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灯书斋》(日)陈舜臣著;李芳,景诗博翻译

标签:
读书 |
分类: 图书 |

这一本的内容多是关于中日文化的对比。其中关于和制汉字的一些内容是我以前没有了解也没有想到的,对于二十世纪初引入日本词汇,此事流传比较广,但是和制汉字(日语中"国字")的引用,可能由于引用不多所以很少提起。比如"働"这个字就是日本发明但一度被引入中国,中国本身有"動"字,意思是一样的,没有引进的必要,可能是当时的留学生写着写着写习惯了或者写乱了?陈先生讲了他的两种推测,一是“暗含了希望将来中国劳动人民能自主工作的美好愿望。”,二是“也许是为了避开《三国志》中的"劳动"给人的印象。”。网上查到《三国志》中两处出现"劳动",《三国志·魏书·
华佗传》:“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三国志·魏志·锺会传》:“诸葛孔明仍规秦川,姜伯约屡出陇右,劳动我边境,侵扰我氐羌”,前者指的是身体的活动,后者似有"劳烦""扰乱"的意思。这两种推测,一很浪漫,二好像更靠谱些。可能由于古语中的"劳动"更多的是指身体上的活动,没有劳动生产的意思,所以加了一个“亻”字旁以示区别,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
上述作为一个有意思的事在此记录。另外书中关于正仓院文物和象棋的讲述,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