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信息网
(2011-04-22 08:39:31)
标签:
杂谈 |
分类: 岁月乳山 |
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专刊20号 |
|
发布单位: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 发布日期:2009-08-31 16:23 | 关键词: |
管理“全方位” 规范“药瓶子” ——山东乳山合力构建农药监管体系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深化,国内农产品出口面临诸多困难的形势下,山东省乳山市通过构建“管理无盲区、投入无违禁”的农药监管体系,做到了产品无公害、出口无隐患、百姓无担忧,农产品出口不断扩大,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乳山成功破解了农药监管老大难的问题,为其他地区做好农药监管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提高质量安全意识 乳山市作为山东省农产品重要出口地区,在农产品出口销售价格普遍下跌的背景下,其品牌产品大姜、苹果每公斤价格比周边地区高出0.3元、0.4元,农民增收1.7亿元。乳山成功的秘诀在于提高质量意识。首先,政府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市财政投资建立了乳山市农产品质量控制中心,补贴企业建立检测中心,把住农药检测关。其次,加强教育宣传,做到安全用药。制作了农药质量安全宣传片,全市20部数字电影放映机每天20场连续播放,印制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知识手册》、农药知识挂历和宣传单15万份,科学指导农民安全用药。2008年,有两个农资经销商因销售违禁农药先后被拘留,“生产、经营、使用违禁农药可被拘留”,政府部门对违禁农药管理规定“真抓真落实”的消息一下子在社会上流传开,大大提升了农民对农药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 二、规范经营运行机制 为了破解农药经营管理体制不畅通,造成市场秩序混乱的监管难题,乳山市从疏通农药经营运行机制入手,建立备案、检测、监督一体化的农药管理体系,从执法规范转向机制规范,看住了市场上的“药瓶子”,确保用药质量。 (一)严格准入,堵住源头。实行关口前移,严把准入闸门,出台了《农药市场准入管理办法》,规定凡进入乳山市市场的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必须先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审核登记备案,由市农业部门审查农药企业生产许可证、农药登记证、标签,进行质量检测,签订《质量承诺书》后方可销售,从而在源头上形成了坚固的“防火墙”。与此同时,设立了不良农药黑名单和良好经营者数据库,对经营出现问题的单位,列入黑名单,提高抽查抽检频率,实行重点监管;对经营诚信规范的单位,纳入良好经营者数据库提供便捷服务,在全市形成了依法经营的良好导向。2008年,由于达不到市场准入要求,先后有90家经营店被停业。 (二)严打整治,管好市场。实行“枢纽式”的追根管理机制,重点强化植物保护站、供销社、邮政物流3家骨干经营单位,其余农药经销店归并挂靠这3个经营单位,执法中发现问题,对骨干经营单位和挂靠单位实行“双追究”。目前,3家骨干经营单位设立配送中心18处,均与挂靠单位签订了挂靠合同和承诺书,所有备案农药加贴标识后,向挂靠店进行分销、专供,挂靠店也全部建立了进销货台账备查;3家骨干经营单位有权对挂靠店进行检查,发现违规经营者可取消挂靠关系。实现了执法部门由全面抓向重点管、经营单位由被动管理向主动自律的“双转变”,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药进入该市。 三、落实监管责任 针对农药管理部门多,存在职责交叉的情况,为了落实监管责任、形成管理合力,乳山市构建了“管理无盲区、投入无违禁、产品无公害、出口无隐患、百姓无担忧”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形成组织体系合力,齐抓共管农药市场。 (一)在监管网络上做到了“全方位”。成立了市长牵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在市农业局农业执法大队的基础上,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简称“农安办”)作为具体办事机构,从安监、工商等5个部门抽调业务骨干长驻办公,重点对农药进行监管,严把农药进入关;在全市15处镇划片设立了5处镇级农产品质量监管站,实现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及时监控。 (二)在责任落实上达到了“全覆盖”。与各镇、重点涉农企业和各村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细化,落实责任,做到“守土有责、确保安全”。凡农药和农产品质量出了问题不能完成责任状年度目标任务的,镇级取消评优选优资格,企业年终经济奖励降低一个档次,农村干部工资酌情扣减,从而形成了以镇为功能区域、以企业为管理中坚、以村为基本单位的责任落实和追究体系,较好地调动了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完善基地建设 农药等农资的投入最终要落实到农产品基地的管理上,有了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才能有效地实施农产品质量全过程控制。乳山市抓住完善基地建设这个重点,按照“企业+基地+标准+品牌+市场”五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建立农产品基地的农药监控体系。 (一)完善标准抓基地。参照国内外市场要求和农业操作规范,制定了12个农药使用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为指导基地合理、安全使用农药提供了依据,确保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二)政企联动搞检测。市财政投资4000多万元成立了乳山市农产品质量控制中心,重点对农药质量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同时,鼓励出口企业自建检测中心,把住农产品原料进基地农药不超标这道关口。 (三)宣传品牌开拓市场。2008年,市政府共发放奖励资金70多万元,奖励争创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23个。同时,积极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乳山大姜”有望今年通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审核。 (种植业管理司农药管理处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