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2022-08-07 19:30:47)
标签:
立秋节气十三 |
分类: 家居记事 |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看着天空不动声色呢,但立秋了,树木花草开始鼓动起秋声了。“夏天邮寄了一个梦,等秋天带给你惊喜。”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每一份努力都是收获的积攒。“秋风清爽送凉意,心情舒畅添欢喜。”毕竟立秋了,秋爽就要来了,怎么会不高兴呢?!
伏暑未消,立秋已至。转眼,立秋了。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瑟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处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
是的,京城的立秋的今天,早晨是下着雨的,雨后不是清爽,而是闷热得不行的热,据说体感温度43度,这哪里是要入秋的节奏啊。
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实际上,我国多数地方立秋至处暑这时段还是很闷热,并没有“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等现象。至少现在完全没有这种感觉。
梧桐叶动听秋色,稻花田里话丰收。人说,立秋是一年中最富诗情的时刻,绿意将退未退,草木将黄未黄。所以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吧,昨天在昆明湖,遇见雨,听雨里的荷叶飒飒,沙沙,有一种生活惬意的感觉。
进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还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我觉得“立秋”的立,其实只是一个提醒之意,或者说把一个希望放在我们眼前,让我知道秋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