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侨报情感栏目 |
A
谋士风范
老公比我小两岁,斯文不爱出风头,虽没大将之才,却有着将军身边能出谋划策的军师典范。而我自认为比较适合嫁将军型,却又是个相当被动的人,对于喜欢的人不会主动追求,也自觉等不到哪天某个“将军”能来敲开我爱的心门,因此当遇见一个腼腆的男子会主动关心我,陪着我的时候,一颗渴望依靠的心让我决定嫁给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每周会带我去他爸妈家,他爸妈是生意人,为人处事很有一套,他父亲以前是厂长,现在经营一个小贸易公司,他母亲是个勤劳的女人,每周来都会做一桌好菜来招待我,我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家的温暖。因为从小到大,我是在爸妈的吵架声中长大的,所以大学一毕业我就来到了这座离家很远的城市生活。原本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归宿,有老公陪伴,也有来自婆家给予的温暖,于是心安理得享受这些优待,但美好的生活却随着宝宝的出世慢慢发生变化,直至变质。
B
没有生宝宝前,我们过得很开心,公婆会时不时带着一大家人外出散心,一家人也是其乐融融。时间一长,也因为性格差异的原因,当发生矛盾时我开始越来越得不到老公的包容和理解,正如我当初分析的一样,他只是个军师,而不是将军,他的肚量与胸怀距离我的理想程度相差了一大截,于是,我们常常就会因为生活中的琐事争得面红耳赤,而他的父母也从一开始的喜欢变得不再理解,最后甚至开始一起责怪我的节奏。之后,儿子的出生让许多矛盾更加激化到一发不可收拾。
月子刚过一个月,婆婆非要我带着才一个月大点的儿子回老家拜年,我是剖腹产,伤口还在疼痛中,商量着说能不能过段时间再回,可此时老公也一直劝我要配合公婆,公婆那儿就更没商量的余地了,最后因为婆婆的坚持,我忍痛带儿子回老家,当时心里的痛比身体的痛来得更加清晰和深刻。
接下来的日子,尽管有了孩子,但似乎这根本没有对老公的生活有丝毫的影响。他照旧上班,也时常出差,同事聚会也好,朋友聚餐也好,一个都不落下。有时出差期间去海边散心会拍了视频给我看,当我说羡慕他的时候,他居然还能偷着乐呵乐呵的,也会对同公司的90后女孩产生幻想……而我却像个保姆一样在家照料孩子,收拾家务,心里开始了极度不平衡,对于这一点,也许是老公根本就不在乎了吧,他丝毫没有察觉我的变化。
公婆对老公从小采取的就是放养的教育模式,由着他性子做事。尽管他依旧拿着月薪2000的工资生活,也不过问甚至不关心是否这些足够我们一家老小过日子,为了儿子,于是我开始了边带孩子边开淘宝店的生活。一切从零开始,不懂就找度娘学习,而且要趁着儿子睡觉的时候学,就这样,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我的淘宝店终于成型并升了一个钻。这期间,我不仅要带小孩,还要时不时为了交货熬通宵,此时的婆婆即便忙完了活,也不知道过来搭把手帮帮我,冷不丁就会瞧见她在家吃着水果看着电视,有时我也在想,她心里究竟还有没有这个孙子?
C
为了儿子,我就这样默默坚持着,直到儿子两岁进了幼儿园小小班,我才开始了正常上班的日子,对我来说,上班简直就像是放假,轻松而愉快,三个月后我就当了店长,当店长的第二个月,业绩突破了这个店前所未有的纪录,因而当月我拿了从未有过的高工资8000元。也许是过去两年多的时间,让我的心智磨练得更加成熟与坚定,又过了一季度,我开始选择创业,一心只想为我的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
创业的日子比较艰难,我也意外得到了老公的支持,我们选择了一起在一个附近的城市扎根,此时,公公也给予了我们经济上的部分支持,我以为一切终将雨过天晴,虽然辛苦却也快乐着。可好景不长,创业的压力慢慢吞噬着我们俩,老公上班,我照料店,他每天也辛苦,工作之余还要照顾小孩,因为毕竟此时我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打理刚起步的小事业,压力一大,三口之家就变得不太平,我们开始吵架,并且吵架的频率也变得多了。我知道这样并非长久之计,于是只能选择把孩子送去了他爷爷奶奶家,毕竟公婆住的地方离我们近,论条件也比我爸妈的好,可没想到分开才一个月多,当我再次看到孩子时,他原本胖乎乎的脸变得瘦巴巴的,瞬间我心如刀绞,当下就决定把孩子接回来,即使再苦再累,我也不愿孩子跟着遭罪。意料之中的事,除了公公还有些许不舍,婆婆倒也乐得自在,欣然答应。
接下去的日子,生意依旧没想象中的好,主要照顾儿子的事还是我在做,因此没有时间去重新学习新的业务以及适应新的市场,老公的工作也不稳定,很多他的开支甚至要从店里出,为了生活,几经商量后他爸同意老公在自己家公司上班,负责我们这边的市场,每月发3000元工资。
按道理,日子就应该这样相安无事继续下去,随着儿子慢慢长大,想着再过两年就要上小学了,不管公婆如何,至少老公还在身边,并且我也不计较不纠结在一个家庭中究竟是要男人付出多还是女人付出多这个问题,只想努力让日子变得更好。我也知道,老公向来听他妈妈的话,说的好听是孝顺,但一个男人,事事都听妈妈的话,就觉得过于“愚孝”了。
人说,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万万没想到的是,我和老公五年婚姻的终结者最后居然是我口口声声称作“妈”的婆婆。当儿子四周岁那年,我的小事业也终于上了轨道,日子也不再过得紧巴巴的,而我事业的成功却成为了婆婆口中不顾家不顾丈夫的理由。她觉得,我野心太大,经常与人打交道迟早会出事,并且我赚的比老公多,所以老公以后在家就没有话语权,等等。这些都成了最后老公和我摊牌的理由。他觉得我时不时会不理他的感受冲他发脾气,很多事也不和他商量,是因为我觉得他配不上我,在我心里事业比一切都重要,他想要的是一个温婉听话的老婆,而不是我这样的强势女人……我听完这些,竟然连一丝想要反驳的心都没有,只觉得眼前这个相处了五年的男人究竟是他一点都不了解我,还是我不了解他?当我为生活为孩子努力的时候,我也错了么?协议离婚,但孩子怎么办?如果继续这段婚姻,这个“妈宝”男人还有什么值得我依靠和托付?生活,让我进退两难。
案例由新侨报情感栏目提供
做更好的自己
据调查,夫妻间的矛盾和冲突发生在妻子怀孕到孩子读小学期间占到78%,56%的离婚发生在此磨合期。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有三个:一是男女婚后的心理差异所致。婚后男人的特征是“回归”,他们认为在恋爱时为了讨好女朋友,实现恋爱成功目标已经“透支”了很多精力、财力,婚后需要回归工作、朋友以及自己的爱好。而妻子的心理特征是“回味”,因为恋爱时他对我这么好我才结婚的,现在结婚了,还浸泡在被爱的感受中,主观地认为他就应该更好地对我和承担家庭责任,于是冲突开始。二是两个持外援式婚姻观人的战争。统计表明85%人是持外援式的婚姻观,就是希望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现状,依赖对方、满足自己而进入婚姻,对婚姻的期待就是希望对方为自己负责,让对方来照顾自己。本文中的玲珑也是持这样的意愿而结婚的。三是无效沟通、无力引导、无法改变,没有建立起以自己为主、双方努力为主的家庭建设目标,在家长不援助自己、老公又依靠不上时以失望、抱怨、指责的方式来对待对方,让矛盾激化。
如何才能化解婚后磨合期的危机呢?我的建议是三个:一是建立以自己为主的负责心态。婚姻是人最好的成长平台,对妻子们而言,从情感依赖的外援式的婚姻观中成长的最佳之路就是立足自我,实际上本案例中的玲珑没有意识到正是老公的不作为让她开始具备了自立创业和带孩子的能力,但她没有做好和老公沟通和引导老公成长的功课,女人在自立基础上引导男人成长是智慧婚姻的必修课,她们需要更加耐心、多表扬对方的长处,让他从一些能做的家庭工作开始做起,我的10年婚姻咨询经验得出一个真理,那就是只有你不断地做好自己,才能吸引他更好地对你。许多老公喜欢锦上添花,并不善于雪中送炭。二是做好婚后的磨合期心理准备。对婚姻中需要去承担的事情作规划和合理分工,如有孩子后彼此需要承担的责任和职责分工需要提前说清楚,碰到问题及时交流沟通,化解情绪、寻求协作,有时家庭和谐也需要像经营企业一样有计划、有沟通、有协作、有反思、有完善才能更好地持续下去。三是在婚姻实践中学习驾驭婚姻的能力。除了发生重大家庭责任事故外,碰到任何问题和困难就想离婚都是没有爱的能力、回避矛盾、不成长的表现,实际上婚姻本质更多的是担当、责任、付出,而我们需要的快乐、幸福的感受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得到,那种在恋爱时本能状态下就能得到的喜悦是无法持续的,所以不回避矛盾,不惧怕困难,以自己不断成长的方式来吸引对方成长是婚姻幸福最有效的方式。
http://s4/mw690/002hjbQFgy6LFX3EjQf43&690吸引他更好地待你" TITLE="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