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西边

(2024-02-06 06:32:24)
标签:

喀什

游感

分类: 行旅随感

喀什,是我目前到过的最西边的地方了。

那是在去年夏初的时候,从乌鲁木齐夜晚坐火车向西,第二天早晨醒来,看见车窗外,目光所及皆是戈壁,茫茫复茫茫的感觉,车续行,偶尔也会有绿洲,间隔着戈壁荒滩。和火车并行的有公路,是高速吧,间或也能看见行驶中的大巴车和小汽车,只是天太早,车很少,没见卡车什么的,更无行人。

9点半到喀什,于当地是极早的早晨,车站附近倒是看不太出异样的感觉。吃过饭后到樱桃园,正是樱桃成熟的季节,我却更感兴趣于旁边的无花果。这是几棵1米左右的枝条,还称不上树,但就在这样的枝条上,也结着果子,当然没有花儿,果,扁扁圆圆的,或大或小,直接长在枝条的干上,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长着的无花果。还有巴旦木树,这是一种和其他桃李树差不多形状的树,2-3米高的乔木,上面结的果子像杏儿一样,巴旦木是它的核,似乎熟了的时候果皮自己就会裂开。只在一个小小的哈萨克族人的樱桃园旁,就看见了这多的果树,可见这里瓜果真的种类很多,我去的那附近,多见果树,少见庄稼。

到当地的人民广场看见12.26米高的毛主席的雕像,也是这里的地标性建筑了,还转了喀什博物馆,听了喀什的历史和文化交流的讲解。喀什即是疏勒,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还是新疆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建筑风格及传统经济的特色和精华。远远地看了一眼艾提尕尔清真寺。然后就是看喀什噶尔古城了。

逛古城是从古城东门外看开城仪式起步的。第一次知道还有“开城”一说,开城还要有仪式更是之前闻所未闻。喀什的开城仪式是有固定模式的,当然是各种维吾尔族舞蹈,热场的是一老者,有些像滑稽舞的意思,我看不懂,正式开场仪式时便是穿着艳丽服装的年轻人做着各种舞蹈,也有维语的介绍。有管家、香妃等出场,是听人群中有人叨念,我自己只是看热闹,并没有看得很清楚。

开城仪式以后,便可以进城闲逛了。古城像迷宫一样没有东西南北的指示,如果没有熟人带领,那么只有顺着人流去走了。感觉这里的街道很随性,房子的式样有通常的窗饰,而门里的构造却似乎和我的概念里不同,我没有敢走进谁家,只是在一家类似于民宿的地方转了转,这一个那一个的屋子,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随意在街头闲逛,街道的随性还体现在两栋房屋之间,似乎留出一条通道就行,横竖不管,曲直不论,宽窄随性而定。然而那地砖却是有说法的。“六角形地砖”是四通八达的意思,可以通向喀什古城任何一条主干道。哪怕眼前是横跨街巷的过街楼,也不用担心。“向右斜的长方形砖”寓意是通向居民家的。“向上箭头一样的砖”寓意前面的路是通的,可以继续往前走。而“平铺横向的砖”寓意前面是死胡同。不过,如若不是跟着熟悉这里的同伴,也许并不会注意这里的地砖。房屋的墙多是黄土色的,算是这里的独特吧。

入夜,熙攘的人群更是让我失却了方向感,但小摊儿上的灯火,店铺里的人声,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气象。

虽然,铺面和人群与内陆没什么大的不同,但街巷、故事,还有风情韵味确实在诉说着不同。我只是匆匆一过,无暇细研,却深深地感到,喀什,是值得再来多住上几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人间烟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