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曲径的博客
曲径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773
  • 关注人气:1,5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泡菜和辣椒酱产品中寄生虫虫卵的检验方法

(2011-04-21 21:53:25)
标签:

杂谈

分类: 泡菜战事

SFB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非标准检验方法

泡菜和辣椒酱产品中寄生虫虫卵的检验方法

2005-11-15发布                2005-11-15实施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威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烟台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曲径、何金英、邓明俊、鲁闽、肖西志、耿金培、李春喜、王新、朱来华、栗志平、侯秋石。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非标标准。


 

泡菜和辣椒酱产品中寄生虫卵的检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口泡菜和辣椒酱产品中寄生虫卵的检测同时也适用于同类即食产品及原料中寄生虫卵的快速检测。

2 原理

根据寄生虫卵的物理特性,采用不同的方法浓缩样品中可能存在的虫卵。对比重较小的虫卵采用浮聚法使原虫包囊或蠕虫卵上浮,集中于液体表面并收集虫卵;对比重较大的虫卵采用自然沉淀或离心沉淀使虫卵富集于管底。收集用上述方法处理的样品,涂片后显微镜下观察。根据各虫卵的形状、大小及特征(见附录A)判定检测样品中可能含有的寄生虫虫卵。

 

3  试剂、材料与设备

3.1材料与设备

3.1.1 离心机及离心管

3.1.2 光学显微镜

3.1.3 天平

3.1.4 冰箱(0~5

3.1.5 胶头滴管或移液器

3.1.6 载玻片及盖玻片

3.1.7  1000mL烧杯

3.1.8  40~100目金属网筛

3.1.9  镊子

3.1.10 玻棒

3.1.11 剪刀

3.1.12 乳胶手套

3.1.13 接种环

3.1.14 浮聚瓶或三角瓶

3.2试剂

3.2.1  去离子水

3.2.2  食盐

3.2.3 75%乙醇

3.2.4 Tween-80

3.2.5 硫酸链霉素

4 操作步骤

4.1直接涂片法

4.1.1制片

用胶头滴管吸取适量的泡菜汤汁,在以75%乙醇擦洗干净的载玻片上涂抹均匀(若汁液较浓可加少许生理盐水稀释),盖上盖玻片。用玻棒挑取辣椒酱少许,滴加一滴蒸馏水,在以75%乙醇擦洗干净的载玻片上涂抹均匀,盖上盖玻片。

4.1.2镜检

先用10倍物镜逐行观察,待发现可疑虫卵后,换40倍物镜确认鉴定。

4.1.3鉴定

对发现的可疑虫卵根据各自形态学特征,对比参考图谱(附录B)进行鉴别,有条件的进行拍照保存。

若未检出,则进行第4.2步。

4.2离心沉淀法

4.2.1取样

取已切碎的泡菜200g;泡菜汁20mL~50mL。取辣椒酱200 g

4.2.2样品的处理

用含0.1%Tween-80的蒸馏水1000mL分两次充分清洗泡菜样品(剩余的蒸馏水用来冲洗烧杯和器具),将洗液与泡菜汁混合,用40目金属网筛滤去粗渣,收集滤液。

取辣椒酱200 g,用500mL蒸馏水稀释,用40目金属网筛滤去粗渣,收集滤液。

4.2.3离心沉淀

将上述滤液以1500r/min离心10min,倒去上清液,再注入蒸馏水离心沉淀,如此反复沉淀2次,弃去上清液,留沉淀物待镜检。

4.2.4制片

用胶头滴管或移液器取适量沉淀滴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4.2.5镜检

先用10倍物镜镜检,待发现可疑虫卵后,换40倍物镜确认鉴定。

4.2.6鉴定

对发现的可疑虫卵根据各自形态学特征,对比寄生虫虫卵参考图进行鉴别,有条件的进行拍照保存。

若未检出,则进行第4.3步。

4.3饱和盐水离心浮聚法

4.3.1取样

方法同4.2.1,也可以直接将4.2离心沉淀法的剩余沉淀全部用于做饱和盐水浮聚。

4.3.2样品的处理

方法同4.2.2,在过滤液中加入一支硫酸链霉素。

4.3.3离心沉淀

将上述滤液以1500r/min离心10min,倒去上清液,将浓缩物移至浮聚瓶或三角瓶。

4.3.4浮聚

添加饱和食盐水至浓缩物中,在液面快到瓶口时换移液器,小心补加饱和食盐水使浮聚瓶或三角瓶中液面略高于瓶口,以不溢出为止,静置30min

4.3.5制片

用载玻片轻触浮聚瓶或三角瓶口的液面,接触后将载玻片提起并迅速翻转,盖上盖玻片;或者用接种环轻轻蘸取浮聚瓶或三角瓶口的液面,然后将接种环内的液体均匀地涂抹到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镜检。

4.3.6镜检:

先用10倍物镜镜检,待发现可疑虫卵后,换40倍物镜确认鉴定。

4.3.7鉴定

对发现的可疑虫卵根据形态学特征,比对参考寄生虫虫卵图谱进行鉴别,有条件的进行拍照保存。

4.4结果判定

在以上检测步骤和方法中,只要有一个步骤能检出,则判定样品中有寄生虫卵;三个步骤均未检出,则判定样品无寄生虫卵。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寄生虫卵的基本特征  

名称

颜色

大小(μm)
(长×宽)

形状

卵壳特征

卵内容物

人蛔虫卵(受精卵)

棕黄色

(45~75)×(35~50)

椭圆形

有粗糙不平
的蛋白质膜

圆球形卵细胞

人蛔虫卵
(未受精)

棕黄色

(88~94)×(39~44)

长椭圆形

壳和蛋白质膜较受精卵薄

含卵黄粒

猪蛔虫卵

黄褐色

(50~75)×(40~50)

椭圆形

有较厚的蛋
白膜

含圆形卵胚

猪鞭虫卵

黄褐色

(50~70)×(21~32)

梭形

壳厚,两端
有塞 状构造

含均匀卵胚

牛羊钩虫卵

无色

(79~97)×(47~50)

钝椭圆形

壳薄

新鲜虫卵含 8个卵细胞

人鞭虫卵

黄褐色

(50~54)×(20~23)

纺锤形

壳厚,两端
有塞 状构造

含散在卵胚

牛蛔虫卵

淡黄色

直径(75~80)

椭圆形

有蛋白膜

1个卵胚

马蛲虫卵

灰白色

(85~99)×(40~45)不等

长椭圆形

较厚,一端
有塞状构造

虫卵自虫体内排出后数小时即可发育为含幼虫的虫卵

人蛲虫卵

无色透明

(50~60)×(20~30)

不对称椭圆形

一侧较平,一侧稍凸

鸡蛔虫卵

淡黄色

(73~92)×(46~57)

长椭圆形

壳厚,表面
平滑

含圆形卵胚

东方毛圆线虫卵

淡黄色

(80~100)×(40~47)

长椭圆形

一端较圆,一端稍尖

卵内含分裂的胚细胞10~20

犬蛔虫卵

黄褐色

(75~80)×(70~80)

近圆形

表面有小泡
状结构

含圆形卵胚

狮蛔虫卵

灰褐色

(75~85)

近圆形

表面光滑

含圆形卵胚

犬钩虫卵

无色

(65~84)×(43~54)

椭圆形

壳薄

(8~16)个卵细胞

人钩虫卵

无色

(56~76)×(36~40)

椭圆形

壳薄

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距离

 

 

 

 

 

 

 

 

 

 

 

 

 

 

 

 

 

 

 

 

 

 

 

 

 

 

 

 

 

 

 

 

 附录B(资料性附录)几种常见寄生虫卵参考图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