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周敏明
周敏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09
  • 关注人气:10,7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0多次相亲成不了  “感觉”究竟是什么?

(2011-05-27 18:02:42)
标签:

接受晚报采访

杂谈

http://s8/middle/7c74eb25ga43f0e37a647&690“感觉”究竟是什么?" TITLE="100多次相亲成不了  “感觉”究竟是什么?" />

“一百多次相亲,说出来你们可能都吓一跳,可这是真的。”义务红娘张老师说,在义务红娘平台里,相亲百人以上,但至今仍是单身的男会员,不止一人。
  “很多都是一面之缘,见过以后就没了下文。有过交往的,最终也由于种种原因,还未进入恋爱期便夭折了。”
  “是因为太挑吗?”一位出生于70年代的男士连连摇头说“不是”。
  “我的要求并不高,就是大众化的标准:性格温柔、外形秀美、笑容温暖,有稳定的职业。可寻寻觅觅这么多年,始终找不到心目中的那个她。”
  问题究竟出在哪?义务红娘们的感慨里有一点比较集中,那就是:越来越张扬的“自我”。
  “都是父母从小惯的。很多年轻人太主观,太直白。心里怎么想,就觉得应该是怎么样,而且还直白地不顾对方感受地怎么说。”
  “为此,一起聊天,会因为对某一件事物的看法不同分手;一起逛街,会因为对某一种时尚的欣赏不同分手;就连看电视,都能为看什么而分手。”
  一位红娘义工说了这么个故事:有一次,一个相亲后发展得还不错的女孩到男方家里玩。她说想看连续剧,男方却跟她大谈特谈电视剧都是编出来骗人眼泪的,只有体育竞赛才真实。彼此谁也不服谁,于是,越说越没劲,于是,女孩站起身和男孩“88”,并从此拒绝联络。
  “没‘感觉’。”后来,男孩打电话这样告诉红娘。男孩还说,“感觉”这两个字很抽象,但又非常有质感,常常是两个人一见面,一相处,它就蹦出来了。
  这个抽象而质感的感觉,究竟是什么?
  记者请教宁波蓝泓情感婚姻健康咨询中心主任、高级婚姻分析师周敏明。周主任说,在他看来,“感觉”有三个层次:
  第一感觉来自彼此的外表;第二感觉来自彼此的理解;而第三感觉则来自彼此的包容并趋同。
  第一感觉很重要,但第二第三感觉更重要。没有后者,最好的第一感觉最后也会灰飞烟灭。而没有前者,如果坚持一下,后者则也许能催生出第一感觉来。
  “后两种感觉是两个人的‘情感交融’。这种交融基于两人对彼此价值观、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的理解、包容和趋同。”
  “可是,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自我’,这一缺乏包容和趋同的‘自我’,有时会让‘感觉’很受伤。于是,不能不屡屡碰壁。”周敏明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