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行之淮北
(2025-06-11 14:06:43)
标签:
城市二十二 |
分类: 行旅随感 |
淮北市,安徽省辖地级市。公元前21世纪,商部落首领相土在此建城,称“相邑”,相山因此得名。也就是说在商朝建立以前淮北这个地方就建城了。
现在的淮北有相山国家森林公园,主峰为皖北地区制高点,方圆诸山之宗;人文景点主要有奏鸣台、显通寺等。“奏鸣台”是清代时用古汉阙遗址构建建设而成,为三月十八日相山古庙会奏乐戏台。而这些清戏台的构件恰证明了“汉阙遗址”亦即“汉阙”在此地的存在。多神奇啊,汉朝的东西,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就变成了清朝的戏台,也成了今人怀古的一个景点。显通寺里除了大雄宝殿等佛家建筑,在旁边另辟有一院落建有“相王宝殿”,大殿里供奉的是相王神像,不知此相王是谁,据说唐朝有个相王李旦。而很早以前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些相王……
不过我以为所有的相王都比不过相土——相城的创建者。这位相土是建立商朝的商汤的十一世祖。4000多年前生活在夏朝前期的商部落第三任首领,号称是“中华最早骑兵创始人”“相城奠基者”的相土,在相山南麓建城,发文明之滥觞。东周至两汉之际相城作为国都、郡治,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么的迭代关系,一下子感觉这淮北很有历史感。
据说是先有濉溪后有淮北的,即淮北市现名确立于1971年,其前身为1960年设立的濉溪市。淮北市现在有个濉溪老城,有一条石板街位于老城核心区域。东起老濉河西岸,西至关帝庙巷南头,全长约650米,街面由青石板错缝平铺而成,光滑如镜,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和传统街巷肌理。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因水运码头兴起而繁荣,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清末经大规模修缮后形成现存格局。我以为,这一石板街是属于北方的,虽然也是青石板,但没有南方石板街的石缝间的细草,没有角落里的青苔,更遑论张油纸伞的姑娘。这一石板街又是属于人间烟火的。街道两侧多为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的青砖灰瓦建筑,据说是采用重梁起架、封檐砖雕等工艺,典型代表如郑家阁楼,还保留有木质楼梯、龙纹雕梁等细节,但我没找到这个阁楼,况且我也看不懂这些工艺。我只是徜徉在这样的石板街上,看一看夕阳斜照,听一听路人和商家的你言我语……
这一路安徽行走主要在淮河流域,发现这一片长江与淮河的中间地带,是古代文明很发达的地带,而我此前并没有这样的概念。就这样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走着,发现或者体味着这一点那一点的不一样,便是我走在路上的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