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最新优质课中班美术活动《小狐狸的生日派对》教案
(2015-08-01 16:38:24)
标签:
好老师淘宝店教育美术教案育儿 |
分类: 美术教案 |
活动目标
好。于是,他今天又一次来到蘑菇房子,准备在这里和朋友一起开一个快乐的派对。
提问:今天小狐狸能进蘑菇房子吗?
3、再现故事情景
二、分辨动物明显特征
1、教师提示
过渡语:小狐狸在蘑菇屋子里焦急地等着,想念着它的朋友们!
2、对照儿歌把握动物造型
样?(教师根据幼儿说出小母鸡、小象和小熊的儿歌出示相应的图片。)
一动物的特征,其他幼儿来猜,教师立即作画,画出幼儿猜出的动物)
活动解析
描述小母鸡、小熊、小象、小狐狸的特征,一边画出相应的动物图像。
狐狸要请新朋友来参加快乐派对”的内容,引导幼儿扮演小狐狸的角色,带着一颗快乐的心,
画出更多的新朋友,再一次体会与大家在一起盼陕乐。
又准备了爱心贴纸来鼓励幼儿创新。原以为这样的活动一定会受到幼儿的欢迎,但是第一次
活动的状况却出乎我的意料。我看到大多数幼儿都在重复我出示的图片上的那些动物形象,
虽然我反复提醒幼儿要“请来新的动物朋友”,却收效甚微。在活动结束的时候,我想用爱心贴纸来鼓励幼儿创新,反而使很多幼儿因“想不出新的动物朋友,不能得到爱心”而感到沮丧。
的形式鼓励幼儿创新,但实际上在整个活动中我一直在幼儿的前面“牵着他们走”,在我的
“主导—F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其实很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调整了活动方案,变活动中的“教师在前,幼儿在后”为“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经过调整后的第二次活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明显得到了提升,自由想象的空间也更大。
调整一:从事先准备到现场示范
|
|
|
|
1、师:有着长长的耳朵的是谁?头上有“王”字、身上有花纹的是谁呢?有着尖尖耳朵、远远鼻子的是谁呢?尖耳朵大尾巴,大树上安家的是谁?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箱,说出相应的动物名字。 3、教师出示幼儿说的动物的图片(教师事先画好的)。 |
1、师:说说这位新朋友长得什么样,先别说出它的名字,我们一起来猜。 2、幼儿开始描述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的特征,如有长长的耳朵,红眼睛;有一个圆圆的壳,还有四条腿;长着长长的脖子,身上还有方块花纹等。 3、幼儿每猜出一个动物,教师立刻在黑板上画出该动物。 |
在这次调整中,我放弃了事先准备好的动物图片,以及“教师说,幼儿猜”的方法,而是改为幼儿先说——大家一起猜——教师同步画的方式。这样一个转变,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空间,他们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想象、描述。
更重要的是,当幼儿看到教师是按照他们的描述当场作画,而不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图
片,他们的思维不再受到限制,反而会受到教师自由作画的鼓舞,也想试一试“我想到什么,
就画什么”。从幼儿的作品中我看到,与第一次活动不同,他们笔下的动物不仅仅有正面直立的造型,还有四脚着地的小猪、天上飞的小鸟……很多幼儿画的都和教师当场画的不一样,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在最后的分享交流中,幼儿的表达也更自如。
所谓“教师在后”,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无所事事,而是要做更多的事先准备工作。首先,教师必须掌握很多动物图像的画法,才能做到幼儿说什么我就画什么;其次必须动作迅速地
将图像呈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看到老师轻松作画而不致模仿;最后还要在瞬间确定每个动
物的大小和在画面上的位置。这些对教师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挑战。
|
|
说说想出哪些快乐的主意——给想出快乐主意或找到新朋发的幼儿贴上爱心贴纸。 |
环节:幼儿每画一个动物,教师就送上 一个爱心贴纸——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贴在动物的某个部位。 |
1.在幼儿完成作品以后,教师请幼儿思 考“小狐狸今天带来了哪些快乐的主意?” 或观察“小狐狸找到了哪些新朋友”? 2.为想到快乐的主意或画面上有新朋友的幼儿送上爱心贴纸。 |
新的动物形象就放上一个爱心贴纸。 2.幼儿画好一个动物贴一个爱心,有的 贴在动物的头上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蝴蝶结,有的贴在身上变成了爱心口袋。自主“贴 爱心”成了幼儿自由创作的动力。 |
的。在第一次活动中,爱心贴纸是教师给予幼儿的“奖励”,只有完全符合教师要求的幼儿才能获得。而第二次活动中,幼儿每画一个动物朋友立刻就能贴上一颗爱心,每张画面上爱心的多少完全由幼儿自己决定。
从教师奖励转为幼儿自己决定画面上的爱心数量和位置,后一种方式幼儿的创作热情更
加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