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2022-06-21 19:30:19)
标签:
夏至节气之十 |
分类: 家居记事 |
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荷气夜来雨,白鸟清昼迟。
又是一年夏至时。今天,我这里的感觉是闷热的桑拿天,有一种闷闷的要下雨的感觉,却又不是雨云袭来的样子。早晨看空气质量指数100多,灰蒙蒙湿漉漉的感觉。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此后每一天白天都要逐渐缩短了。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来说,夏至过后,正午太阳高度开始逐日降低;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来说,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过后经南返,太阳再次直射后才开始逐日降低。
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夏至在中夏之位,即午位,午属阳;夏至虽然阳气较盛,且白昼最长,但却未必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因此时接近地表的热量仍在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也是因此吧,夏至日并不没有开始属伏,即还没有进入伏天儿。也有说法,过了夏至,虽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白天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民间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夏至三候是:一候鹿角解,意思是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并且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二候蝉始鸣,意思是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三候半夏生,意思是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自古以来,中国一些地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我更多地觉得,今天人们依旧愿意沿袭这古老的习俗,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尊重。
似乎夏至百草旺盛,天南海北都开始绿意葱茏,人们不会再担心饥饿和寒凉,所以在早年的农耕社会夏天是很好生活的。有点儿野果野菜便可以度过饥渴。只是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会让人们难以接受一些吧。
不知为何我对夏至有一种忧郁的感觉,是那种花开虽然正好,却马上就要败落下去的感觉。夏至虽然要开始大热了,该热就要热嘛,但夏至是六月半后了,这一年就要过去一半了,时光总是匆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