人 。 


「 辟 谷 」 、 1980s


「 辟 谷 」 是 甚 麼 ? 英 文 怎 樣 翻 譯 ?
「 辟 谷 」 不 是 中 文 , 最 多 只 能 算 是 中 共 式 中 文 。 中 國 人 只 有 「 辟 穀 」 : 「 辟 」可 解 作 「 除 」 , 例 如 屈 原 《 遠 遊 》 說 : 「 風 伯 為 余 先 驅 兮 , 氛 埃 辟 而 清 涼 。 」 辟 穀即 「 辟 除 穀 食 」 , 是 古 人 求 仙 之 道 。 《 史 記 》 說 漢 初 張 良 功 成 名 遂 , 「 乃 學 辟 穀 ,道 引 輕 身 」 。 從 前 小 孩 子 讀 歷 代 名 人 故 事 , 應 可 見 到 這 個 詞 。
現 代 小 孩 子 看 的 是 日 本 式 漫 畫 , 常 見 的 是 中 共 式 文 字 。 五 穀 之 穀 , 變 成 山 谷 之 谷 ; 炎 黃 裔 冑 , 不 再 看 炎 黃 裔 冑 故 事 。 新 中 國 的 愛 國 育 實 在 成 功 。 然 則 還 是 談 英 文 吧 : 「 辟 穀 」 即 to go without food in order to achieve immortality , 例 如 : Can you really achieve immortality by practising the art of going without food? ( 行 辟 穀 之 術 , 真 可 求 得 長 生 嗎 ?)
一 九 八 ○ 年 代 , 英 文 是 the 1980s 還 是 the 1980's ? 這 兩 個 寫 法 , 都 在 書 刊 上 見 過 。
英 文 名 詞 的 縮 寫 ( abbreviation ) , 其 複 數 形 式 從 前 習 慣 用 's 表 示 , 例 如 Mind your p's and q's ( 你 須 謹 慎 言 行 ) 、 in the 1980's 等 。 但 是 , 今 天 不 少人 都 把 撇 號 ( apostrophe ) 略 去 , 於 是 有 ps and qs 、 the 1980s 等 寫 法 。 兩 個寫 法 當 然 都 正 確 , 只 是 加 撇 號 似 乎 有 點 過 時 了 。
【 小 啟 】 拙 作 《 為 甚 麼 說 不 好 英 語 》 已 由 青 桐 社 出 版 , 以 英 語 對 話 形 式 授 日 用 英 語 , 每 則 對 話 有 中 文 翻 譯 , 並 附 短 文 講 述 個 別 用 語 。 是 書 並 非 本 欄 文 字 輯 錄 而 成 , 敬 請 垂 注 。 


瞻 仰 遺 容 、 職 業 治 療


「 瞻 仰 遺 容 」 英 文 怎 麼 說 ?
英 文 沒 有 「 瞻 仰 遺 容 」 的 同 義 詞 , 只 能 按 中 文 譯 做 to have one last look at the deceased , 例 如 : The coffin was kept open so that mourners might have one last look at the deceased actress ( 棺 材 沒 有 蓋 上 , 以 便 弔 喪 者 瞻仰 那 女 演 員 遺 容 ) 。 為 死 者 整 理 儀 容 以 免 難 看 , 則 是 殯 葬 承 辦 者 的 工 作 : The deceased will have been prepared by the undertaker to look presentable 。

「弔 喪 」 英 文 一 般 稱 為 to pay one's last / final respects (to the deceased) 。 這 直 譯 是 「 ( 向 死 者 ) 致 最 後 敬 意 」 , 例 如 : He went to the funeral parlour to pay his last respects to his friend ( 他 到 殯 儀 館 弔 朋 友 之 喪 )。 弔 喪 當 然 不 一 定 瞻 仰 遺 容 。
Occupational therapy 香 港 譯 做 「 聯 業 治 療 」 , 但 接 受 治 療 者 其 實 不 一 定 有 職 業 , 而 治 療 也 不 是 針 對 職 業 病 。 先 生 可 提 議 一 個 較 貼 切 的 翻 譯 嗎 ?
Occupation 一 字 , 通 常 譯 作 「 職 業 」 , 但 也 可 解 作 「 工 作 」 , 例 如 : One of my weekend occupations is doing the garden ( 我 周 末 的 工 作 , 包 括 料 理 花 園) 。
英 文 所 謂 occupational therapy , 是 指 傷 殘 、 智 障 等 的 病 人 做 些 工 作 , 以 強 身 健 體 或 培 養 獨 立 能 力 , 然 則 譯 做 「 工 作 治 療法 」 , 似 乎 合 適 一 點 。 不 過 , 當 代 中 文 崇 尚 直 譯 英 文 基 本 意 思 。 所 以 共 產 黨 只 有 「高 度 讚 揚 」 ( highly praise ) 而 沒 有 「 盛 讚 」 ; 香 港 只 有 「 我 怎 樣 可 以 幫 到 你 ?」 ( How may I help you? ) 而 沒 有 「 要 我 效 勞 嗎 ? 」 那 麼 , 讓 我 們 黏 住 ( Let's stick to ) 「 職 業 治 療 」 吧 。 


預 期 增 長 、 確 定


We expect sales growth to be 10% in 2005 ( 我 們 預 期 二 ○ ○ 五 年 銷 售 額 將 有 百 分之 十 增 長 ) 一 語 , 上 司 說 是 「 廣 東 英 語 」 , 把 be 改 為 reach 。 這 樣 改 對 不 對 ?
兩 句 其 實 都 是 純 正 英 文 。 用 be 字 , 是 說 「 預 期 增 長 為 百 分 之 十 」 ; 用 reach , 是 說 「 預 期 增 長 將 達 百 分 之 十 」 , 沒 有 甚 麼 分 別 。 你 還 可 以 說 We expect sales growth to amount to / hit 10% : amount to 和 hit 都 是 「 達 到 」 的 意 思, hit 語 氣 較 為 隨 便 。 說 We expect a 10 percent sales growth 也 無 不 可 。 總 之, 一 個 意 思 往 往 有 多 個 說 法 , 你 喜 歡 哪 一 個 都 可 以 , 但 不 應 把 其 他 說 法 譏 為 「 廣 東英 語 」 。

Growth expected to be x% 是 很 常 見 的 說 法 。 例 如 《 美 國 餐 館 》 雜 誌 ( Restaurants USA ) 二 ○ ○ ○ 年 四 月 號 有 這 樣 一 句 : Employment growth is expected to be about 1.2% a year ( 就 業 增 長 率 預 期 為 每 年 百 分 之 一 點 二 左 右 ) 。 你 總 不 能 說 美 國 人 寫的 是 廣 東 英 文 , be 非 改 為 reach 不 可 等 等 。
說 確 定 「 不 」 會 做 一 些 事 , 可 用 confirm 這 個 字 嗎 ? 例 如 I am writing to confirm that I will not be able to attend the next meeting ( 下 次 會 議 僕將 不 能 出 席 , 謹 此 奉 告 確 定 ) 。
Confirm ( 確 定 ) 一 字 , 常 用 於 肯 定 句 , 例 如 : He has written to confirm that he is coming ( 他 已 寫 信 確 定 會 到 來 ) 。 但 是 , confirm 用 於 否 定句 並 無 不 可 , 例 如 : The new discovery confirmed that he was not guilty (新 的 發 現 證 實 他 無 罪 ) 。 讀 者 示 下 那 一 句 並 無 不 當 。 


當 年 今 日 、 從 來 從 不


「 當 年 今 日 」 英 文 怎 麼 說 ?
「 當 年 今 日 」 , 英 文 沒 有 完 全 相 同 的 說 法 , 有 時 可 用 this day in history (歷 史 上 的 今 天 ) 來 譯 , 例 如 : Do you know what major political events happened in China this day in history? ( 你 知 不 知 道 當 年 今 日 中 國 發 生 了 甚麼 重 要 政 治 事 件 ? )
要 說 「 去 年 今 日 」 、 「 兩 年 前 今 日 」 等 , 則 可 用 one year / two years ago to the / a day 這 說 法 , 例 如 : I had a car accident ten years ago to a / the day ( 我 十 年 前 的 今 天 遇 上 車 禍 ) 。 你 當 然 也 可 以 說 I had a car accident this day ten years ago 。
Ever 、 never 二 字 是 怎 樣 用 的 ?


Ever 是 「 從 來 」 、 「 曾 經 」 的 意 思 , 和 never 是 反 義 詞 , 一 般 用 於 疑 問 句 或否 定 句 , 例 如 : ( 1 ) Have you ever played mahjong? ( 你 有 沒 有 打 過 麻 將 ? )( 2 ) I haven't ever ( = I have never ) been in a plane ( 我 從 來 沒 有 搭 過飛 機 ) 。 肯 定 句 通 常 不 用 ever 而 用 always 說 「 從 來 」 , 例 如 : We always have lunch at one o'clock ( 我 們 從 來 都 是 一 點 鐘 吃 午 飯 ) 。 不 要 說 We ever have lunch at one o'clock 之 類 。
Never 是 「 從 未 」 , 不 宜 用 來 說 某 一 次 的 事 。 例 如 「 我 昨 天 沒 有 見 過 他 」 應說 I did not see him yesterday , 說 I never saw him yesterday 只 是 俗 語 。 要說 「 我 從 來 沒 有 見 過 他 」 , 才 應 用 never 一 字 : I never met him 。
Never 、 ever 雖 然 是 反 義 詞 , 但 二 字 可 以 合 用 , never ever 即 「 永 遠 都 不」 , 那 ever 有 強 調 意 味 , 例 如 : He never ever talks to me ( 他 從 來 不 跟 我 說話 ) 。


By 和 with 、 do 和 are


巴 士 電 視 機 旁 寫 Protected with alarm system 一 語 , 那 with 是 不 是 應 該 改 為 by ?
這 一 句 的 with 並 沒 有 錯 。 With 、 by 用 法 不 同 : with 指 「 用 某 些 工 具 做 某 事」 , 例 如 : ( 1 ) I saw his ghost with my own eyes ( 我 親 眼 看 見 他 的 鬼 魂 )。 ( 2 ) Peter painted the wall with a brush ( 彼 得 用 刷 子 油 漆 牆 壁 ) 。 By 則 指 「 由 某 人 做 某 事 」 或 「 用 某 種 手 段 做 某 事 」 , 例 如 : ( 1 ) The wall was painted with a brush by Peter 。 ( 2 ) These boots were made by hand ( 這些 長 靴 是 手 製 的 ) 。 ( 3 ) He escaped the fire by jumping out of the window ( 他 跳 出 窗 口 , 逃 離 火 場 ) 。 留 意 說 「 手 段 」 , by 之 後 常 用 動 詞 的 ing 形式 ; 假 如 用 普 通 名 詞 , 多 不 冠 以 a 或 the , 例 如 by hand 、 by post ( 用 郵 寄 方 式) 、 by force ( 用 暴 力 ) 、 by air ( 乘 飛 機 ) 、 by phone ( 打 電 話 ) 等 等 。
巴 士 電 視 機 那 一 句 , 是 說 電 視 機 「 以 警 報 系 統 保 護 」 , 所 以 protect 之 後 用 with 。 以 下 一 句 , protect 之 後 則 須 用 by : The treasure was protected by a nine-headed dragon ( 那 寶 藏 由 一 條 九 頭 龍 守 護 ) 。

Do / Are you aware of the following brands? ( 你 對 以 下 牌 子 有 沒 有 印 象 ? ) 一 語 , 應 用 Do 還 是 Are ?
Aware 是 形 容 詞 , 自 然 應 配 are 。 Be ( 包 括 are 、 was 等 變 體 ) 習 慣 和 形 容詞 和 被 動 語 態 ( passive voice ) 動 詞 連 用 , do 則 和 主 動 語 態 ( active voice )動 詞 連 用 , 例 如 : ( 1 ) Do you know the following brands? ( 你 知 不 知 道 以 下牌 子 ? ) ( 2 ) Are you aware of the following brands? ( 3 ) Are the following brands known to you?
國 王 和 公 民


The clash of philosophies involved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ary Wars was marked. To the other peoples of Europe the new French ideas of 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were difficult to grasp. On one occasion the King of Prussia, Frederick William II, noted a grenadier of a French volunteer battalion who, though wounded and left alone, still stuck to the defence of a bridge. By the king's orders the man was taken prisoner and brought to him. "Frenchman, you're a brave fellow," said the king. "What a pity you're not fighting for a better cause." The volunteer was equal to the occasion. "Citizen William," he said, "we shall not agree on that point. Let's talk about something else." His words pleased the Prussian army and the king when passing along the tents of his men often heard himself called "Citizen William".

法國 大 革 命 戰 爭 之 中 , 思 想 的 衝 突 十 分 明 顯 。 歐 洲 其 他 民 族 難 以 理 解 法 國 人 自 由 、 平等 、 友 愛 的 新 觀 念 。 有 一 次 , 普 魯 士 國 王 腓 特 烈 . 威 廉 二 世 看 見 法 國 志 願 步 兵 營 一位 擲 彈 兵 負 傷 獨 自 留 了 下 來 , 卻 還 堅 守 一 座 橋 , 他 下 令 把 這 位 傷 兵 活 捉 帶 到 面 前 , 對 他 說 : 「 法 國 人 , 你 很 勇 敢 , 可 惜 不是 為 較 高 尚 的 理 想 作 戰 。 」 那 志 願 兵 沒 有 示 弱 , 回 答 說 : 「 威 廉 公 民 , 我 們 對 這 一點 不 可 能 話 得 投 機 , 還 是 談 其 他 事 情 吧 。 」 普 魯 士 軍 隊 很 喜 歡 這 段 話 , 後 來 國 王 走過 軍 營 , 常 常 聽 見 部 下 叫 他 做 「 威 廉 公 民 」 。
【 附 注 】 法 國 大 革 命 爆 發 之 後 , 普 魯 士 曾 出 兵 征 討 , 無 功 而 退 。 留 意 be equal to 一 詞 是 「 能 應 付 」 的 意 思 , 例 如 : Is he equal to the task? ( 他 能 勝任 嗎 ? ) 


情 理 之 外


During the Mexican War of 1846, an American column was about to begin its march from Texas. A young officer of pronounced literary tastes, Lieutenant Graham, dared to load one of the wagons with a case of books. Colonel William Whistler was horrified. He told the young man, “ We can't encumber our train with such rubbish as books. ” Another young lieutenant, Charles Hoskins, standing nearby overheard the colonel's words and hastened to tell him that he had consigned a keg of whisky in the wagon without permission.
“ Oh that's all right, Mr Hoskins, ” said the affable colonel, “ anything in reason. But Graham there wanted to carry a case of books! ”
一 八 四 六 年 墨 西 哥 戰 爭 期 間 , 德 克 薩 斯 州 一 隊 美 軍 整 裝 待 發 。 年 輕 的 格 雷 姆少 尉 雅 好 文 學 , 竟 然 把 一 箱 書 載 在 馬 車 上 。 威 廉 . 惠 斯 勒 上 校 一 見 愕 然 , 告 訴 這 小伙 子 : 「 我 們 的 輜 重 不 能 有 書 本 之 類 垃 圾 , 免 添 負 累 。 」 另 一 位 年 輕 少 尉 查 理 . 霍斯 金 斯 當 時 站 在 旁 邊 聽 見 , 連 忙 告 訴 上 尉 說 , 他 也 擅 自 把 一 小 桶 威 士 忌 酒 載 到 馬 車上 。
惠 斯 勒 上 校 和 顏 悅 色 說 : 「 啊 , 霍 斯 金 斯 先 生 , 這 不 要 緊 。 我 不 反 對 任 何 情 理 之 內 的 東 西 。 但 這 個 格 雷 姆 , 他 要 帶 的 是 一 箱 書 ! 」
【 解 說 】 一 八 四 五 年 , 美 國 把 德 州 收 入 版 圖 , 和 墨 西 哥 衝 突 。 留 意 train 不 一定 解 作 「 火 車 」 , 也 可 以 指 一 列 車 輛 、 人 畜 等 , 例 如 : ( 1 ) Wagon trains were a common sight in the wild West in those days ( 當 時 馬 車 隊 在 荒 蕪 的 美 國 西部 十 分 常 見 ) 。 ( 2 ) The Pope was followed by a train of cardinals ( 一 隊紅 衣 主 走 在 皇 之 後 ) 。 


$64000 、 沒 有 廉 署


A slump and the associated phenomenon of mass unemployment obliged the Swedish and Finnish governments to face the $64000 question : how to finance a large public sector out of modest or even negative economic growth? 一 語 , $64000 question 一 詞 有 特 別 意 思 嗎 ?
謹 先 把 句 子 翻 譯 如 下 : 「 經 濟 蕭 條 , 很 多 人 因 此 失 業 , 使 瑞 典 和 芬 蘭 政 府 不得 不 正 視 難 題 : 經 濟 增 長 微 弱 甚 至 倒 退 , 政 府 怎 樣 資 助 社 會 上 人 數 眾 多 的 一 群 ? 」

$64000 question 就 是 極 重 要 或 極 困 難 的 問 題 。 一 九 五 ○ 年 代 , 美 國 有 個 電 視 節 目 叫 $64000 Question ( 六 萬 四 千 元 問 題 ) , 開 電 視 問 答 節 目 先 河 。 答 問 者 每 次 答 中 ,即 可 獲 獎 金 。 問 答 一 題 比 一 題 難 , 獎 金 也 一 題 比 一 題 多 , 最 高 額 是 六 萬 四 千 元 。 這個 節 目 現 已 停 辦 , 但 $64000 question 二 字 卻 變 為 成 語 , 例 如 英 國 作 家 佛 來 明 在 Diamonds are Forever 書 中 說 : (James) Bond decided it was time to put the sixty-four thousand dollar question. “ And where do I come in, Sir? ” he asked ( 占 士 邦 認 為 是 時 候 提 出 最 要 緊 的 問 題 了 : 「 先 生 , 給 我 安 排 了 甚 麼工 作 ? 」 )
廉 政 公 署 ( 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 ) 廣 告 上 有 一 句話 : ... if there were no ICAC ( 假 如 沒 有 廉 署 ) 。 句 中 的 were 可 改 為 was 嗎?
嚴 格 而 言 , 說 「 假 如 事 情 不 是 現 在 這 樣 」 , be 應 變 為 were , 例 如 : If he were here, he would tell us ( 假 如 他 在 這 , 就 會 告 訴 我 們 ) 。 不 過 , 隨 便 一 點 的 英 文 往 往 用 was 取 代 were , 意 思 沒 有 分 別 。 


升 起 、 假 如


Rise 和 raise 有 甚 麼 分 別 ?
Rise 、 raise 都 有 「 升 」 、 「 起 」 的 意 思 。 但 rise 是 不 及 物 動 詞 ( intransitive verb ) , 不 可 有 受 詞 ( object ) , 例 如 : ( 1 ) Prices are rising rapidly ( 物 價 急 升 ) 。 ( 2 ) His voice rose as he got angry ( 他 怒了 , 說 話 也 大 聲 了 ) 。
Raise 則 是 及 物 動 詞 ( transitive verb ) , 其 後 須 有 受 詞 , 例 如 : ( 1 ) The two supermarkets are raising prices all the time ( 那 兩 家 超 級 市 場 不斷 加 價 ) 。 ( 2 ) He raised his voice as he got angry ( 他 怒 了 , 提 高 聲 音 說話 ) 。 有 時 , 你 會 看 見 raise 作 不 及 物 動 詞 用 , 例 如 說 The barrier raises when a car approaches ( 汽 車 開 近 , 柵 欄 就 會 升 起 ) 。 但 這 不 是 正 規 用 法 , 應 改 為 rises 。

此外 , 英 式 英 文 不 用 raise 作 名 詞 , 美 式 則 用 , 指 「 加 薪 」 , 等 於 英 式 英 文 的 rise , 例 如 : The staff are expecting a raise / rise in salary ( 職 員 期 望 加 薪) 。
有 些 句 子 以 Should you do something 開 始 , 是 甚 麼 意 思 呢 ?
Should 字 可 以 用 於 假 設 句 , 例 如 : ( 1 ) If anyone should call ( = if anyone calls ) , let me know ( 假 如 有 人 打 電 話 來 , 請 告 訴 我 ) 。 ( 2 ) If Mary should be there ( = If Mary is there ) , I'll tell her ( 假 如 瑪 麗 在那 , 我 會 告 訴 她 ) 。 凡 是 這 類 if ... should 的 句 子 , 都 可 用 倒 裝 法 ( inversion )改 寫 , 例 如 : Should anyone call, let me know 、 Should Mary be there, I'll tell her 等 。 Should you do something , 就 是 「 假 如 你 做 某 事 」 的 意 思 。 If ... should 這 句 式 並 不 常 用 , 一 般 而 言 , 用 「 if + 簡 單 現 在 式 動 詞 」 就 可 以了 。 


適 合 僱 用 、 盛 飾 遺 容


Employable 一 字 , 《 朗 文 當 代 高 級 英 文 辭 典 》 解 作 「 適 合 僱 用 的 」 或 suitable to be employed , 似 是 從 僱 主 立 場 而 言 。 不 知 求 職 者 可 不 可 以 用 這 個 字 說 自 己 的 競 爭 能力 ? Employable 的 名 詞 是 employability 嗎 ?
Employable 、 employability 二 字 , 對 僱 主 而 言 , 指 求 職 者 適 不 適 合 僱 用; 對 求 職 者 而 言 , 則 指 自 己 有 沒 有 受 僱 用 的 條 件 , 也 就 是 在 就 業 市 場 上 有 沒 有 競 爭能 力 , 例 如 : ( 1 ) I think everyone on the shortlist is employable. The problem is who should be offered the job ( 我 認 為 精 選 名 單 上 每 一 位 應 徵 者都 可 僱 用 , 問 題 是 僱 用 誰 人 才 好 。 ) ( 2 ) I took a course in business English to make myself more employable / improve my employability ( 我 進修 商 業 英 文 課 程 , 提 高 自 己 的 就 業 能 力 ) 。


先 生 說 英 文 沒 有 「 瞻 仰 遺 容 」 的 說 法 。 說 to see someone lying in state 可 不 可 以 ?
State 可 解 作 「 國 家 」 , 又 因 國 事 莊 嚴 而 有 「 隆 重 」 的 意 思 , 例 如 : If the communists do not live and dine in state, how can they help the homeless and the starving? ( 共 產 黨 徒 居 不 豪 華 食 不 奢 侈 , 怎 能 幫 助 無 家 可 歸饑 火 燒 腸 的 人 ? ) Lie in state 是 指 死 者 盛 裝 在 隆 重 喪 禮 中 供 人 瞻 仰 , 一 般 形 容大 人 物 的 喪 禮 , 例 如 : The pope lay in state ( 皇 盛 裝 棺 中 , 喪 禮 隆 重 ) 。
中 文 所 謂 「 瞻 仰 遺 容 」 , 則 適 用 於 達 官 以 至 貧 黎 之 喪 。 Lie in state 既 不 能形 容 普 普 通 通 的 喪 禮 , see 也 沒 有 「 瞻 仰 」 的 敬 意 , 所 以 see someone lying in state 不 能 用 來 翻 譯 「 瞻 仰 遺 容 」 。


海   洋


《牛 津 高 階 英 漢 雙 解 詞 典 》 說 , sea 和 ocean 的 分 別 , 在 於 英 國 人 多 說 sea , 美 國 人多 說 ocean 。 兩 字 此 外 還 有 分 別 嗎 ? Marine 和 maritime 又 有 甚 麼 不 同 ?
除 了 英 式 、 美 式 英 文 的 分 別 , sea 和 ocean 還 有 一 點 不 同 : sea 一 般 指 較 小的 海 洋 , 這 些 海 洋 有 時 會 被 陸 地 包 圍 , 例 如 the Mediterranean Sea ( 地 中 海 ) 、 the Dead Sea ( 死 海 ) 等 。 Ocean 則 非 常 遼 闊 , the Atlantic Ocean ( 大 西 洋 )、 the Pacific Ocean ( 太 平 洋 ) 等 五 大 洋 , 都 以 ocean 為 名 。 當 然 , 泛 言 「 海 洋」 , 用 sea 、 ocean 二 字 都 可 以 , 例 如 : ( 1 ) I am going for a swim in the sea / ocean ( 我 會 去 海 上 游 泳 ) 。 ( 2 ) His house overlooks the sea / ocean ( 他 的 房 子 下 臨 大 海 ) 。


至 於 marine 和 maritime , 《 牛 津 高 階 》 都 譯 作 「 海 的 」 , 意 思 實 在 也 差 不 多, 但 marine 用 途 較 廣 , 凡 和 海 洋 、 航 海 、 船 隻 、 海 軍 、 水 手 等 有 關 的 , 都 可 以 用這 個 字 形 容 ; maritime 則 多 用 來 形 容 海 上 或 臨 海 的 地 方 或 居 民 , 但 也 可 用 來 形 容船 隻 和 航 海 事 宜 , 例 如 : ( 1 ) There are all kinds of marine life in this secluded bay ( 這 個 隱 蔽 的 海 灣 , 有 各 種 各 樣 的 海 洋 生 物 ) 。 ( 2 ) Shantung is a maritime province ( 山 東 是個 臨 海 的 省 分 ) 。 ( 3 ) It is time we revised the marine / maritime laws related to deep-sea fishing ( 我 們 現 在 應 該 修 改 管 制 深 海 捕 魚 的 海 洋 法 了 ) 。「 海 洋 性 氣 候 」 叫 marine climate 或 maritime climate 都 可 以 , 但 海 軍 陸 戰 隊 只可 叫 the Marine Corps , 不 可 用 maritime 一 字 。 


由 於 、 a 和 an


The extremely popular portable music player, which fetches up to US$500, is easily recognisable thanks to its white headphones 一 語 , thanks to 是 怎樣 用 的 ?
謹 先 把 句 子 翻 譯 如 下 : 「 這 種 輕 便 的 音 樂 播 放 機 非 常 受 歡 迎 , 售 價 達 五 百 美元 , 有 白 色 耳 機 , 因 此 很 容 易 辨 認 。 」 Thanks to 等 於 owing to ( 由 於 ) , 作 介系 詞 ( preposition ) 用 。 Thanks 本 身 有 「 感 謝 」 的 意 思 , 但 thanks to 所 說 事情 不 一 定 值 得 慶 幸 , 也 可 以 是 不 如 意 的 : 以 「 可 惜 」 當 作 「 幸 而 」 , 是 典 型 的 英 國黑 色 幽 默 。 例 如 : (1)I missed the plane, thanks to the traffic congestion ( 由 於 交 通 阻 塞 , 我 沒 能 趕 上 搭 飛 機 ) 。 (2)Thanks to his very clear directions, I found the post office easily ( 由 於 他 指 示 清 晰 , 我 輕 易 找 到了 郵 局 ) 。
英 文 還 有 no / small thanks to 這 說 法 , 用 來 表 示 「 不 是 依 賴 … … 而 成 功」 , 例 如 : We have escaped bankruptcy, small thanks to you ( 我 們 得 免 破 產, 可 不 是 靠 你 幫 忙 ) 。
英 文 老 師 說 a 、 e 、 i 、 o 、 u 等 母 音 ( vowel ) 之 前 才 用 冠 詞 an , 為 甚麼 MTR station ( 地 下 鐵 路 站 ) 卻 也 冠 以 an , 而 uniform ( 制 服 ) 反 而 冠 以 a ?
A 、 e 、 i 、 o 、 u 其 實 是 字 母 , 不 是 音 標 , 不 等 於 母 音 。 以 這 些 字 母 開 始的 字 , 第 一 個 音 往 往 是 母 音 , 冠 以 an 一 般 是 不 錯 的 , 但 例 外 不 少 。 MTR 的 M 讀 作 [em] , umbrella 的 第 一 音 節 讀 [闣] , 第 一 音 都 是 母 音 , 所 以 須 冠 以 an 。 但 man 則 讀 作 [man] , uniform 的 第 一 音 節 讀 [ju] , 第 一 音 都 不 是 母 音 , 所 以 須 冠 以 a 。 


搶 掠 致 富


During the Indian Mutiny in 1857, British officers joined their men in looting Delhi after it had been captured in a bloodbath. A young lieutenant, impoverished and supporting a widowed mother, received an extraordinary present from his troopers, who came upon a diamond-studded, golden wine cup, and gave it to the young man to help him purchase a captaincy. They could hardly have imagined that they were handling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Indian treasures in existence, which fetched ? 80000 in London and made the lieutenant one of the richest men in the country.

一八 五 七 年 印 度 爆 發 反 英 暴 亂 , 英 軍 浴 血 攻 陷 德 里 , 軍 官 和 手 下 一 起 四 處 搶 掠 。 一 名少 尉 家 境 貧 窮 , 並 須 供 養 寡 母 , 獲 手 下 騎 兵 贈 送 一 件 不 尋 常 的 禮 物 : 他 們 找 到 一 個鑲 有 鑽 石 的 金 酒 杯 , 就 送 給 這 年 輕 少 尉 , 以 便 他 買 個 上 尉 官 職 。 他 們 怎 樣 都 不 會 想到 , 那 酒 杯 是 印 度 所 存 最 珍 貴 寶 物 之 一 , 在 倫 敦 賣 得 八 萬 英 鎊 , 那 少 尉 因 此 成 為 英國 鉅 富 。
【 解 說 】 印 度 反 英 暴 亂 由 孟 加 拉 一 場 兵 變 觸 發 , 迅 速 蔓 延 , 一 八 五 八 年 始 告 平 息 。
Come upon 是 動 詞 片 語 ( phrasal verb ) , 有 「 偶 然 發 現 或 遇 到 」 的 意 思 ,例 如 : I was tidying the room up when I came upon an old photo ( 我 在 收 拾房 間 , 偶 然 找 到 一 張 舊 照 片 ) 。
Fetch 一 般 解 作 「 取 來 」 , 但 也 可 能 作 「 賣 得 ( 某 個 價 錢 ) 」 , 例 如 : The wine cup fetched a good price ( 那 酒 杯 賣 得 很 好 的 價 錢 ) 。


單 刀 服 敵


In the 18th century, the British once attacked by night a Spanish fort on the Mosquito Coast. A sailor, who had scrambled over the walls, became in the confusion separated from the main body of the assailants. He had provided himself with two cutlasses, one in each hand, and, thus armed, met a Spanish officer, who, suddenly roused from sleep, had rushed out unarmed. The brave sailor without hesitation presented his opponent with one of the cutlasses, observing that he scorned to take any advantage of an enemy. The Spaniard, amazed at this elevation of mind, yielded himself to his foe.

十八 世 紀 期 間 , 英 軍 有 一 次 夜 襲 莫 斯 基 托 海 岸 一 個 西 班 牙 城 堡 。 一 名 水 兵 爬 過 城 牆 ,紛 亂 之 中 脫 離 了 攻 城 大 軍 。 他 配 備 了 兩 把 短 刀 , 左 右 手 各 執 一 把 , 就 這 樣 拿 雙 刀 , 碰 到 一 名 西 班 牙 軍 官 。 這 軍 官 從 夢 中 突 然 驚 醒 , 沒 有 拿 武 器 就 衝 出 來 。 那 勇敢 的 水 兵 毫 不 猶 豫 , 將 一 把 短 刀 交 給 對 手 , 說 不 屑 佔 敵 人 便 宜 。 西 班 牙 軍 官 見 他 如此 高 義 , 深 感 驚 訝 , 自 願 投 降 。
【 解 說 】 上 述 故 事 , 出 自 一 七 六 九 年 十 二 月 十 八 日 《 倫 敦 公 報 》 ( London Gazette ) , 沒 有 記 載 那 水 兵 姓 氏 , 只 是 說 他 因 此 獲 擢 升 。 不 過 , 幾 年 之 後 , 他 醉酒 怒 打 同 船 少 尉 , 被 軍 事 法 庭 判 處 死 刑 。
Cutlass 是 古 時 西 方 水 手 用 的 短 刀 , 刀 身 厚 而 微 彎 , 歐 美 海 盜 電 影 中 常 可 看到 。 Thus 一 般 解 作 「 因 此 」 , 但 也 可 解 作 「 如 此 這 般 」 , 例 如 有 學 生 考 試 作 弊 取得 好 成 績 , 你 可 以 告 訴 他 : High grades thus achieved mean nothing ( 這 樣 取得 的 高 分 數 並 無 意 義 ) 。 


春 茗 、 下 午 茶 時 間


春 茗 英 文 是 不 是 譯 做 spring dinner ? 假 如 午 間 吃 , 是 不 是 譯 做 spring lunch ? 中 國 人 藉 春 茗 和 朋 友 聚 會 , 英 美 可 沒 有 類 似 習 俗 , 對 嗎 ?
「 茗 」 就 是 「 茶 」 。 春 天 相 約 試 春 茶 , 是 為 春 茗 , 英 文 一 般 直 譯 做 spring tea , 意 譯 做 Chinese New Year feast 也 可 以 , 不 必 分 甚 麼 lunch 或 dinner , 例如 : Our company will be holding a spring tea on 15 March at the Hilton ( 我 們 公 司 三 月 十 五 日 將 假 希 爾 頓 飯 店 舉 行 春 茗 ) 。
英 語 國 家 固 然 沒 有 春 茗 傳 統 , 但 是 , 將 近 新 年 也 有 和 家 人 、 朋 友 吃 聖 誕 餐 的習 慣 : The Christmas dinner is in a way similar to the Chinese New Year feast in that it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friends to get together (聖 誕 餐 有 點 像 春 茗 , 是 朋 友 相 聚 的 時 候 ) 。

Afternoon tea served from three to five 這 一 句 , 見 中 學 二 年 級 的 Longman Express 英 文練 習 簿 , 小 兒 的 英 文 老 師 說 沒 有 錯 , 但 tea ( 茶 ) 是 無 生 命 的 , 句 子 不 是 應 該 改 用被 動 語 態 ( passive voice ) is served 嗎 ?
英 文 告 示 、 新 聞 標 題 、 筆 記 等 , 往 往 不 用 完 整 句 子 , 而 把 冠 詞 ( article )和 be ( 包 括 is 、 were 等 be 的 變 體 ) 略 去 , 例 如 : ( 1 ) Meeting in progress ( = A meeting is in progress 正 在 開 會 ) 。 ( 2 ) House for sale ( = This house is for sale 房 子 出 售 ) 。 餐 廳 門 前 寫 Afternoon tea served from three to five , 意 思 是 「 下 午 茶 時 間 為 三 時 到 五 時」 , 那 served 之 前 的 is 只 是 略 去 了 , 為 的 是 簡 潔 易 讀 , 並 非 主 動 語 態 ( active voice ) 。 當 然 , 告 示 等 之 外 , 那 is 是 不 應 略 去 的 。
確 認 紀 錄 、 ed 和 ing


The minutes of the last meeting was confirmed without amendments ( 上 次 會 議紀 錄 獲 得 確 認 , 並 無 更 改 ) 一 語 , 用 confirmed 一 字 正 確 嗎 ? 有 書 本 說 應 用 approved 。 句 末 without amendments 二 字 是 不 是 多 餘 的 ?
首 先 要 說 的 , 是 minutes 為 複 數 形 式 名 詞 , 須 配 複 數 形 式 動 詞 , 例 如 : The minutes were read and approved unanimously ( 會 議 紀 錄 讀 後 一 致 通 過 ) 。 讀者 示 下 那 一 句 的 was 應 改 為 were 。
至 於 通 過 會 議 紀 錄 , 用 confirm 、 approve 、 accept 、 adopt 等 字 都 可 以, 例 如 : The minutes of the meeting held on 1 April were received and confirmed / accepted as a correct record ( 四 月 一 日 會 議 之 紀 錄 , 收 到 後 ,證 實 無 訛 ) 。 假 如 紀 錄 無 須 更 改 , 說 The minutes were confirmed without amendments 也 很 常 見 , without amendments 不 算 贅 詞 。

You are interested 和 You are interesting 兩 句 都 是 正 確 英 文 , 有 甚 麼 分 別 呢 ?
動 詞 的 ing 形 式 和 完 成 式 ( perfect tense ) , 都 可 以 做 形 容 詞 : ing 形 式 叫現 在 分 詞 ( present participle ) , 完 成 式 叫 過 去 分 詞 ( past participle ) 。一 般 而 言 , 現 在 分 詞 有 「 令 人 感 到 」 的 意 思 ; 過 去 分 詞 則 有 「 某 人 自 己 覺 得 」 含 義, 例 如 : ( 1 ) The prospect of a tour around the ancient castle was exciting ( 想 到 有 機 會 遊 覽 那 古 堡 , 令 人 興 奮 ) 。 ( 2 ) He was excited at the prospect of a tour around the ancient castle ( 他 想 到 有 機 會 遊 覽 那 古堡 , 十 分 興 奮 ) 。 讀 者 示 下 的 兩 句 意 思 不 同 : You are interested 是 「 你 感 到 興趣 」 , You are interesting 則 是 「 你 這 個 人 很 有 趣 」 。 


歷 史 現 在 式


去年 九 月 十 九 日 貴 欄 引 述 一 段 英 文 如 下 : On one occasion, I had changed into my civvy clothes and was going to visit my parents. I hear on the tram girls giggling behind me ( 有 一 次 , 我 去 探 望 父 母 , 不 穿 軍 服 , 在 電 車 上 , 聽到 背 後 有 些 少 女 在 吃 吃 笑 ) 。 這 是 說 過 去 的 事 , 為 甚 麼 現 在 式 、 過 去 式 動 詞 並 用 ?
英 文 現 在 式 動 詞 , 偶 然 會 用 來 說 過 去 的 事 , 使 過 去 的 事 有 「 如 在 目 前 」 感 覺。 這 樣 的 現 在 式 , 叫 做 historic / historical present tense ( 歷 史 現 在 式 ) ,例 如 千 百 年 前 木 馬 屠 城 故 事 , 一 般 用 過 去 式 動 詞 述 , 但 到 了 最 精 采 的 一 節 , 可 以 改 用 歷 史 現 在 式 : Hector, boldly facing Hercules, draws his sword, and rushes upon his enemy ( 赫 克 特 勇 敢 面 對 阿奇 里 斯 , 拔 劍 向 他 撲 去 ) 。 留 意 這 種 寫 法 不 宜 隨 便 使 用 , 更 不 可 經 常 使 用 。
小 說 一 般 都 用 過 去 式 動 詞 述 事 , 但 評 介 小 說 內 容 , 一 律 須 改 用 歷 史 現 在 式 , 例 如 著 名 童 話 Watership Down 封 有 一 段 評 介 : One dim moonlight night, a small band of rabbits leave the comfort and safety of their warren ( 一 個 幽 暗 的 月 夜 , 一 群 兔 子 離 開 舒 適 安全 的 洞 穴 ) 。 而 小 說 、 戲 劇 、 詩 歌 等 等 雖 然 是 從 前 寫 的 , 談 到 作 者 在 作 品 中 怎 樣 說, 也 須 用 歷 史 現 在 式 , 例 如 : Richard Adams tells in this book the story of a rabbit called Hazel ( 理 查 . 亞 當 斯 在 書 中 述 一 隻 兔 子 的 故 事 , 那 兔 子 叫 小 黃 ) 。 此 外 , 新 聞 報 道 標 題 也 習 慣 用 歷 史 現 在 式 , 例 如 Man bites dog : 這 「 人 咬 狗 」 當 然 應 是 昨 天 的 事 。 


怎 樣 翻 譯 ?


要簡 簡 單 單 說 「 能 在 明 天 完 成 並 送 交 給 你 」 , 英 文 可 不 可 以 譯 做 Can be finished and send you tomorrow ? 「 好 好 學 習 , 天 天 向 上 」 又 可 不 可 以 譯 做 Study hard and grow up daily ?
第 一 句 略 去 了 主 詞 ( subject ) 。 假 如 主 詞 不 說 對 方 都 能 明 白 , 這 樣 省 略 是可 以 的 。 當 然 , 這 個 省 略 法 只 可 用 於 口 頭 或 十 分 隨 便 的 寫 作 。 Send 和 finished 一樣 , 都 受 be 管 轄 , 是 被 動 語 態 ( passive voice ) , 所 以 應 改 為 sent , 其 後 一 般會 用 to 帶 出 受 詞 ( object ) you , 但 不 用 也 可 以 , 這 一 點 見 四 月 二 十 二 日 拙 欄 ,今 不 贅 。 換 言 之 , 全 句 只 須 改 正 一 個 字 : Can be finished and sent (to) you tomorrow 。

第二 句 以 study hard 譯 「 好 好 學 習 」 , 沒 有 問 題 ; 但 grow up 是 「 長 大 」 的 意 思 ,例 如 : What do you want to do when you grow up? ( 你 長 大 後 想 做 甚 麼 ? ) 「天 天 向 上 」 不 可 譯 做 grow up daily , 可 改 為 make progress every day ( 天 天 進步 ) 。
「 洋 紫 荊 」 和 「 出 生 率 」 英 文 是 甚 麼 ? 「 洋 紫 荊 是 香 港 的 象 徵 」 和 「 香 港 出 生 率 全 球 最 低 」 怎 樣 翻 譯 才 好 ?
洋 紫 荊 是 bauhinia 。 當 局 向 來 是 以 洋 紫 荊 花 代 表 香 港 , 所 以 , 嚴 格 而 言 , 應 說 The bauhinia flower is the symbol of Hong Kong 。
出 生 率 是 birth rate , 以 每 一 千 人 生 育 多 少 子 女 計 算 , 正 如 死 亡 率 或 death rate 是 以 每 一 千 人 有 多 少 去 世 計 算 。 「 香 港 出 生 率 全 球 最 低 」 可 以 譯 做 Hong Kong has the lowest birth rate in the world 。 


干 涉 、 介 入 、 低 級 趣 味


字典 上 有 I shall come if nothing intervenes ( 假 如 沒 有 特 別 事 情 , 我 會 來 ) 、 I shall go if nothing interferes ( 假 如 沒 有 特 別 事 情 , 我 會 去 ) 這 兩 句 。 Intervene 、 Interfere 二 字 是 通 用 的 嗎 ?
Intervene 和 Interfere 不 同 。 Interfere 指 「 阻 礙 」 或 「 干 擾 」 , 使 事 情不 能 順 利 , 例 如 : ( 1 ) The noise interfered with my work / sleep ( 那 聲 音妨 礙 我 工 作 ? 睡 覺 ) 。 ( 2 ) Please don't interfere with my personal matters ( 請 勿 干 涉 我 個 人 的 事 ) 。 Intervene 則 是 「 介 入 」 , 可 能 對 事 情 有 利 ,例 如 : ( 1 ) The wind died out, and a calm intervened before the storm broke ( 風 住 了 , 經 過 短 暫 平 靜 之 後 , 暴 風 來 臨 ) 。 ( 2 ) The government intervened in the dispute between management and the workers ( 政 府 調 停管 理 層 和 工 人 的 爭 執 ) 。

讀者 示 下 的 兩 句 , intervenes 、 interferes 兩 字 都 可 以 用 , 但 intervenes 沒 有 褒貶 , interferes 卻 有 「 窒 礙 」 含 義 , 兩 句 出 自 甚 麼 字 典 , 我 沒 法 查 到 , 但 都 不 是日 常 說 法 。 要 說 「 假 如 沒 有 特 別 事 情 , 我 會 來 」 , 英 文 口 語 一 般 會 說 I'll come unless something comes up ; 文 字 上 , 則 會 說 I will come unless something unexpected occurs to prevent me 之 類 。
「 低 級 趣 味 」 英 文 怎 麼 說 ?
「 低 級 趣 味 」 可 譯 做 in poor / bad / terrible taste , 這 taste 是 不 可 數名 詞 ( uncountable noun ) , 切 勿 說 in a good / poor taste 等 , 例 如 : ( 1 ) His jokes are always in very bad taste ( 他 說 的 笑 話 , 總 是 低 級 趣 味 的 ) 。( 2 ) Her clothes were expensive but in poor taste ( 她 衣 昂 貴 , 但 缺 乏 品 味 ) 。 


情 場 戰 罷 戰 沙 場


It was common knowledge among the troops of both sides during the American Civil War that Union general George McClellan and Confederate general Ambrose Hill had been rivals for the hand of the beautiful Nellie Marcy while at West Point. Nellie had been undecided for some while and had flirted with both men before eventually marrying McClellan.
It was noticeable that during McClellan's campaigns around Richmond in 1862 Hill was always in the forefront of Confederate attacks. Union soldiers got so tired of being hit in flank or rear by Hill's men that they attributed Hill's actions to a personal vendetta. On one occasion, before the sun had even come up, Hill's men began an attack. Forced to roll out of their beds and take up arms, the Union soldiers began to grumble, one veteran crying cut in disgust, “ My God, Nellie, why didn't you marry him! ” 

美國 南 北 戰 爭 期 間 , 雙 方 將 士 無 不 知 道 北 軍 將 領 喬 治 . 麥 克 萊 倫 和 南 軍 將 領 安 布 羅 斯. 希 南 當 年 在 西 點 軍 校 都 曾 追 求 美 麗 的 聶 莉 . 馬 西 。 聶 莉 最 初 周 旋 兩 人 之 間 , 難 以取 捨 , 後 來 下 嫁 麥 克 萊 倫 。
麥 克 萊 倫 一 八 六 二 年 戰 於 利 其 蒙 一 帶 , 南 軍 每 次 來 襲 , 希 南 顯 然 都 奮 勇 爭 先。 北 軍 側 翼 、 後 方 不 斷 受 到 希 南 部 隊 攻 擊 , 不 勝 其 苦 , 都 認 為 他 是 公 報 私 仇 。 有 一次 , 太 陽 還 未 升 起 , 希 南 部 隊 已 展 開 攻 擊 , 北 軍 士 兵 被 迫 下 拿 起 武 器 , 都 口 出 怨 言 , 一 名 老 兵 悻 悻 然 高 喊 : 「 天 啊 ! 聶 莉 , 你 當 年 為 甚 麼 不 嫁 他 ? 」
【 注 】 Vendetta 指 「 力 求 報 復 的 宿 怨 」 , He is conducting a vendetta against his former employer 即 「 他 仇 恨 前 雇 主 , 蓄 意 報 復 」 。 


力 殲 日 寇 的 侍 應 生


Even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racial prejudice was pres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rmed forces. On 7 December 1941, Dorie Miller, a black mess attendant, second class, was working on a battleship at Pearl Harbour. When the Japanese bombers began their attack, Miller ran up to the burning bridge to rescue the wounded captain and take him to safety. He then manned a machine gun, which had been abandoned by other sailors, and shot down four Japanese planes. His heroism was so great that, under pressure from civil rights groups, he was promoted to mess attendant, first class. In 1944, Miller died when the aircraft carrier on which he was working was torpedoed by a Japanese submarine.
就 是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戰 期 間 , 美 軍 仍 然 有 種 族 歧 視 。 軍 人 食 堂 二 級 侍 應 生 多 里. 米 勒 是 黑 人 , 一 九 四 一 年 十 二 月 七 日 在 珍 珠 港 一 艘 戰 艦 上 工 作 , 見 日 本 轟 炸 機 來襲 , 即 跑 到 火 的 艦 橋 上 , 把 受 傷 艦 長 救 出 險 境 , 然 後 走 到 其 他 水 兵 棄 下 的 機 槍 之 前 , 開 火 擊 落了 四 架 日 本 飛 機 。 由 於 米 勒 英 勇 , 軍 方 在 民 權 組 織 壓 力 下 , 把 他 擢 升 為 軍 人 食 堂 一級 侍 應 生 。 一 九 四 四 年 , 米 勒 在 一 艘 航 空 母 艦 上 工 作 , 母 艦 被 日 本 魚 雷 擊 中 , 米 勒也 葬 身 大 海 。
【 解 說 】 米 勒 死 時 , 仍 是 食 堂 侍 應 生 。 到 了 一 九 七 ○ 年 代 , 美 國 海 軍 才 應 民權 組 織 要 求 , 以 米 勒 名 字 為 一 驅 逐 艦 命 名 , 紀 念 這 位 戰 爭 英 雄 。 Man 作 動 詞 , 指 「( 提 供 人 手 ) 管 理 或 操 作 」 , 例 如 : The telex machine is not manned ( 電 傳 打字 機 沒 有 人 操 作 ) 。 


專 修 英 文 、 中 國 大 陸


互聯 網 上 有 徵 聘 廣 告 說 : Requirements include a first degree majoring in English or a BEd degree specialising in English ( 應 徵 條 件 包 括 主 修 英 文 的學 士 學 位 , 或 專 攻 英 文 的 育 學 學 士 學 位 ) 。 Majoring 、 specialising 二 字 , 應 不 應 改 為 majored 和 specialised ?
Major 作 動 詞 , 指 「 主 修 」 , 一 般 不 用 被 動 語 態 ( passive voice ) , 你 不 可以 說 a degree that is majored in English 。 Specialised 作 形 容 詞 是 可 以 的 ,例 如 The study is quite specialised ( 這 研 究 頗 為 專 門 ) 。 不 過 , 和 major 一樣 , 動 詞 specialise 的 主 詞 ( subject ) 應 該 是 人 , 不 是 學 位 , 例 如 He majored in / specialised in history ( 他 主 修 ? 專 攻 歷 史 ) 。 讀 者 示 下 的 一 句 , 絕 對 不是 好 英 文 。

說某 學 科 的 學 位 , degree 之 後 用 「 in + 學 科 」 就 可 以 , 以 下 一 句 應 比 原 句 好 : Requirements include a first degree in English or a BEd degree in the same field 。
說 「 在 中 國 大 陸 」 , 英 文 是 on the Mainland China 還 是 in the Mainland China ? Mainland 一 字 應 大 寫 嗎 ?
Mainland 即 「 大 陸 」 , 是 普 通 名 詞 ( common noun ) 而 不 是 專 有 名 詞 ( proper noun ) , 所 以 mainland Europe ( 歐 洲 大 陸 ) 、 mainland Australia (澳 洲 大 陸 ) 等 的 mainland 都 不 用 大 寫 。 不 過 , 港 式 英 文 卻 一 律 寫 Mainland China 以 示 對 中 共 的 感 激 忠 貞 恭 敬 虔 誠 孝 順 愛 戴 擁 護 等 等 。
留 意 mainland China 之 前 不 用 冠 詞 the , 你 可 以 說 in mainland China 或 on the mainland , 例 如 : I adore everything in Mainland China / on the Mainland ( 我 愛 慕 祖 國 大 陸 的 一 切 ) 。 


千 名 律 師 沉 海 底


電影 《 費 城 故 事 》 有 一 則 笑 話 : “ What do you call a thousand lawyers at the bottom of the ocean? ” “ A good start. ” 這 笑 話 是 甚 麼 意 思 呢 ?
那 兩 句 英 文 是 說 : 「 『 一 千 個 律 師 沉 於 海 底 , 你 會 怎 樣 形 容 ? 』 『 我 會 稱 之為 一 個 好 開 始 。 』 」 說 笑 話 者 顯 然 認 為 律 師 不 是 好 東 西 , 把 一 千 個 掉 進 海 只 是 個 「 好 開 始 」 : 以 後 不 妨 繼 續 , 到 這 類 動 物 絕 就 天 下 太 平 了 。 西 方 不 少 笑 話 都 揶 揄 律 師 , 往 往 令 人 捧 腹 , 但 《 費 城 故 事 》 這 一 則卻 一 點 都 不 好 笑 , 難 怪 讀 者 以 為 自 己 未 能 領 會 其 中 幽 默 。 這 個 所 謂 笑 話 大 可 套 用 來說 其 他 人 , 例 如 : “ What do you call a thousand Japs / communists at the bottom of the ocean? ” “ A good start. ” 換 言 之 , 笑 話 根 本 未 能 講 出 律 師 的特 色 。

留意 Philadelphia lawyer ( 費 城 律 師 ) 一 般 是 指 厲 害 或 狡 黠 的 律 師 。 從 前 有 成 語 說: Three Philadelphia lawyers are a match for the devil ( 三 個 費 城 律 師 聯手 , 魔 鬼 都 勝 他 們 不 過 ) 。 這 成 語 其 實 出 於 費 城 一 位 正 義 的 律 師 安 德 魯 . 漢 密 爾 頓( Andrew Hamilton ) 。 一 七 三 五 年 , 紐 約 出 版 商 約 翰 . 曾 格 ( John Zenger ) 被控 誹 謗 , 形 勢 對 他 非 常 不 利 , 幸 獲 漢 密 爾 頓 為 他 辯 護 , 無 罪 釋 放 , 難 得 的 是 漢 密 爾頓 分 文 不 取 。 這 場 官 司 , 被 譽 為 美 洲 言 論 自 由 的 第 一 場 勝 仗 。 Philadelphia lawyers 的 聲 譽 也 因 此 不 脛 而 走 。
律 師 有 強 烈 正 義 感 的 其 實 不 少 , 印 度 聖 雄 甘 地 是 典 型 例 子 。 笑 話 對 他 們 有 時 不 很 公 平 。 


無 動 詞 從 屬 子 句


Such inns as there were were generally dirty and flea-ridden; the food simply local cheese accompanied by bread often twelve months old 一 語 ,譯 文 是 「 那 兒 的 小 客 棧 總 是 骯 髒 不 堪 , 跳 蚤 滋 生 ; 吃 的 東 西 完 全 是 當 地 的 乾 酪 , 陪上 陳 年 的 包 」 , 請 問 the food 這 一 子 句 為 甚 麼 沒 有 動 詞 ?
謹 先 談 談 翻 譯 : inn 不 一 定 是 「 小 」 客 棧 ; generally 是 有 例 外 的 「 一 般 」 ,並 非 沒 有 例 外 的 「 總 是 」 ( invariably ) ; simply 譯 作 「 完 全 」 並 不 妥 貼 , accompanied by 譯 作 「 陪 上 」 則 貼 得 近 乎 直 譯 。 句 子 宜 改 譯 為 「 那 兒 的 客 棧 一 般十 分 骯 髒 , 四 處 跳 蚤 ; 食 物 則 無 非 是 當 地 的 乾 酪 和 陳 年 包 」 。 可 惜 讀 者 未 有 示 下 譯 文 出 處 。

The food simply local cheese 這 子 句 沒 有 動 詞 , 是 所 謂 無 動 詞 子 句 ( verbless clause ) 。 英 文 句 子 可 以 有 兩 個 對 等 子 句 ( coordinate clause ) , 用 and 、 but 等 字 接 連 , 各 有 主 詞 ( subject ) 、 動 詞 , 例 如 : He resumed his account of the accident, and his voice was devoid of emotion ( 他 繼 續 談 意 外 事 故的 經 過 , 聲 音 十 分 平 靜 ) 。 假 如 把 第 二 子 句 的 動 詞 was 略 去 , 這 對 等 子 句 就 變 成 從屬 子 句 ( subordinate clause ) , 不 用 連 接 詞 : He resumed his account of the accident, his voice devoid of emotion 。 省 略 的 動 詞 , 一 般 是 be 或 其 變體 is 、 was 等 。 The food simply local cheese ( = and the food was simply local cheese ) 就 是 用 這 省 略 法 。

【 小 啟 】 承 讀 者 賜 告 , 坊 間 有 TM Koo 所 撰 初 中 英 文 練 習 。 此 TM Koo 並 非 古 某 , 未 敢 掠 美 , 特 此 奉 聞 。 


評 述 子 句


Spiders are not insects, as many people think, nor even nearly related to them 一 語 , 我 譯 做 「 就 像 很 多 人 所 想 的 那 樣 , 蜘 蛛 不 是 昆 蟲 , 甚 至 不 是 昆 蟲 近 親 」 。 為甚 麼 正 確 譯 法 卻 是 「 與 很 多 人 認 為 的 相 反 , 蜘 蛛 不 是 昆 蟲 , 甚 至 也 不 是 昆 蟲 的 近 親」 ?
這 問 題 很 難 解 釋 。 As many people think 這 類 子 句 , 叫 做 評 述 子 句 ( comment clause ) , 用 在 句 子 頭 、 尾 、 中 間 都 可 以 , 說 話 者 可 藉 此 對 主 要 子 句 稍加 論 述 , 例 如 : As many people know, spiders are not insects / Spiders, as many people know, are not insects / Spiders are not insects, as many people know ( 很 多 人 都 知 道 , 蜘 蛛 不 是 昆 蟲 ) 。

但 Spiders are not insects, as many people think / believe 卻 是 as many people think / believe they are 的 意 思 。 Believe 、 think 都 是 「 以 為 」 , 和 know ( 知 道 ) 不 同 。 「 以 為 」 的 事 情 未 必 正 確 。 用 在 否 定 句 之 後 , as someone thinks / believes 往 往 是 說 「 並 不 如 某 人 所 想 」 , 例 如 : Mr Ma is not a patriot, as you believe, but a self-seeking politician ( 你 以 為 馬 先 生 愛國 , 其 實 他 於 國 無 所 愛 , 只 是 個 追 逐 私 利 的 政 客 ) 。 當 然 , as someone believes 等 也 可 解 作 「 正 如 某 人 所 想 」 , 但 行 文 必 須 說 清 楚 , 例 如 : Mr Ma is not a patriot, as you rightly believe ( 你 的 判 斷 沒 錯 , 馬 先 生 並 不 愛 國 ) 。
最 後 要 談 讀 者 示 下 的 「 正 確 」 譯 文 。 「 與 很 多 人 認 為 的 相 反 」 一 語 詞 、 意 皆劣 , 句 子 可 改 譯 如 下 : 「 蜘 蛛 很 多 人 都 以 為 是 昆 蟲 , 其 實 卻 不 是 , 甚 至 不 是 昆 蟲 近親 。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