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年人》教学设计
(2011-11-17 19:57:55)
标签:
杂谈 |
《关爱老年人》教学设计
莲湖区庆安小学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老人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困难,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敬老人,培养尊老敬老的美德。
情感态度:在尊老、敬老的节日里获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体验,以实际行动关心老人、尊敬老人。
过程与方法:调查分析、发现问题、用行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平时该如何关心老人。
教学难点:了解老人,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敬老人,培养尊老敬老的美德。
教学设计思路:孩子身边都有老人,由于老人对孩子无条件的无限的付出,使孩子较难体会老人的心态与情感。所以,我先从孩子们最熟悉的生活场景着手,使孩子们很容易打开自己的思路,并能详细的表达出来,这样会给孩子们一个强烈的感性体验,激发孩子们产生敬老爱老的情感;然后,从身边事做起,从家中做起,逐渐形成尊敬长辈的优良品德。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学生调查身边老人,了解老人的生活和困难,了解本地区关爱老人的相关措施,完成调查表。
关爱老人 用心开始 将爱心传递下去 |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说感受
1.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爷爷奶奶都很熟悉吧,那谁愿意来学一学自己的爷爷奶奶是怎样走路的、他们的表情怎样,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话?(学生表演)
2.课件展示图片,让孩子说说图片中的人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3.我们的爷爷、奶奶们这样爱我们,你们爱他们吗?平时你们是怎样关心他们的?
4.学生自由讨论。
生1:我们家给爷爷奶奶过生日。
生2:我家的奶奶行动不方便,我经常扶她起来、走路、坐下等。
生3:有时我还和爷爷一起下棋。
……
5.同学们说得真棒,做得更棒!我们做的这些是爷爷、奶奶想要的吗?他们开心吗?他们到底最需要的是什么?
二、交流资料、走进老年人
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亲自调查和访问你们身边的老年人,并要求大家认真填写调查表,你们做了吗?
2.出示调查表,让学生相互交流。(学生的调查可以有所变化)
日期 |
地点 |
我采访的人 |
性别 |
年龄 |
他(她)身体状况 |
他(她)的需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3.同学们,你们的调查十分详细,让老师的眼前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老年人,这和你们的认真调查十分不开的。但是,细心的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同学们交流的我们身边的老人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些老人都有许多的共同点,谁愿意说一说。
4.学生相互对老年人的共同点进行归纳。(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老年人的身体共同点 |
|
老年人的心理共同点 |
|
老年人的需求共同点 |
|
5.再归纳完成此表后,播放一首《常回家看看》,激发学生的情感。
6.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我们身边的老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听了这首让人动情的歌曲,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与感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7.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三、关爱老人进行时
1.同学们的感受非常的深刻,让老师感到非常的欣慰,因为,你们的心灵深处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它能够象变魔术一样让老年人变得开心。你们愿意做吗?
2.学生的积极很高,自己想办法让自己身边的老人开心。
生1:我会给小区里的孤寡老人打扫卫生。
生2:我会到敬老院去看望老爷爷、老奶奶,给他们带好吃的。
生3:我会和身边的老年人聊天,让他们不在寂寞。
……
3.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也希望你们能够说到做到。从古至今,关爱老人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让老年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国家和社会在许多方面给予了老年人特别的关爱。
4. 学生列举社会上关爱老人的政策、措施和文明行为:(分组比赛,看哪组知道的多。)
(老人节、老年大学、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社区老年文艺队、免费乘车卡、免费参观证、免费游园证、过百岁每月给予补助、关爱老人公益广告等,这些政策和措施使老人生活有保障,多欢乐。)
结
5.出示关爱老年人的名句: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如果你家里有一个孩子,请告诉他,孝敬老人乃做人之本;
如果你家里有一个老人,请走近他,让他感受晚年的温馨;
如果你是一位成功人士,请率先垂范,与老人分享您成功的甘甜;
如果您是一位有识之士,请献计献策,为老年人营造金色的家园。
6.让孩子为“关爱老人”写一条标语,用心将关爱传递。
7.同学们的标语十分给力,老师希望大家能够用自己的行动将“关爱老年人“进行到底。课后,请同学们将自己的爱心行动,记录到这张表上,让我们看看谁的魔力最大,能让我们身边的老年人健康、快乐。(出示表格)
“关爱老人进行时”活动表
学校:
时间 |
帮助的谁 |
我的行动 |
老人的变化 |
|
|
|
|
|
|
|
|
我的感受 |
|
||
爸爸、妈妈的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