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短篇小说
(2024-06-04 08:37:13)
标签:
小说读后感 |
分类: 阅读笔记 |
《最好的短篇小说》是我刚看完的一本书。推介说:《最好的短篇小说》精选了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短篇小说佳作,这些作品从不同层面描绘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个个思想各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了不同国家的社会风貌、不同民族的思想倾向,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中外短篇小说的发展脉络。
本书“中国卷”22位作家30篇小说,从鲁迅开始到茹志鹃为止,基本上都是发表在建国前或者建国初期的作品,属当代小说。“外国卷”25位作家29篇小说,感觉覆盖面很广,时间跨度要长些,也都是当代小说。
我是不喜欢读小说的,以为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通常都是日常的种种,且常常反映的是生活的极端,或者说因为读小说的我轻易会为小说人物担忧,以致于会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个人情绪,为了避免对心情的影响,便很少读当代小说。外国小说只是读了一些名著,即便是名著也只是读读热闹和情节,算是对别人家的生活状态知道一点儿而已,其小说的思想性、艺术性我是读不出来的。
这本书,因为是短篇,因为好多小说年轻时读过,历尽千帆之后的再读,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冷眼旁观,斜坐审视,都有点儿,但更多的像是旧地重游。读鲁迅的“孔乙己”,就像是偶然回到鲁镇,又看见那端着架子的落魄文人,仍然是一声长叹;读茅盾的“春蚕”,我也像老通宝一样坐在“塘路”边的石头上,眼睛看着河里那些拉纤的纤夫,心里却在想着这一季的春蚕,不由得也跟着焦急起来;读茹志鹃的“百合花”,让我又看见那床新媳妇的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又看见那千千万万朴实憨憨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有些羞涩木讷却在救人时很果敢的“通讯员”,不自觉地又心悸起来。也许,这就是好小说吧,会在无形中左右着读者的心绪。
读外国小说还是不起劲,依然不懂“伊豆的舞女”的好,依然不明白“一个长翅膀的老人”阐释的是什么,就像我无法看下去《百年孤独》一样,对于马尔克斯,对于外国文学,我依旧提不起兴致。
以为写小说的人都是了不起的,用他们的笔把生活如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有时候我也会觉得编辑很了不起,在网络之前,所有的小说都是经由编辑之手才呈现给读者,像本书编辑似的把那样多的好作品编辑到一起推介给读者,是一件令人感动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