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2016-11-04 08:34:45)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题研究 |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课题研究背景: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
2、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称,在我国约3.4亿的18岁以下青少年中,大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大学生心理行为障碍率占16%-25.4%,并且有上升趋势。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与国外相比,我国在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方面已明显落伍,不但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也缺少必要的办法。他们呼吁教育部门及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并且尽快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不能再眼睁睁地看着祖国花朵带着疾病成长下去。《3000万青少年有异常心理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2006年新华网)
2、一份2011年重庆市《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表明,学校教育方法不当,也是导致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不注重素质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只关心学生成绩而不关心学生身体和心理问题,把学生按成绩分成三六九等,对成绩差的学生采取放任或放弃的态度。对学生的不公平待遇对其心理造成严重打击,有的学生因成绩不好便万念俱灰放弃自我,有时甚至导致学生过早辍学流向社会,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他们往往做事冲动、极端,很容易触犯法律。
3、作为农村初中,学生“后进”原因复杂,大致有四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二是家庭不和谐或家长出外打工,学生缺少家教;三是学生天生条件的差异;四是学校某些“精英”教育的做法忽视了部分学生的成长。
4、有人说:乔布斯与比尔盖茨在美国的教育系统是差生。如果这种学生出现在中国的教育系统又会怎样?有研究报告指出:创业企业人士大多都有多动症,注意力障碍和双向障碍等问题。对中国教育而言,这是非常吃亏的,最优秀的人才常常在起步的阶段就被淘汰掉了。
国内研究历史和现状:我国有许多关于此课题的研究成果,但大多限于学生求学阶段来研究,这从人生的成长角度看,是静此于这个阶段;从研究目标看,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是共同的目标,是在我们认定的“后进生”基础上所要达到的目标;如何看待 “后进生”,他们对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人才观有哪些冲击呢?却鲜有人探索?
国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待查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践行办学理念,提供合适教育,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周矶中学本着“全面育人,办健康校园”的指导思想,提出 “提供最适合的教育选择,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的教学理念。我们本着不放弃一个学生,坚信人人都能成才的育人观,让“后进生”不再后进。
4、帮助师生形成合理的、多样化的人才观、成才观。
三、选题意义:
(一)转化“后进生”是树立良好班风、校风的需要。
在学校教育中,后进生问题遍及每个学校的每个班级,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社会上物欲横流、人心普遍浮躁的的现实情背景下,很多原因使得后进生成增长趋势,有的学校严重到占该校学生的三分之一。一般而言,后进生受好学生影响不容易,可是好学生受后进生影响相对来说却较容易。因此后进生所表现的基础差或者是学习态度差、行为习惯差等等,对班级、对学校造成负面影响之大不能不令人重视。转化后进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它是树立良好班风、校风的一个关键突破口。
(二)转化“后进生” 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是师者之责。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只有高素质人才才会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物质文明的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因此,转化后进生,是国家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从教育目标来看,尊重个性差异,使学生扬长避短,提高学生素质,使之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
(三)研究“后进生”表象,分析成因,是有效转化后进生的基础。
“后进生”的表现往往令人失望。成绩差、行为习惯差、道德品德差,任何一个方面的落后都会成为受人轻视、鄙弃的原因。作为教师如果只看表面,不加研究,就会采取粗暴的态度,结果往往会欲速则不达,甚至适得其反。只有透过表象,分析成因,才能因材施教找到转化应达到的目标;才能对症下药,采取适当的实现目标的措施。
(四)帮助师生形成合理的、多样化的人才观、成才观。
三、研究原理
该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
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惟一的途径。短板理论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主要矛盾,只有明白事务的薄弱环节,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才能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以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日常生活中也是这个道理,克服“短板”的过程其实就是找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薄环节,并加以克服,使事物更好的发展。那么教学也是如此,教育好问题学生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求教育真谛的途径。
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框架中相对独立地存在着七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多元智力理论在美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并且已经成为当前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运用多元智力理论分析我国的教育问题,对于我们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对症下药”的教学观和灵活多样的教育评价观,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3、“罗森塔尔效应”
四、研究内容:
后进生的概念应表述为道德品质或学业成绩呈现偏差的学生。如学业和品德均出现偏差,可称为双后进生。偏差可以从纵横两方面比较,纵向比较即学生的道德品质或学业成绩是否达到学生本人能够达到的正常水平,横向比较即是否滞后于教育目标与要求。
二、后进生的心理问题的表现。
三、关于后进生人生价值观、学习观及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调查报告、一般学生及教师对后进生的普遍看法。
四、关于后进生智商与情商的测试报告及与一般学生的对比研究。
五、关于后进生家庭背景、生长环境、成长经历的个案研究
六、“罗森塔尔效应”对转化后进生工作的意义
七、进行有效转化后进生工作的个案研究。
八、分析近年来基础改革先进学校对后进生工作的管理取得的成效。
九、国外关于后进生的教育观念及管理经验。
十、往届(包括走上社会的)所谓“后进生”生存状态与发展研究。
十一、总结“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措施。
五、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年下半年)
(二)第二阶段:调查与研究阶段(2013年)
1、设计问卷调查。
⑴调查一般学生对后进生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认识、看法。
(2)设计了解“后进生”一般心理表现的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关于后进生人生价值观、学习观、家长期望及道德品质等方面。
(3)设计学生家庭情况的调查,将一般学生与后进学生对比。调查内容:家长学历、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长对老师的看法等等,并设计几个常见例子考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从学生成长经历、家长教育安全中分析后进生产生的内在与外在原因。
(4)关于后进生智商与情商的测试报告及与与一般学生的对比研究。
2、确定重点个案研究对象
确定不同性质特点的研究对象10人。建立个人跟踪研究档案。
3、研究并实施转化方案
(三)第三阶段:形成成果阶段(2014年上半年)
1、分析个案,分析往届(包括走上社会的)所谓“后进生”生存状态与发展。联系国内外先进理论,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形成新的理论。
2、组内交流的基础上,写出个案转化教育的总体报告。
3、推广经验,再次用实践证明。
4、整理材料,总结“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措施。
5、撰写结题报告,准备结题。
六、科研手段
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
七、经费预算:
调查:500元
资料:500元
专家指导:500元
外出学习:2000元
实践活动:1000元
小型会议:500元
汇编成果:200元
八、课题组成员情况介绍及分工:
任桂华:潜江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省语文教育学会会员,2011年被评为湖北省首届基础教育之星。学校教科室主任,并担任班主任工作。2006年至2012年,曾担任本校国家级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之子课题“写作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沟通”的课题组长,带领本校实验教师进行研究,今年顺利结题,成绩被评为”优秀”,在本课题中担任负责人及课题组长。
其他研究成员:
杨 键:市骨干教师,学校项目管理员,任教信息技术课程,在市教学比武中曾多次获奖,有多篇论文曾获市、省、国家级获。
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