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杨绛散文》

(2024-02-09 07:17:15)
标签:

杨绛

读后感

分类: 阅读笔记

我以为的杨绛是文化名人,特别是钱钟书的妻子,其他的便不知了,也曾经赶时髦买了《我们仨》但是没有读完,不知道为什么当时读到了“刻薄”两个字,便没有读下去,以致于后来也没有再读她的作品,这一次在微信读书里又看见杨绛,想可能我有偏见,既然能被那么多人喜欢我便再读读她的作品吧,于是带着挑剔的眼光,平心静气地去读先生的作品。

“杨绛是著名的翻译家和小说家、文学评论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杨绛散文》收入杨绛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和文艺性的随笔作品共18篇。杨绛的散文多采用白描手法,或追忆往事,或记述亲友及个人的生活经历,清新隽永,挥洒自如,意蕴深厚。读者可以通过杨绛散文的创作,进一步了解作家的内心世界以及她所经历的历史时代的特有面貌。”诚如是。认真地读完全部作品,可以说是我曾有偏见了,这是一位热爱生活、努力进取、有性格的女子,用自己的原则在生活着。有人说杨绛散文:用真的生活做底子,习惯“让事实说话”,不多发议论和抒情。读了《杨绛散文》有同感。

最喜欢的是先生的《干校六记》:“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仅从这题目就看出先生散文写作的用心,虽然只是干校生活的记录,但这六个角度把干校中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儿、当时自己的心理活动,用看着很实录的语言,却生动而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了。说息县的雨惹得到处泥泞,加之自己住的屋子黑洞洞的,又穿着全副武装的雨衣,赶上不用干活,所以便冒雨去看默存。走的路上的种种状况,自己当刻的想法……看着虽然只是路上状况,却也惊心动魄,但“我只自幸没有掉在河里,没有陷入泥里、没有滑跌,也没有被领导抓住;便是同屋的伙伴,也没有觉察我干了什么反常的事”。先是渲染雨再说路的不便,最后这“幸”,便给人觉得是真真的“幸”。这便是先生的散文的亮点所在吧。

杨绛(1911-2016)本命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杨绛创作丰富,小说有《洗澡》《洗澡之后》,散文有《我们仨》《干校六记》《走到人生边上》等。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曾翻译《堂吉诃德》《董贝父子》等作品。读了先生的作品才对这个介绍有了切实的认识。一个人能成为大家,总有他的过人之处,当你不如此认为的时候,往往是你了解还不够的时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最西边
后一篇:见到康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