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向何方
(2023-07-28 17:34:02)
标签:
许倬云之三读后感 |
分类: 阅读笔记 |
《我们去向何方》是许倬云文明三书之三。
我们去向何方,“举世茫茫,不知可以往何处去。”在今天这种情势下,这个世界要向哪里走,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无力去思考。但许倬云从对历史的研究中看向了未来,也得出了他的结论。
本书的叙述虽然是以现代文明作为着眼点,但是也以美国的历史过程作为主要的观察对象。在这一观察中,作者从资本主义的兴起,从美国的诞生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西欧和美国民主化,到现代国家的形式与运作,到科技的发展,内容涉猎广泛,信息量很大。
一般言之,从欧洲发轫的现代文明,是从十六七世纪开始的。东方传来的火药炸毁了封建城堡,也因此结束了封建社会;罗盘的使用使欧洲船只可以在茫茫大洋中寻找航道;纸张和印刷使思想和信息都能保留长久,也得以传播到远处。尤其最后这一项,带来的是宗教革命和启蒙运动。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西方被西方人这样利用,有其历史的必然吧。
大航海使得欧洲人占领土地、掠夺资源、奴役劳力,凭借如此庞大的力量,主宰世界达四百年。
作者说现代文明从开始至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第一阶段是从教廷神权和封建制度的欧洲秩序中解放出来,这一阶段就是宗教革命和启蒙时代。第二阶段则是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的生产方式和相应的都市化现象。第三阶段应当是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恐慌以后,美国逐渐恢复活力,而欧洲陷入战争。从那时开始美国崛起,成为现代世界霸主。
世界性的现代文明不应当只有这些时期:过去五百年来,现代文明的发展有三百多年是在欧洲,最近一百年左右则是西欧和美国共同担纲发展现代文明的任务。
现代文明如果有新的时期,希望不仅是修补旧瓶子,而是新瓶新酒,是将世界其他文明的经验整合在另一阶段的现代文明。这便是作者的期望。
作者认为,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差别,就是中国的容忍、吸纳与调和之中,没有拒绝别的因素。
读完这三本书,从世界、从历史,亦即从时空的角度审视这个世界,心情微微沉重。回看过去虽然对野蛮的征掠很是愤愤,但毕竟时空遥遥,似是只能接受。可是时至今天,好好的日子,世界微尘里,人类为什么不能放平心态、和谐相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