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感悟(743)
(2022-03-30 08:03:53)分类: 经典投资文章与艺术 |
股票的价值=0及存量对冲
95%的人不懂金融,头脑逻辑混乱不清,价值观与认识论紊乱,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追求什么,不知道自己该采取什么合适的方式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是中国金融市场投资者集体现状。
举例说,怎么大家老痴迷于股票及股票涨跌,老放不下?这是我一直纳闷中国人的地方。
记住:股票的价值=0。
股票只是一个法律凭借、借据、凭证、借条,它叫有价证券,这个词的法律含义是所有权与债权,它本身不会产生任何价值,产生价值的是股票背后的企业。我们买入股票,不是去博弈股价波动,而是买了这个公司的所有权或债权,这个是股票的价值,它的价值是凭证型、符号型、信用型。如果没有企业价值支撑,这个股票的价值就会无限逼近0,因为凭证借条信用无限逼近0。我们在财产分割或遗产继承时,股票是一种财产,这个财产是股票背后的企业的部分所有权的占有,跟股票本身毫无半毛钱关系。这就是我叫大家一定要价值投资的原因,如果你买的是垃圾股,你想让渡股票财产,估计你做梦了,因为你买的是一文不值的垃圾股、退市股,资产无限逼近0,等于说,你买了100万垃圾股,你想以100万转让出去,别人会看你买的是什么,不是看你花了100万。
我们买入一只股票,不是试图让股票给我们赚钱,股票无法给我们赚钱,而是我们拿着一个法律凭证、借条,要公司给我还我们投资它的各种利息、各种风险对价补偿。当我们判断这个股票的企业短期还不起我们的利息或各种风险对价补偿,我们就必须离场的。
遗憾的是,中国人(中国老百姓)普遍被洗脑了,洗坏了,不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逻辑。我们无数老百姓就是这样沉沦了32年的,不知道自己追求什么,搞错了方向。
我说了无数遍,我从来不研究股票,我是研究n个因子,把n个因子转化到某个对象上,那个对象就是大家知道的“股票”。一定要看我的逻辑,不要看股票,我的逻辑是覆盖整个市场,分析哪里是机会,哪里是风险。我不是研究股票,我是研究趋势、指数、政策、板块、行业、市场偏好为主,股票只是我把以上所有研究做最后转化、落脚的“某个点”。
我说过无数遍了,除非是专业人士或机构可以跟我讨论股票外,非专业人士(个体散户)是不能跟我讨论股票的,因为非专业人士(个体散户)普遍不懂,讨论啥。
今年以来,是不是顶尖专业杀顶尖专业,散户是不是无头苍蝇?事实上,2021年,全年,是不是“专业人士杀专业人士”,我们抓住了局部牛市,去年开始,公募就有一半一路赔钱了?2022年开始呢?公募基金整体赔钱了,全军覆灭了,私募开始被迫清盘了,我们依然还有机会。整个中国的收益轨迹,是不是呈现了我的“预判”?为何?理解了吗?19-2021年是一个完整的牛市,散户一般只能在牛市中期赚钱,就是2020年赚钱,牛市初期与末期,散户基本上赚不到钱的。
为了改造、修正人类金融理论底层逻辑与基石体系,我花了数年钻研,终于自成体系。人类任何一个理论,它是由假设、推理、结论三个要件构成。我们普遍是拿来主义,就是直接用理论的结论,这是模仿阶段。例如,大家用技术理论炒股,这是模仿。我不然,我把人类金融理论中每一种理论的假设、推理与结论都论证了一遍,然后我悄悄地改造了假设,最后我自然看见了结论的荒谬性及我修正后的方法的更可靠性。这就是我的原创性。
现在深切体会到了我发明的“433”模型的价值及重要性了没有?所谓433模型,就是30%指数,30%企业,40%趋势、政策、市场、行业。我这个433模型直接瓦解了中国人包括中国机构、中国券商32年来的如下恶习:
1、看大盘涨跌炒股、高抛低吸、看大盘涨跌去决定仓位高低。---这是中国人的恶习。
2、死扣企业。---这是基本面派的恶习。
3、看股票走势去追涨杀跌。---这是技术派的恶习。
在金融实践中,我们每一个人最大的困惑其实是3个东西,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空间形态,一个是时间与空间的比例。
“历史会重复”,它本质上是指一个时间轴上的空间形态,但是,这个法则存在三个不确定性:
1、时间持续多久,它超过了人类的耐力极限呢?我们大多数人回答不了。
2、“重复”的空间形态是什么?它的尾部风险是什么?在给定的时间周期内,我们的资金风险可控吗?我们大部分人依然一头雾水。
3、时间与空间的比例是多少?我们大部分人依然不知道。
也就是说,“历史会重复”这句话只是一个感性经验,它并没有有效解决金融实践问题,我们只是在等待一个可能危险也可以惊喜的世界。我是高度抽象,不断演绎时间与空间,努力解决人类这三个最难的问题。
我继续解析下去,大家就会知道自己不懂的东西太多了。经验世界是一个可以证伪的世界。举例说,我前天及今天谈的大家的心理依据--“历史会重复”,它是一个经验世界的产物,是不是被我条分缕析给证伪了?一个明显被证伪的逻辑,作为我们的买入、卖出、持有的重大依据之一,想一想,是不是会让人惶恐不安?哪里来的自信满满?哪里来的盲目自信?
看,这里就是禅宗的“棒喝”。这就是我每天的“霹雳手段,菩萨心肠,溯本清源,回归常识”。
问:股市好像无望了。
答:休市后用心阅读我今年以来所有文章中的观点吧。
我只希望大家吸取人生教训,不要沉迷于股市,安心工作,因为全国99%的人压根儿就不懂金融,只是大家大脑里残留一些“死多思想”而已,不知道世界的残酷性。我上周就说了,以后我不会谈太多了,因为人性很难改,谈太多,我反而变得“婆婆妈妈、啰哩啰嗦”,难以真正体会到我的用心。改变,从来不是外人可以改变,只有内在觉察到“世界的荒芜与自我的无知”才能真正获得身心灵的真正改变与金融投资的救赎。
金融投资聚集了人类精英,汇集了人类顶尖大脑,但是,它是公认的人类最难的领域,非常之难,难在哪里呢?最难的地方是两点。
1、反身性特征。所谓反身性,就是“我们的想法、看法、判断”普遍会被市场证伪,这就是大家经常说的“A股专治各种不服”。
2、不确定性的周期不确定(看清楚我的定义)。这个时候,投资者的暂时损失心理承受能力与时间久期对每一个人是极度的考验。
第一个特征来自于我们人类认知的局限性,第二个特征来自于我们人类的“主观确定性”与世界的“客观不确定性”出现了“不对称”及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与时间压力。
多年来,每次在市场关键方向选择时,我都是用尽全力呐喊,生怕大家不理解,生怕大家掉入陷阱里面,所以我反复提醒。听了我的建议并果断执行了的,这次大熊市大调整就没有受伤,不听的,不管多牛,都会受伤的。
特别记住:预判未来,是少数人的禀赋,绝大多数人预判不了未来的。我是碰巧把自己开发成功了。所以,遇到我的观点,一定要珍惜,非常珍贵。
现在,市场割裂非常严重,一边地狱,一边人间天堂。幸好我们的主要仓位在人间天堂,否则,半年内无解。
不过,我们不要担心,今天市场发生了存量对冲,在帮我们。所谓存量对冲,就是由于市场已经是普遍熊市,机构与散户就会拼命剁肉,熊市就更熊。但是,剁肉后,人类会对冲损失,于是就会买入我们的票,所以我们的票涨了。这就是我之前说的“我在等他们入场”。
存量对冲是我发明出来的概念,用来描述人类剁肉后会习惯去再次买入以减少损失的行为模式。是我在研究期货市场嫁接到股票市场得到的启发,被我多次证明是一个成立的人类交易行为。
市场分为减量市场、增量市场、平衡市场,减量市场与平衡市场叫存量市场。增量市场就是普涨与轮涨,对应的是牛市。减量市场就是大熊市。平衡市场就是不增不减市场,对应的是震荡市。减量市场又分为两种子市场,一种是斜率非常小的减量市场,一种是斜率非常大的减量市场。在存量市场里面,就是在大熊市与震荡市里面,就会发生“存量对冲”行为。
为何我经常说,金融投资是一场慈悲的修行。很多人不理解,金融这么血腥,怎么会慈悲呢?答:金融市场,只有大慈大悲的人才能最后活下来。所以,很多成功者最后都信佛了或做慈善了。为何呢?因为一个成功者背后都是一群血淋淋的失败。
我刚才解释了“存量对冲”,这是非牛市的常态行为模式,也就是说,你赚钱了,一定是别人亏了,你亏了,一定是别人赚了。能否赚钱,就看你能否抓到“存量对冲”。当你去抓“存量对冲”时,要学会慈悲为怀,因为你赚了,就是别人亏了。
看到了没有?我的东西是不是闻所未闻但是又非常精细化、科学化的研究结论?以上,都是我独家研究出来的东西,世界上还没严格定义出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