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酱油
标签:
杂谈 |
分类: 巴马小屋“那”产品 |
http://s4/middle/7cb49adfgbc1d165a16e3&690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食物是民生的根本,味道是食物之灵魂。“五味调和,百菜乃香”, 用豆、麦、麸皮酿造的酱油,色泽红褐,酱香独特,滋味鲜美,促进食欲,自古就是佐饭之宝。
国内市场上的酱油多由黄豆酿造,几年前台湾土法酿造的黑豆酱油,悄然进入了国人的视线。黑豆酱油必须由大瓮历经180天日晒酿造而成,虽然颜色比黄豆酱油深重,但入口并不过咸,天然发酵会让酱油有其生命力,微咸中透着甘甜,与唾液结合后还会有微甜,口感绝非一般化工萃取可比拟。不需要食用香料就能酱香浓郁,不添加色素就能色泽黑亮,营养健康又无防腐剂,这对屡屡爆出食品安全问题的中国消费者,无疑是生态又放心的选择。
黑豆即黑大豆,早在古代就以其利水、祛风、活血、解毒、乌须黑发及滋养之效被广泛使用,豆皮富含的花青素是极好的抗氧化剂,缓解胃酸、养颜美容。黑豆酱油的酿造不仅关乎黑豆的品质与酿造的技术,更与所处的气候、水质、土壤密不可分。巴马依山傍水的环境及其得天独厚的空气、水、红外线等卓越的先决条件,不仅适合黑豆生长,还很适宜酿造黑豆酱油。而且本地居民喜食黑豆,这也许与长寿老人头发乌亮,思路清晰有些关联。
黑豆酱油不仅有分黑豆薄盐酱油、黑豆有机酱油、黑豆红曲酱油,甚至还有一种壶底油,又分荫油清和荫油膏。因为把黑豆放在缸里面发酵,做好的酱油叫壶底油。那个缸被称为壶,黑豆酱油统称壶底油或者是荫油,有别于黄豆的酱油,后来也把一般的荫油又叫做酱油了。荫油膏就是把酱油加上糯米浆勾芡,成浓稠状。荫油清就是荫油,荫就是没有加糯米浆的,就成一般酱油的状态。
听李松老师说,巴马以前是有过酱油厂的,就在县城里,几十个大缸的壮观场面,现在还令人津津乐道,他的亲弟弟还是厂里的酱油师傅呢,酱油酿造的手法和趣事,这位有经验的老师傅都可以向我们娓娓道来。
巴马清澈的环境下,生长出的干净而有能量的食物,会帮助更多美好的心灵成长。(杨菲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