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逛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2025-02-18 21:01:14)
标签:

闲逛

之三

分类: 家居记事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是中国侨联直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201410月馆舍落成,201510月正式对外开放。

常设展厅是“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分为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华侨华人海外生活篇、华侨华人海外贡献篇、华侨华人与中国发展、中国侨务五部分。

“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放在第一展厅,在一楼。以时间为脉络,分为“古代海外移民(公元前-1840年)”“近现代海外移民(1840-1949年)当代海外移民(1949年至今)三个部分;第四部分世界移民史中的中国移民介绍移民常识及世界主要移民国家概况。

中国人移居海外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秦汉至隋唐是移民的发声期,这个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佛教传人,让更多的中国人能够向西前行;宋代至明初是大批移民出国的形成期,随着航运业的发展以及重商主义的影响,海上华商贸易网络开始形成;明末至鸦片战争前是移民出国与华侨社会形成的稳定期,由于国内政局的动荡,一批又一批中国人开始踏着前辈的路,前往东南亚等地开拓新的生活空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契约劳工身份移民比较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曾派出10余万劳工前往欧洲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兴起了第三次大规模国际移民潮。其主要形式是劳务输出、家庭团聚、留学、技术与投资移民。不过这一时期海外移民回流也很突出,20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了专业人才和华侨青年的回国热潮,六、七十年代难侨归国较多。

“华侨华人海外生活篇”放在第二展厅,在地下一层。展厅以场景复原的手法,整体上模拟唐人街景观,以时间前后为序,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华侨华人在海外的生活图景和文化习俗。

“华侨华人海外贡献篇”放在第三展厅,在地下一层。用物件、图片和文字,展示了华侨华人为住在国做出的特殊贡献。

“华侨华人与中国发展”和“中国侨务”都放在第四展厅,也在地下一层。

整个展览看下来,除了图片的知识点介绍,还有藏品展示,以及模拟景观等,有代入感,观感比较舒适。华侨历史居然可以追溯到殷商,交通的可及贸易的兴盛移民逐渐增多是在10世纪,16世纪广东、福建居民大量向东南亚迁徙,这时华侨华人聚落形成气候。

通过参观展览,厘清了华侨、华人和华裔的概念。感动于华人华侨在住在国的努力。

参观展览时,正赶上博物馆有拓印的活动,可以在宣纸上拓印红色的“吉庆有余”“福”字等拓片,其基本操作是:在模板上均匀地涂抹上红印油,然后把宣纸按在模板上,用干刷子刷实,一张拓片完成。我拓印了2张。

参观完毕出门时,正赶上工作人员撤展,被送了一个红色的写有“新春”字样,画着梅花的灯笼,顿时让我有了一种小确幸的感觉。在元宵灯节的时日被送红灯笼,咋能不快乐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