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选散文诗习作五章(三)

(2022-05-10 17:10:11)
标签:

篆刻

书法

灵感

自选习作

分类:散文诗

自选散文诗习作五章(三)自选散文诗习作五章(三)自选散文诗习作五章(三)
138 x 176 (-0,+39)    134 x 29 (-0,+27)

上面是新浪博客好友顾顺麟老师在“眼睛都迷糊了,骨头架子都要散了……”的情况下,为我呕心沥血篆刻的闲章。在此再次选辑下面一章小文,聊表芹意。


       特兀的春色                 2017.4.23.

 一朵痴迷汉字的云,很想在天马行空后,给天空落个款识,踩个朱文。途经寿山石,喝了点小酒,忽然被群山饲养的美景陶醉。

站在茂林修竹、人间最美的四月天,竟寻不到早已绿油油的诗情画意。远方,有一行白鹭登上了敦煌的石窟,还是西沙的青天?眼前,环抱万古愁的李白,已经在《将进酒》里焕发了汹涌澎湃。依照刚刚出土的《唐律》,这里应有一座短亭,可以长啸一声。

于是,这朵一门心思、欲去拉萨五体投地的云,坐在山门外一方3.0cmx3.0cm的老石上喘气。与有点透明的这方石头的肌肤相比,云色有些腼腆,似乎中气不足,胸中块垒,很难落下。

真是芝麻落进针眼——窍透。

此时此地,这朵从草根出发的云,邂逅了一位姓古的篆刻大师。 这位家学渊博的高人,已在此怀抱绝技,面壁十年。常常将历尽沧桑的铁画银钩,冶炼成一股股横溢寿山石上的清泉。驱使“丰神流动,如春花舞风,轻云出岫” ;挥剑虚实共鸣,刚柔相济。不知让多少停泊在龟背上的汉字,伫立巉岩危石,龙飞凤舞。

长话短说。这朵自称朝圣过的,决定不去青藏高原的净土了,就在这结草盖庐。追着宁静,致远;驮着阴阳,踏五行,游八极,修禅心,悟道骨,任逍遥,与天地独往来,养浩然正气。

是夜,吉星高照。这朵沐浴着浩荡春风的薄命,在大师的点化中,初心踩着草蛇灰线;灵气逸破金石的边栏;青铜的古朴,一波三折;携着神性,夜读蓍草的滋味。遥望银河的荷花深处,谁能虎视巍峨的秦汉倒影?!


        一袭雨梦               2012.3.7.


惊蛰前的雷电,似乎含金量不高。那些剪不断的雨丝,淅沥淅沥地烦打着残冬遗留的几张枯叶。偶尔一吐的晨曦,叫不醒懒倦的春梦。加上枯叶萧瑟的卷曲里,正颤抖着一阕南宋的小词。

那些肃立着的一脸严肃的瓜子黄杨,默默的冒出一片片新绿。它坚如磐石的本性,依照传统习俗的教导,顺着惯性在或园或方的形式里游戏。腊梅已经遗失了金灿灿的芳容,被日益妩媚的阳光憔悴。尚剩几朵不知轻重的家伙,仗着春寒料峭,斗胆与初出茅庐的春梅争风吃醋。迎春花们挺着十月怀胎的大肚,十分纳闷:春,不知道我在等你吗?!唯有“三月三,龙华看桃花”的希望们,俯瞰一群麻雀躁动,在风轻云淡中,气定神闲,仿佛已经老僧入定。

遥看淅沥淅沥雨丝纷飞,咀嚼人生无常苍凉,过去和未来伫立一株虬枝纠缠。弯弯的小河,依然不知疲倦地潮涨潮落。恍惚间细雨慢慢地绿了。

春雨的梦,绿了。


        邂逅一本心仪的书              2013.7.16.


豆大的雨,终于走出惊心动魄的历史,天空还画着心跳与长长的呼吸。激荡的雷声,刚刚翻过几页云,一缕闪电已经挂在翘起的嘴角上。念想忽然缤纷,潮湿了那个暧昧很久的故事。

字里行间淌着道家的“修身养性”;佛家的“明心见性”;儒家的“养德尽性”。世界原本从虚无而始,必定虚无而终。赤条条的一声啼哭,瓜分了此岸与彼岸的星空。于是,先天之神渐行渐远,后天之身忧近虑远。于是,感悟和灵犀,不经意间燃烧了缘分与命运。

天人合一,似乎相距很远也很近。人体内的生命物质场与宇宙信息场;那些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否——365对应了365个穴位?12个月对应了12条经脉?子午线对应了任督二······

似乎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像一个个标点符号,已经在图腾里翩翩起舞。当知足常乐长成一棵化境,不知道通透、圆润的心,还会伫立大道至简上多久?!


        秋天的味道 (二章)                 2016.9.26-30.

一叶知秋,一字知性。一滴秋露,能否读出满天的朝霞?我的阿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敬丝先生的丙申秋日,被得丘的一枚悟道的枫叶,染红。

不要说风清露白,金色姗姗来迟。宣纸上初秋的晨曦,早在气爽的鱼肚似的乳白色中,溢出春申墨客古朴的金石气韵。心仪的儒雅中装,已经关不住醇澈的明心见性。虽器宇轩昂,囿于禀性低调,潇洒中犹抱琵琶半遮面。故腼腆一写进天高云淡,这些勃发的铁画银钩,恍若神龙见首难见尾,但诗意盎然,神思飘逸,回味无穷。

伫立凝视,物与神游,灵光划空。秋天的味道,谁与共品?不要说纵横捭阖,极目王羲之、怀素等龙飞凤舞的背影,连绵的宋明清的墨山碑林,在上下求索的胸中逶迤,起伏。酷爱和磨砺,在氤氲的字里行间踟蹰;在温婉的浓淡枯湿里徜徉:李北海的奇伟惆怅,枯笔葳蕤;颜鲁公的苍劲多姿,阴阳相济;杨少师的横风斜雨,松云断烟······。几多惊涛骇浪,穿过巍峨的灵山,叩问《爨龙颜碑》中的方整,如何演奏圆转?磅礴,如何推敲凝涩?

哪一笔,饱蘸着沧桑的悠悠岁月,横竖了风风雨雨?哪一划,凹凸了追求的酸甜苦辣,撇捺过浩然长啸?


秋夜听雨,乱云辗转难眠,遥闻空谷回声。阿舅小小插队浦江,青衣皮黄,踏着京胡上的一段流水,可以倒映出我泰山在饱读经书中,轻轻一抖长衫上的皱纹,便遗留一片绕梁的钢琴神韵。

捻须创意,俯仰千山万水,思接电闪雷鸣。阿舅追忆岳父横贯中西的遐思雄辩,在累获大奖的海派盆景的咫尺里;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飞白中,唯见一颗孜孜不倦的文心,雕龙。

秋天,驾驶着自己的年轮,收割正在成熟的芬芳。 收割每日长出新意的虫鸣,皓月,桂香,秋菊。 收割千山鸟飞绝的踪迹;还有被李白叹息的孤独月光,照亮过的故乡的地上霜······

老家漕河泾,早弄丢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石头老街。落户50余年的浦江,正在不断地日新月异。唯不知这些被阿舅称为“味外之味”的笔划,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里,还要在宣纸上“躬行”到何时?

在不温不火中浸染;在大疑大悟里砥砺;在力与势的凝聚、翱翔中冶炼。莫非“天人合一”、“阴阳交变”、“五行生克”的中国哲学,也常常照亮书法的意境天空,写字真比登蜀道还难?!

也许,那些划破魏晋沉沉黑夜的风骨和闪电;那些藏在《爨龙颜碑》里,纵横千古的虬枝古藤,就是敬丝先生苦苦追溯的中国书法中大智若愚的“拙”;就是其“悠然见南山”时采摘与撷掇的,充满童趣的活蹦乱跳的“新意”。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也许,一切均在无言中,是书法的大美!噫吁戏,秋天的味道,中国书法的味道,焉能知之?!

自选散文诗习作五章(三)

 整理2022.5.10.17:05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