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s10/large/002hnfpVzy6LAMew7Bn89
我与香港电影有着不解之缘,从录像带、vcd、dvd到如今的电脑下载,我是看粤语残片长大的,我喜欢97之前的香港电影,喜欢香港电影的文化,所以再次看到《小倩》时,内心十分澎湃。其实,我看的第一部恐怖片便是王祖贤的《倩女幽魂》,算是有缘吧,那时我被黑山老妖吓的几夜没有睡好。
在说影片之前,我想先谈谈这部片子的监制徐老怪,在香港影坛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能有人会不熟悉,但我说出几部经典的片子你就明白了。《黄飞鸿》、《蜀山传》、《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等,我想这些电影你一定看过,部部堪称经典之作,我看过不下10遍。《小倩》这部片子之前,徐克导演过《倩女幽魂》三部曲,在错综复杂的人、鬼、妖的关系中,徐克把香港电影中武侠片的类型元素,成功地转换而融入《倩女幽魂》中,创造出电影史上最飘逸动人的小倩形象。在他精心描述的人间、鬼域、妖界纠缠繁杂、难解难分的联系中,他往往借助于赞美鬼而鞭挞人来表达自己的政治隐喻。而徐克出神入化的剪接技巧、对女性角色的倚重以及对诸多类型片风格溷用的熟练掌握,均能受到各界的好评。徐克特别喜欢运用特技,喜欢漫画风格,也许是在现实的电影中,徐克不能把自己天马行空的理解融入到镜头里,所以做出了这个动漫版《小倩》。
最初喜欢这部片子是因为它的英文翻译,“A chinese ghost story” ,说句真心话,看到一个中国鬼的故事,我就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小倩,也许是王祖贤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吧。 这部片子融合了日本动漫、中国水墨画和好莱坞式动画的多重风格,不管怎么样,人物和叙事它都没有逃离徐克的鬼怪风格。都说徐克喜欢干预导演,我看必然,只要是徐克工作室出来的作品都能打上徐克的印记,更不要说是自己的监制,还是得意之作《倩女幽魂》的动漫翻版。说起徐克的风格,我想到张国荣的一句话,“徐克导演的电影,总是包含了一些哲学的、政治的思想,即使画面很昏暗,总是在某一个地方存在希望和光明”,这不就是《小倩》一片的含义嘛。
其实,徐克的电影多属于偏险怪奇一路,但他却善于把偏锋与主流、险怪与平稳这些似乎是对立状态的东西互相渗透,转化发展。他的电影最让人难忘的就是浓郁的个人风格,《小倩》亦然。英雄临风鹤立,煮酒相逢,中国古典文化的侠义精神被天马行空的元素剖析得淋漓尽致,这是徐克电影中无法替代的特质。正如影片里的燕赤霞,我觉得这就是徐克自己在武侠世界里的化身,他借用燕赤霞来实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却在现实得不到的东西。他的武侠片中的“武”,已经临界于武术本身,是用来制造一种视觉“奇观”;动作设计并不是一招一式的真功夫,而是将武功神化、幻化,通过特技和剪辑手段制造人体极限以上的高难度动作,因而观赏性极强。在影片的开头我们便体会到了他的这种虚幻,白云、十方抓鬼桥段不就是徐克“武”的体现嘛。在《小倩》中,人物忽而上天,忽而入地,十方、燕赤霞这些高手们双掌生风,快以魅影,人去风留。徐克用旧瓶装新酒的形式,把古典风神与现代人文精神熔于一炉,开辟了新武侠片,都说功夫分为三种,搞笑功夫、硬桥硬马真功夫、神鬼功夫,而徐克本人则成了缔造这个新武侠片种,当之无愧的大师。论创造和带领潮流,徐克无疑是香港影坛的佼佼者。
谈过徐克,聊聊电影。当我看到《小倩》的配音、配乐人物表,不禁一愣,阵容实在强大。林海峰、袁咏仪、杨采妮配音,郑中基、黄沾唱歌,更有林夕、黄沾作曲,也许只有徐老怪有如此魅力,影片想不火都难啊。插曲符合主题,又唱出了当代元素,也许真的是“前世今生都可练气,陪伴今天依然是你”。如果有空,不妨去聆听下那些曲目,《黑山老妖》、《亲亲桃花》、《天黑黑人黑黑》、《依然是你》。
影片特有的无厘头搞笑风格,是香港电影特有的桥段,也是徐克的拿手好戏。白云十方的出场介绍、兰若寺的搞怪人物、宠物金坚的各种搞怪、到最后小蝶对宁采臣的误解,可谓从头乐到尾,为本片增加了丰富的娱乐效果。说到宠物金坚,我觉得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角色设计,是它一直陪伴在主人公的身边,情比金坚。最早我看到这样一个角色的设计,是好莱坞的作品《花木兰》,里面有个从祖祠出来的小龙一直跟随着花木兰,陪伴着人物的成长,这是好莱坞的一贯风格。而《小倩》也吸取了好莱坞的动漫风格,可谓是成功之作,当然如果细心发现,你会发现如今的网络玄幻小说,主人公身边也定会出现如此角色。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喜欢把主人公和导演联系在一起。我相信徐克也有过这样的一段爱情经历,我祝福徐克,祝福他找到了心中的“小倩”,祝福他和施南生这对夫妻拍档,再次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期待一下《智取威虎山》,据说是徐克的良苦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