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我们要防止的就是“万一”,既防微杜渐!用小白鼠实验90天相当于人类10年的类比也是极不负责任的。更不能以“百分之百安全的食品是没有的”论调,去容忍肆意生产不安全的食品的行为。 近年来,中国人的疑难杂症患病率急速上升,各个医院病人满为患。三十年前很少见到的肝肾疾病、癌症、不孕不育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自闭症、基因缺陷病、代谢异常、过敏症等疾患,成为当今医院最赚钱的“买卖”!?卫生部门把这当成产业,对治标不治本的药物研究开发大行其道,捞钱捞的不亦乐乎。而本该是国家卫生部门重点调查研究的“流行病学”,却没有及时对上述疾病的病因进行调查研究。对这些严重影响国民健康安全乃至民族生存的重大问题却没有看到他们的作为,或存在不过问、不知晓、不行动的官僚作风和麻木愚蠢的素质。这个国人的悲哀!
转基因问题是其一,涉及滥用农兽药、滥用食品添加剂、环境污染等等问题,也都是当今影响国民食品安全的重大问题。
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管理知识和意识,不能只停留在30年以前的“温饱水平”,只重视急性毒害和单一物质所产生的危害。而忽视慢性蓄积性毒害,忽视多种单一“不超标”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所造成的集合性或复合性毒害。很多化学物质的毒性并不仅限于原物本身,所以动物实验和化验内容也不能仅限于原化学物质,同时应该对其衍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分解产物以及再生物、杂质等进行分析研究,更不应该以没有化验方法手段为由而放弃监管。
从逻辑上讲。含有BT毒蛋白的转基因作物产品,比起原作物至少增加了两大疑问:其一是,新植入的含BT毒蛋白基因所表达出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因为产品中有了新物质,这些新物质对于人类和养殖动物的各个器官和生长代谢的影响,并不是一个小白鼠的90天喂养实验就能表达和推算出来的,特别是其中远期的安全性问题,没看到有什么数据模型;一个物资没有发现急性毒害作用,并不难排除其远期慢性和蓄积性毒害作用。其二是,这种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作用是什么?对于可能打破自然生态平衡的任何做法都应该慎之又慎。
转基因生物及其所表达出的物质作为食品有没有新的危害产生?对环境有没有新的威胁发生?如何防范?没有人出来回答!难道又要走环境污染的老路?“先污染,后治理”?
在中国非法流通10年的转基因水稻,为什么敢于如此猖獗?在转基因问题上为什么有法不依违法不究?
http://mat1.gtimg.com/news/newspedia/transgenicrice.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