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园本课程活动设计(2.15——3.1)

(2012-03-28 19:24:29)
标签:

活动设计与后记

分类: 教育教学

幼儿园园本课程活动设计

话题一(     自我保护                   周次( 4 )星期(三)

活动名称

梳子

活动时间

2012229

活动领域

语言

执教者

 x.j.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展示的画面,理解诗歌内容及比拟的表现手法,感受诗歌的情感内涵。

2、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3、初步学习仿编诗歌,尝试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象。

活动准备

1、挂图1幅。

2、配乐录音带、录音机。

3、绘画用纸、笔。

活动组织

一、出示挂图,提问引出诗歌。

1、教师:图片上有什么?

二、教师朗读诗歌,幼儿欣赏。

1、教师: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2、教师:诗歌里说了些么?

三、教师再次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表现手法。

1、教师:风和船真的是梳子吗?

2、教师:为什么说风是树的梳子?船是海的梳子?

3、教师:听了这首诗歌,你心里觉得怎样?

四、听配乐录音。幼儿跟教师一起朗诵诗歌2~3遍。

五、幼儿自由讨论:风除了像树的梳子外,还像什么东西的梳子?除了风、海之外,还有什么东西像什么东西的梳子?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仿编。

六、绘画:“梳子”。

1、幼儿将自己仿编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活动修改

理由或反思

   《梳子》是一首短小精悍、想象新颖的诗歌。诗歌从妈妈和孩子互相梳头谈起,用比拟的手法,将风比作树的梳子,把船比作海的梳子,在幼儿面前展现了一幅生动美丽的画面。通过出示与诗歌相对应的四幅画面,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想象,讲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教师通过对幼儿讲述语言的加工、整合,组织成诗歌中的语言。此环节,幼儿通过观察具体的画面情景讲述,思维特别活跃。在重点理解“风是树的梳子、船是海的梳子”这两句时,部分幼儿都能理解,幼儿通过自己对画面的观察与理解,讲述起来语言流畅、想象力丰富,同时幼儿在讲到妈妈与我互相梳头时,幼儿也感受到了平时妈妈通过梳头这么一个微小的动作中表达了对我们的爱,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整节课下来,难点在于创编诗歌,个别幼儿想象力丰富,积极发言,部分幼儿语言方面比较匮乏,需老师提醒,才能创编出诗句,我觉得以后可以多提升幼儿在语言方面的能力,同时,可以通过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努力,多与幼儿沟通,丰富幼儿语言能力。

生成和修改用红色备注

 幼儿园园本课程活动设计

话题一(     自我保护                   周次( 4 )星期(三)

活动名称

大花猫和小老鼠

活动时间

2012229

活动领域

音乐

执教者

x.j.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的前半部分,明确前奏、间奏、结尾以及各段歌词所搭配的游戏规则。

2、在教具的帮助下,理解并记忆歌词的前半段歌词。

3、找空地方玩游戏,在“花猫唱歌”时能努力控制自己保持不动。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小老鼠。

2、大花猫头饰1个。

3、已看过幼儿用书《大花猫和小老鼠》。

4、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组织

一、回忆幼儿用书中《大花猫和小老鼠》的画面,感受、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我要出个谜语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猜出谜语说的是什么小动物。一个小动物,瞪着小眼珠,龇着两颗小牙,长着八字胡。

2教师出示教具,公开谜底,然后演示教具,并带着幼儿随歌曲旋律有节奏地学说歌词。

二、学唱歌曲前半段。

1、教师清唱歌曲前半段。

   教师:天黑了,老鼠大王出洞了,你们听……

2、幼儿学唱歌曲前半段。

   教师:小老鼠们,你们想不想跟着我——老鼠大王学本领呀?准备好,我们开始啦!

3、幼儿尝试边演唱边表演。

   教师:小老鼠们,这次我要带你们出去找点吃的。你们想吃什么?(教师带幼儿边唱歌边表演歌曲前半段,然后在间奏处,带幼儿找空地方“吃东西”)

三、在游戏情境中,倾听歌曲的后半段范唱。

1、教师:你们吃饱了吗?还想吃什么?我们再出去吃点东西。这次吃东西时,如果听到大花猫来了,可千万别动,别让它发现了你们。

2、教师带幼儿再次练习歌曲前半段→间奏处,教师带“小老鼠”找空地方吃东西→“小老鼠”原地蹲下不动,听教师范唱歌曲的后半段。

四、教师扮演花猫,幼儿扮演小老鼠,师幼跟随音乐磁带玩游戏。

1、教师:那只大花猫没有发现我们,我们再勇敢地出去吃点东西吧。注意,如果听到花猫叫,你们就赶快往家跑,记住了没有?

活动修改

理由或反思

   在活动开始通过谜语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小动物,并表演小老鼠的样子,孩子们都能较好的理解歌曲内容,并且都十分乐于参与到活动中去,成为活动的主导者,最后的环节游戏——猫捉老鼠更是激发起幼儿的兴趣,让整个活动达到高潮。歌曲中有句歌词“支着两只小牙,长着八字胡”,幼儿很容易把“呲”唱成了“支”,多次引导幼儿改正,活动的第二个目标让幼儿学会认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幼儿在活动的环节中没有很好的体现,目标的达成有所欠缺,幼儿对于休止符的演唱还不够精准,在尾音时容易拖长,不能很好的将歌曲的诙谐有趣体现出来。

 幼儿园园本课程活动设计

话题一(     自我保护                   周次( 4 )星期(四)

活动名称

一个变许多

活动时间

201231

活动领域

科学

执教者

x.j.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加照镜子的活动,探索发现“一个变许多”等有趣现象。

2、对照镜子活动感兴趣,享受探索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镜子若干。

2、每人1个小玩具。10以内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组织

一、教师出示一面镜子,引起幼儿照镜子的兴趣。

1、教师:这是什么,你平时用镜子做什么,镜子是什么样的?我们玩镜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教师让幼儿用一面镜子照照、玩玩,发现平面镜的有趣成像现象。

1、教师:请每位小朋友取一面镜子,试一试、玩一玩,看看你能从镜子里看到什么?看到几个自己?再来照一照小玩具,看看镜子里有几个小玩具?如果把你的右手举起来,看看镜子里的你举起了哪知手?再去照一照数字卡片,你有什么新发现?

三、教师请幼儿用两面镜子照一照,玩一玩,鼓励他们积极探索“一个变许多”。

1、教师:现在再给你一面镜子,看看你能不能有更多的发现?

2、教师:怎样才能从镜子里看到许多个玩具和数字卡呢?

四、教师引导幼儿交流各自的探索发现,感受成功的喜悦。

1、教师:你是怎么让镜子里有许多个自己、许多个玩具的?

活动修改

理由或反思

     教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探索发现“一个变许多”等有趣现象不仅含有数学一和许多的概念,也有镜子成像原理。在活动中通过照镜子,让幼儿感知自己的和镜子里的我是怎么变多的,孩子们发现镜子更多的奥秘,我请小朋友自己探索---怎样让镜子变出许多的你,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探索。“我看到镜子里变出了许多的我啦。”一个小朋友高兴地喊了起来。我就请他来说说是怎样做到的,也请其他小朋友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做的。只见他将周围几个小朋友的镜子围成一个半圆,然后就能在镜子中看到许多个他了。这下,孩子们来劲了,都纷纷开始合作,然后轮流照一照,孩子们玩得特别得开心。

生成和修改用红色备注

 幼儿园园本课程活动设计

话题一(     自我保护                   周次( 4 )星期(四)

活动名称

穿新衣的娃娃

活动时间

201231

活动领域

美术

执教者

x.j.

活动目标

1、学习四角向中心折的技能。继续学习按图示折出衣服、裤子的方法。

2、形成做事细心、耐心的良好习惯,发展手指动作。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穿新衣的娃娃”、正方形彩纸、水彩笔、图画纸。

活动组织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过年过节的时候,妈妈总是给小朋友们买新衣服。今天,我们请小朋友自己来给娃娃做一套新衣服穿。

二、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材料“穿新衣的娃娃”学习按图示折纸。

1、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折纸本领,它就是四角向中心折,请小朋友看图示:

图①:将正方形纸两次对边折。

图②:然后打开,找到中心妈妈(中心点)。

图③:四个角是四个孩子,他们都要找到中心妈妈和她亲一亲。这就是四角向中心折。在这个基础上,再按下述图④~图⑦折。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下面请小朋友来折。小朋友先按图①~图③折好。接着再看着图示一步步地折,一步也不能漏掉。

图④:翻过来再折一次四角向中心折。

图⑤:再翻过来折一次四角向中心折。

图⑥:然后再翻过来将四个正方形打开成长方形。

图⑦:最后对折成衣服。在这衣服的基础上学折裤子:在图⑧的基础上把两只衣袖拉开,向上合拢成图⑨,即折成了裤子。折好后,把衣服和裤子粘贴在操作材料上的适当位置,再添画一些与娃娃相关的事物。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对齐、抹平。四角向中心折一共要折三次,不能漏折,最后添画时可以大胆想象。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清幼儿互相讲述自己作品中穿新衣服、新裤子的娃娃在干什么。

活动修改

理由或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学习正方形纸的四角向中心折的技能。继续学习按图示折出衣服、裤子的方法。讲解运用找中心点妈妈的方法将四角向中心点折,折时提醒边对边,角对角摸摸平,活动中我发现我班幼儿动手折纸方面的能力一般,我就一步步示范,特别是难点部分,我总是放慢节奏,再反复演示,于是我就指导了一组中能力强的幼儿,让他们先演示在小组中,然后在相互学习,这样很多小朋友在相互学的当中学的较好,在大家都已经会的基础上,再学习下一步并按同样的方法学习,这样大部分小朋友学的也很轻松。鼓动会折的孩子来扮演小老师,教给那些不会折的孩子,待大多数孩子会折后,要求幼儿折齐,抹平。在孩子们反复练习中,幼儿折纸的技能也提高了。

生成和修改用红色备注

幼儿园园本课程活动设计

话题一(     自我保护                   周次( 4 )星期(五)

活动名称

各种各样的包装袋

活动时间

201231

活动领域

社会

执教者

 x.j.

活动目标

1、了解包装袋的特点及其作用。

2、学习分辨环保包装与非环保包装。

3、树立初步的保护环境的观念。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包装袋,在活动前布置成“包装袋展览会”。

2、请家长将收集的包装袋向幼儿作简单介绍。

活动组织

一、组织幼儿参观“包装袋展览会”,欣赏各种各样的包装袋,激发活动兴趣。

1、教师: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包装袋,它们是装什么的,你们知道吗?

2、幼儿自由讨论。

二、教师介绍包装袋上的文字、图案。

1、幼儿相互介绍自己收集的包装袋。

2、教师:你们知道包装袋上的这些文字和图案有什么用吗?

3、幼儿自由讨论。

4、教师小结:包装袋上的文字有的是说明产品的用途、用法、成分的,有的是广告语;图案有的是起装饰作用的,有的是商标;包装袋上还有条形码,条形码是商品的编号,是商品都有的世界通用的“身份证”,有了条形码,方便商品储运、销售,在识别伪劣产品、防假打假中也有重要作用。

三、游戏“猜一猜”。

1、由一名幼儿说出包装袋的特点,其他幼儿猜是什么包装袋。

四、教师出示纸制包装袋和塑料包装袋,引导幼儿学习分辨环保包装与非环保包装。

1、做小实验。纸制包装袋长时间泡在水里会烂掉,用火烧会被烧成灰,而塑料包装袋在水里没有变化,用火烧会发出刺鼻的气味,还会留下不能分解的残留物。

2、通过介绍让幼儿知道环保包装袋会腐烂分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非环保包装袋不会腐烂分解,会污染环境,就是平常所说的白色污染。

3、教师:在倡导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今天,生活中我们应该多使用环保包装袋。

五、幼儿设计、制作环保包装袋。

活动修改

理由或反思

   开始我以欣赏包装袋图片,并猜一猜它是用来装什么的吸引幼儿兴趣,小朋友在自由讨论中说着自己喜欢的包装袋。第二步就是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包装袋,认识包装袋上的图案、条形码等的作用,幼儿听得很认真。第三步,请小朋友介绍自己带来的包装袋,说说它的特点和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能够联系刚刚老师介绍的内容,从图案、用来装什么的等方面进行介绍。第四步,我介绍了什么是环保的包装袋、什么是非环保的包装袋。最后,我请他们玩猜猜看的游戏,教师先做个示范,我说出某一个包装袋的特征,让小朋友指出是哪个包装袋,示范好了,就请幼儿自己来玩了,这个过程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

      在活动中,我从幼儿兴趣着手,由浅入深,通过认识各种各样包装袋,对小朋友进行环保教育。培养了幼儿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关注,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社会情感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生成和修改用红色备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