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为自己的不良情绪买单
文:Andy妈妈

Andy自己动手DIY蛋糕
常常这样、总是这样、为什么还是这样?
每当不良情绪缠绕我时,都会检讨自己的言行。可是检讨过后依然总是在不经意间又一次一次的反复着类似的需要反省的错。
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做母亲后,尤其是andy上小学之后,思考最多的问题。
有时分明知道自己的方式会不合时宜的伤害孩子无辜的信任,可是家长的身份,隐隐的像个恶魔一般缠绕着我。
经常不经意间要以长辈的语气要求孩子这样那样,却不曾想,无意间给与孩子的是关爱还是压力,是体贴亦或是负担。
昨晚的作业反常的多,据andy分析,平常的周三都有两节美术课,同学们在完成美术作业之后可以在教室自由活动,做手工、画画、写作业都可以,所以这一天的作业尤其多,因为老师们都知道下午的美术课可以写作业。偏偏这个周三开校会,占用了一节美术课,可是作业还是那么无情的多!回到家的andy依然像往常一样,不紧不慢的吃着水果看着书,这是每天放学之后的休闲时光,一般都在半个小时左右,然后开始写作业,还没写多少,又该吃晚饭了,吃饭时依然不紧不慢。我以为作业已经不多了,就没在意,也没怎么催促。以为他心里有数的。不曾想写起来就没完了,一直写到8点还没有要结束的意思。平日里的作业7点半之前差不多就可以完成的。
我们继续各自忙碌着,andy继续写作业,我忙着我的事情,andy不停的给我汇报着作业的进展,还像是请功的问道:“妈妈我写的快吧!”早已经有些沉不住气的我,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沉不住气恼火的说道:
“都快8点半了,还快吗?如果你开始不要浪费时间,也不至于写到现在吧!”
“可是我现在一直很快速的在写呀,这个速度比我浪费的时间可是要多出好几倍呢!”Andy理直气壮。
“你如果早知道这样抓紧时间,也不至于现在这么着急了吧!”
“可是我真的写的很快呀!”此时andy的语气已经表现出极其委屈的样子,却依然低着头继续写着。
分明知道从吃过饭,andy就一直没有离开书桌,即使偶尔的小玩一下,但是比起往常写一会,出来转一圈,已经知道在争取时间了,也很体谅在学校辛苦了一天的孩子,回到家应该好好的休息,开心的玩,可是,这许多的作业真的让人没办法轻松,再加上时间一分一秒的消逝着,不会因为你有特殊原因而停止,此时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着急、烦躁还不能唠叨不休,压抑着想要迸发的情绪,想要耐心的等着andy的作业早点结束。
此时的我,不知是有意忽略孩子委屈的情绪,还是没办法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总之,明明知道孩子委屈,需要的是妈妈的安慰和鼓励,却依然固执己见,埋怨着、催促着。
终于结束作业之后,andy快速洗漱,上床睡觉。尽管我不耐烦的催促着,andy依然像平常一样躺在被窝里喊着:“妈妈陪我一会吧!”不论怎样状态的我,此时都没有理由拒绝孩子。即使刚刚还在唠叨不休,此时我也要把他拥入怀中。
一小会静悄悄之后,andy试探性的说:“妈妈,有件事情,我不知应不应该给你说,不知道说了你会不会生气!”“当然应该说呀,不然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妈妈会不会生气啦,再说你那么信任妈妈,我为什么要生气呢?”每当孩子想要对我说心里的感受时,都感觉幸福无比。
Andy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告诉我:
“其实刚才我问‘妈妈我写的快不快’时,就是想听妈妈表扬我写的快,因为我真的写的很快呀!如果妈妈说我写的快,我就会更有信心,写的更快了。可是妈妈还说我没抓紧时间,我就想,反正妈妈也不相信我写的快,那我就慢慢写!”
“哦!原来你是这样想的呀,那是妈妈不对,妈妈应该鼓励你,不应该埋怨你对吧!对不起宝贝!刚才是妈妈不对,妈妈向你道歉!”此时的andy已经委屈的开始小声哭泣。我必须立刻检讨自己的错误,及时为自己的不良情绪造成的后果买单。首先要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学会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其次不能因为我的错,困扰孩子的思绪,作为妈妈的我,有义务以最快的速度让我的宝贝快乐起来,开心的入睡。从小andy就是个性格特别好的阳光快乐的孩子,当然今天也不例外,很快就高兴的给我说起学校有意思的事情。喜欢这陪伴我们多年的最愉快的、最亲密无间的亲子时光,能够令任何不快的情绪立刻烟消云散。
与其说是我帮孩子消除了消极的情绪,倒不如说是andy帮助我清除了心里那个一直在作怪的总是把自己当做严厉家长的恶魔。
家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疲惫的孩子此时最需要的是妈妈的呵护和陪伴,作为父母不能因为对孩子学习上的叮咛淹没了对孩子生活上的关爱和体贴。
当然,孩子总会有许多需要父母帮助调整状态和情绪的时候,比如遇事信心不足时,我们要先和孩子一起分析令孩子失去信心的原因,然后一起探讨解决事情的方法,让他觉得这原本就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自然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来说,看起来似乎很是空洞,没任何说服力,等遇到具体事情发生时,融入到现实中去分析和探讨才更有意义。
父母的态度很多时候影响着孩子的情绪,父母的引导方式决定着孩子对待问题的态度。
在我们学会用要求孩子的尺度来衡量自己的言行时,也许就会明白我们做的是对是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