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旅行之都匀

(2025-05-03 20:30:35)
标签:

城市

十三

分类: 行旅随感


都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原名“都云”,因城东“都云洞”得名,自唐代后曾多次设置州、府、司、卫、县。明初改名都匀。据说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平羌将军何福镇压都云苗族人民起义后上奏朝廷,认为云之为物,变化莫测,应将改为,取均匀之意。皇帝批准下诏,都云从此改为都匀。一直觉得古人取地名很有讲究,这一个“匀”字的修改,也体现了古人的讲究和希冀。

都匀有高原桥城之称,因为源于都匀斗篷山、终流入沅江、流经都匀市区的剑江河上有很多桥,据说百余座,且风格各异。

于是在都匀,我也去看桥。我去拜访了风雨桥和百子桥。风雨桥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是抢救型建筑,以木质为主体,加盖青瓦,桥身长百多米。百子桥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是一座七孔青石拱桥,全长140米,宽8米,古朴典雅,为都匀众桥之冠。这两座桥不远,还有西山大桥,1966年建成,是网红大桥,据说夜景很好看,我没去看。

沿河岸自百子桥向风雨桥走,是长长的廊道,廊檐上有各种绘画,一眼看去是穿民族服装的各种故事,有民族区域特色,感觉很应景。在这廊道有摆卖书的小摊,有三三两两闲坐的老人,给人一种日常生活着且安静祥和的感觉。不错的廊道。

剑江河畔风雨桥边有文峰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系五层木塔。当时认为都匀东、西、北三面皆有山峰,唯独正南面缺少一峰,造成水口散漫,故在此建塔,作为水口关键,并以南应文明之相。木塔年久倾毁,仅存塔基,清道光十九年,乡绅集资于原塔基上修建石塔,并改名文峰塔。

从百子桥经廊道到风雨桥,再到文峰塔,像是看了一段都匀的历史,而眼前或闲散或匆忙的人们,又让我看到了都匀的现在。

是的,都匀我只在剑江河边走了走,没有到更多的地方。那一天百子桥边几棵槐树初初绽放,娇嫩的白花,淡淡的清香。那一天,风雨桥上几个老者,用我听不懂的方言在高谈阔论着。那一天,文峰塔附近有人在跳舞,有老人在看着孩子们玩耍。那一天,茶叶街一个个标着序号的摊车上,堆着一袋袋茶叶在售卖。

一个寻常的城市,一天寻常的生活,一位带着好奇的过客。如此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玩珠宝的女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