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我
(2025-04-23 21:11:51)
标签:
随感 |
分类: 家居记事 |
偶然发现今天是世界读书日(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作为应景之作,便想想说说读书和我。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很喜欢这段宣言,读书确实可以带来乐趣。
其实,于我,读书不仅带来乐趣,读书甚至改变了我的命运。是的,我读小学的时候,读书似乎只是读课本,除此很少能看见其他书,而且由于年幼的我被哮喘裹缠着,唯有读书是我能做的,所以看到书,我会第一时间去读、去读完、去读懂。
读中学的时候,恢复了高考,知道书读好了,可以考大学,可以不再是农村户口,可以吃“供应粮”,于是,努力读书,也真的因为读书考上了大学,离开了农村,算是因为读书改变了命运。
为了考大学的读书,读的只是各种应考的书。而上世纪八十年代,蜂拥而至的各种图书和杂志,让我接触了更多的文学书。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现在想其实当时的我并不见得读懂了那本书,但是女主人公南姗的自信,以及书中推崇的“唯真唯善唯美”的理念,成了我人生的信条,也让我在后来的人生中,更喜欢读书。以为,正是读书使我更加自信了。
后来,读书既伴随着我的成长,也充满了我的闲暇时光。为参加专业的各种考试去读书,使我在专业上算是有了一技之长。而其他的书籍,虽然没让我学富五车,但确实给了我许多乐趣。那时候买书是要斟酌的,毕竟生活不富裕,又没有在线参考选书的途径,有限的买书钱,要买到喜欢好看的书还是挺不容易的。印象比较深的买的较多的有“五角丛书”、“老照片”等,当然还有三毛、席慕蓉、张曼娟的几乎全部作品。我几乎不太买小说,琼瑶小说以及金庸的武侠多半是从图书馆借来读的。应该说每天读点儿书,已经成了习惯。
现在,读书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很享受这种生活。虽然现在读书似乎不再有什么功利的用处,而且也没感觉读书让我得到了什么明显的进步,但读书时候的安逸,读到一本好书的兴奋,是做其他事情替代不了的。
感谢书,感谢作者、编者,也感谢这个时代,可以有那么多的方式读到那么多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