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老师幼儿园优质课大班美术活动《象形文字里的故事》教案

(2015-08-01 16:11:37)
标签:

好老师淘宝店

教育

美术教案

育儿

分类: 美术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的含义,感受我国文字的美丽。

    2.尝试利用自己熟悉的文字展开想象,自编情景内容。

  活动准备

    1.汉字卡及2-3个与之相配的象形文字,便于幼儿选择。

    2.广西东巴文化图画。

    3.黑色油画棒,毛笔,水粉色(大红、中黄、深绿),方形铅画纸,背景图。

    4.第一环节半圆形座位。

  活动过程

    一、感知象形文字的特征

    1.出示贴有汉字卡的背景图,认读熟悉的汉字。

    2.为熟悉的字寻找很早以前的模样,进行匹配,谈论各自寻找的方法。体会这些字虽然各有不同,都与物体的外形相似,所以称为象形文字。

    师:你们知道吗?我们现在认识的这些字在古代可不是这个样子的,看看你能帮这些古

代的字找到现在的朋友吗?(发字,每人2-3个)

    认出来了就赶快把它放上去。(找不到的请大家一起看)

    看看都找对了吗?你们是怎么帮这些字找到朋友的?(看上去很像,是啊,古代的字和

物体的形状很像,瞧!这个圆圆的“日”就和天上的太阳很像。在古代,每个村子用的字都不同,有的是这样的“日”,有的是那样的“日”,为了让人们写起来更方便,最后变成了现在的“日”。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在的,这些像形状一样的文字,我们就叫它象形文字。)

  二、欣赏东巴文化

    1、欣赏

   l)今天我带来了丽江的象形文字图画,想看吗?欣赏三幅画(图一:合家欢乐,图二:相亲相爱;图三:同声歌唱)。

    (2)三幅画里都有一个字,找一找是什么字?

(3)用象形文字画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人”字,就可以变出不同的故事。

    2、分辨画面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步骤

    (1) 要画出这么好看的象形文字图画,一点也不难,只要两支笔,看出来了吗?

    小结:原来一支黑色蜡笔、一支毛笔加上三种颜色就可以把图画打扮得这么好看。

    (2) 以工具排列显示选择材料的先后。

那么先写字还是先涂颜色呢?

    三、尝试创造表现

 1.每人选取一个象形文字。

 2.大胆联想添画相关的情节。

(云一鸟;山一树、花、草;月一晚上的故事;人一有几个人、他们在做什么?)

 3.利用水粉色涂抹空白处,美化画面。

四、分享交流

共同寻找画上的字:找一找里面有个什么字?(说到谁的画,谁就上前,大家找字,由小作者拿出字来并判断“答对了”或“答错了”。)

活动解析

《三十六个字》是以象形文字为主角画出的故事,简单、好看又有趣。图画书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文字独特的“象形化”特点,这种又像符号又像图画的文字与真实的事物非常相似,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大班下学期的幼儿由于快要升人小学了,许多幼儿对汉字都产生了兴趣,有的喜欢认读,有的喜欢描写。于是我们在“我要上小学”的主题背景下设计了美术活动“象形文字里的故事”。

    一、欣赏范例要充分运用

“象形文字里的故事”中使用的欣赏范例包括象形文字字卡和东巴文化明信片截图,在

活动的开场、讨论、操作、交流等不同环节,都与幼儿进行了充分的互动。

(一)获得美的感受

受《东巴文字》明信片的启发,将文字、范例呈现在用牛皮纸制作的框架里,让幼儿从视觉上先对象形文字有一个整体的美的感受。

借鉴《东巴文字》的色调,我们为幼儿淮备了黑蜡笔、小毛笔以及三种水粉颜料(大红、

深绿、中黄),简单的材料就能表现多彩的画面。

(二)与游戏自然融合

 1.文字配对

结合大班下学期幼儿对汉字富有兴趣的特点,开场以认读汉字直接切人,通过快速地为象形文字进行配对,激发了幼儿对中国文字的兴趣,整个环节节奏紧凑。

 2.猜字游戏

结合幼儿完成的象形文字图画作品,我们玩起了猜字游戏,大家一起来找一找图画里藏着什么字,看谁找得快,最后由小作者判断对错并揭示答案,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交流环节的积极性。

(三)简化重点难点

    丽江特色明信片《东巴文字》,色调具有强烈的中国民族风,画面简单又好看,非常适合作为大班美术活动的欣赏范例,于是我们挑选了其中的三幅插画,“相亲相爱”、“合家欢乐”、“同声歌唱”,这三幅作品在讨论环节成为一个很好的载体:寻找画面里共同的象形文字,让幼儿发现一个字就可以变化出不同的故事;点认画面里共同的颜色,让幼儿发现了所需要的工具;通过相关修图软件调整后的条纹、点点背景让幼儿尝试不同的画面装饰。

二、合适的材料是“试”出来的(补充工具材料照片)

通常在“试”之前我们要思考四个方面:

●谁来试?

●什么时候试?

●在哪里试?

●哪些需要试?

根据“象形文字里的故事”活动的预设方案,在活动前期,教师和幼儿一起以小组的形式在美工活动区进行了尝试,根据使用时的不同感受和情况对预设的“纸、笔、色”进行了

调整。

   (一)小纸比大纸好

8开和16开画纸裁出的方彤纸经常作为幼儿美术活动的操作纸,同样是画象形文字里的故事,前者画面较大不容易构图,作品整体较散乱,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后者画面较小容易构图,作品如以小品形式呈现更具美感,在集体活动有限的时间里也来得及完成。

   (二)方便是硬道理

在这个活动里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只有两支笔:一支是黑蜡笔,一支是小毛笔。黑蜡笔

用来描画文字以及添画一些相关的背景,以线条为主;小毛笔在装饰画面时可以产生多样的

效果,如图形线条、点点、色块、边框等。简单的两支笔加上三个水粉色就可以表现出多样的画面。

   (三)关注准备时的细节

    教师在给幼儿使用各种材料前一定要亲自试一试黑蜡笔、小毛笔和水粉颜料,如黑蜡笔

的线条粗不粗,颜色浓不浓;小毛笔的笔头大小是否合适;水粉颜料的厚薄与深浅。因为这

将直接关系到幼儿作品的色调,如颜色太稀太淡画面就会显得苍白无力;颜色太厚太深就无

法与黑色形成对比,整个画面就会显得很沉重。

    通过对不同工具材料的尝试,我发现准备工具材料时想到的不一定都合适,只有试过了

才能知道哪些是真正适合幼儿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