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
(2023-03-26 16:02:19)
标签:
旧事之九 |
分类: 家居记事 |
我是刚满6岁跟哥哥一起去读书的。
很清楚地记得当时上学的画面。虽然我不到入学年龄,可乡村小学没有那么严格的入学限制,只是让我数一百个数,结果我数到79就以为到了100,老师也没有追究还是让我跟着哥哥一起开始了读书生涯。我感觉从我妈妈的角度并不在意我书读的如何,只是觉得我身体不好哥哥带着会更好吧。
小学校就在村西头,当时我家还在四队,住的离学校很近,应该不超过500米的样子,但就这点儿距离对于生病的我也是艰难的路途,一个学期4个多月,我能有3个月去读书就不错了。
一个班里大概有二三十名同学,除了我们村还有前后屯的。由于不能正常上学,特别是课间的各种娱乐活动我几乎很少参加,和同学的交往就成了问题,我似乎没有要好的小学同学。当时课间的娱乐活动,除了追跑,还有丢口袋、跳绳、跳房子,都是需要体力和运动的,我体力跟不上,加上本身也是愚笨,动手动脚能力很差,所以这些玩的东西,我都不怎么在行。但是小孩子还是渴望群体的吧,为了能加入到游戏活动中,我时不常会偷偷编几段跳绳的歌谣,谎称是从姑姑家那边学来的,教同学们跳,其实就是想跟她们一起玩,但当她们学会了,很快便超过我,我又成了那个最后的一名,便又被同学们抛弃了。那时候我似乎对文字就比较敏感吧,发现跳绳的歌谣很简单而且没有变化,于是便自己去编,编的是什么我已经都忘记了。
我的学习成绩是令我在同学当中比较扬眉吐气的项目,无论哪个科目,无论几年级,在那二三十人中,我永远是前茅,虽然我经常不到学校听老师讲课。那时候的书本课程内容很简单,更谈不上任何课外内容,没有体力娱乐的我,就把读书当成我唯一的乐趣,也因此便有不错的成绩吧。
小学的时候,有一件于我算是比较大的事儿,就是参加过一场快板剧的演出。不记得是几年级,反正是一个冬天,为了欢送参军的青年,我们校长组织人编写了一个快板剧,故事内容大致是妈妈送参军的儿子,如何教育儿子保家卫国的故事。我是扮演妈妈的,后村的阿胜扮演儿子,同村的福生扮演爸爸。在各个年级的女孩子中我被选中的主要原因一是我的背诵功夫很高,还有校长说我的语气和表情拿捏得比较好。
那是用快板书的形式来表达故事情节,一个小孩儿扮演送儿子参军的乡村老太太,我现在是不知道要用怎样的语气和表情去演绎。记得似乎妈妈说家世,说是老家在淄博,山东省内靠黄河。这一句话让我知道有山东省有淄博有黄河。那个快板剧获得了好评,除了在公社演出,还参加了县里欢送新兵的演出。似乎也是我在村里在学校里被津津乐道一阵子的事情。还因此福生爸爸好长一段时间见到我都在说我是他的儿媳妇,以至于我自那以后再也不敢去他家玩,虽然他家就住在我家前院儿。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对生活记忆很浅很淡,大约就是因为生活穷苦平淡没有什么值得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