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享受、欣赏、表现——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目标与实施要点

(2015-06-11 15:40:41)
标签:

大班韵律

教案

好老师淘宝店

分类: 幼儿园教案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作用

    幼儿园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建构丰富多元的音乐经验,使幼儿学会自主享受、欣赏、感受及表达音乐。

    (一)初步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目的在于使幼儿乐意随音乐而唱和动,而不是培养他们成为音乐家。

    (二)发展幼儿的基本音乐素养

    五要素:音高、力度、节奏、音色、曲式。

    五形式:听辨、歌唱、韵律、欣赏、节奏乐。

    (三)推动幼儿良好人格的形成

    幼儿园音乐教育不是单纯的唱唱跳跳,而是通过无数的音乐经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音乐的感受、表现能力及综合素养的过程。幼儿在聆听、模仿、运用、创造的过程中,不仅在音乐素质和音乐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在相关联的知、情、意、行等方面也能得到整体的发展。

    幼儿园音乐教育能启发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创造欲,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合作调

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专注的学习态度等综合性素养。

二、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目标

    (一)引起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使其萌发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与能力

    音乐活动中不能片面强调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而应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应重视调动

幼儿的情感与生活积累,使之主动愉悦地体验音乐的美感氛围;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内心俸验

艺术性地表现出来,真正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审美能力的培养与音乐

艺术表现的知识技能传授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幼儿的才能只能在学习简单的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培养。

(二)激发幼儿乐意尝试操作材料,发展其综合能力

    幼儿如何掌握一些简单的知识和技能呢?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必须让幼儿在主动参

与中亲自操作与体验,从而真正获得对音乐的认识。教师要给幼儿提供充裕的时间、材料和

机会,让他们乐意主动尝试操作材料(乐器或音乐),从而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听辨能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动作协调力、合作能力等)。

    (三)鼓励幼儿联系已有经验大胆表现、表达,发展自主意识与独立人格

    鼓励幼儿根据音乐主题,联系已有经验展开丰富想象,主动运用各种方式创造性地

表达自我认识与情感,强调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发展幼儿自我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健全

的人格。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培养幼儿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和社

会性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幼儿不断增强自控能力,加强纪律性和责任感;在随乐曲主题做

创造性的即兴动作时,个个大胆参与、勇于表现,不断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建立自信。在合作交往中,幼儿相互学习补充,更进一步发挥创造潜能,逐渐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

三、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形式与实施要点

    幼儿音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听辨活动、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欣赏活动和节奏乐活动。

在开展活动时必须注意以下兰点:

    第一,处理好音乐活动与幼儿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以音乐为主线,做到纵向有序、横

向渗透,如图1所示。每个阶段幼儿的探索与操作都以音乐五要素为主线,通过五大活动

形式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辐射到健康、乐感、品德、智能、个性等相关的方面,使幼儿得到整体的发展。

 

第二,处理好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之间的关系。音乐是听觉艺术,因此音乐活动应以听辨

为主线,如图2F示。只有了解音乐方面的知识,才能表现出积极从事音乐活动的意愿,才能具备从事音乐活动的能力,才能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做”,才会“乐意做、喜欢做”,才“能够做到”。

 

    第三,在游戏化的音乐活动中发掘幼儿的创造潜力。音乐活动设计应实现情境化、游戏

化,让幼儿在玩得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如图3所示。应将发掘幼儿的创造潜力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最终目的是整合发展。

 

(一)听辨活动

    听觉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听辨是注意地听、有思考地听,还要注意分辨,通过倾听获得对音乐的区别与感受。

    1.活动目标

    (1)能听辨简单的乐曲,知道相关曲调的名称。

    (2)对听到的音乐节奏作出反应。

    (3)乐意在日常生活中听辨音乐与节奏。

    2.实施要点

    (1)注重倾听习惯的养成。

培养听音乐的技巧、养成听音乐的习惯是审美培养的重要方面。

(2)注重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与理解力。

    要使幼儿有曲调感、节奏感是不容易的。因此要注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与理解力(对音乐有正确的理解,并有把所理解感受的内容充分表达出来的能力),在这过程中还必须让幼儿形成听觉、视觉和运动觉的协调。

    (二)歌唱活动

    歌唱活动包括独唱、齐唱、接唱、对唱、领唱齐唱、合唱等。

    1.活动目标

    (1)形成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2)形成歌唱的表现力。

    2.实施要点

    (1)愉快、自然地唱歌。

    幼儿能使自己的声音与听到的声音靠拢,达到和谐,逐渐获得音准感。同时发展发声器官的协调能力,从听与唱两个方面来培养歌唱的音准。

    (2)在理解的基础上唱歌(处理歌曲表达情感的技巧,如快和慢、轻和重等)。

    应以幼儿体验集体唱歌的快乐为重点,让幼儿亲自体验并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一方面让幼儿体验自己和集体共同运用音乐来进行表现,另一方面又使幼儿获得独立活动的经验。

    (三)韵律活动

    在音乐伴奏下,引导幼儿随音乐做相应的动作,用动作诠释听到的音乐,逐步培养幼儿充分活动身体的经验。

    1.活动目标

    (1)自由而优美地舞动身体。

    由幼儿根据对音乐的体会,随音乐即兴舞动,比较灵活自由,而不是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敦。

    (2)丰富韵律活动表演的形式。

    包括碎步、小跑步、踏点步、踮步、弹簧步等。

    (3)提升整体素养(动作协调、空间知觉、合作技能、自信表现等)。

    不追求高难度的舞蹈技巧,而是引导幼儿和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动作。由于是发自内心,幼儿会很得意于自己的表现,教师应适时给予赞许。

  2.实施要点

  (l)让幼儿动起来。

  必须人人参与,让身体动起来。

  (2)让幼儿想起来。

  必须激发每个幼儿大胆而别出心裁的想法。

(3)让幼儿编起来。

    幼儿运用自己在身体运动中吸取的素材,编成一些极其简单的动作。

(四)欣赏活动(欣赏乐曲、器乐、歌唱、舞蹈等)

    1.活动目标

    (1)萌发审美情趣。

    幼儿喜爱听,会静静地听并认真想象音乐作品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2)发展音乐感受力与理解力。

    鼓励幼儿在欣赏过程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让幼儿真正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3)提升综合表现力(音乐表达、口语表达、绘画表达等)。

    引导幼儿用童龄妙语、童龄妙音、童龄妙画、童龄妙舞展示对音乐的想象,将音乐的经验与文学、绘画等其他经验融合。使音乐欣赏的目标涉及智力(音乐与创造性思维),情感(音乐情感、社会性情感),个性(自信、自我认知、独立性、自我控制等),社会性(守纪律、责任感、合作交往、公平竞争)等能力的培养。

    2.实施要点

 

    (五)节奏乐活动

    音块、节奏乐器、自制乐器等都是基本的音乐器材,是幼儿的操作工具,也是听觉训练中的辅助材料。

    1.活动目标

    (1)乐意敲打与表达。

    材料随手可取,尝试各种乐器的不同使用方式及演奏方法。

    (2)积累丰富的节奏语汇。

    小、中、大班幼儿使用的乐器种类不同,运用的节奏型不同,对音色的处理也不同。

    2.实施耍点

    (1)引导幼儿主动奏乐(而不是被动地听音乐)。

    (2)调动幼儿边唱边奏乐(而不是一味沉闷地坐着奏乐)。

    (3)激励幼儿即兴奏乐(而不是呆板机械地奏乐)。

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奏乐(旋律节奏,拍律节奏,强弱、固定节奏等),也可以运用乐器表现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真正体现“乐”(音乐)即是“乐”(快乐)之理。

四、实施幼儿园音乐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观念正确,均衡发展

    活动不强求教师有高超的技能和完美的艺术修养,但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和整体观,要相信每个幼儿都有潜能和不同的天赋,为他们充分搭建舞台,让各种不同层次的幼儿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

    (二)关注差异,重在兴趣

    教师应以极大的热忱关心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采取不同的要求和指导方式,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或暗示给幼儿,造成“似懂”的假象。幼儿在操作时暂时没有发现什么,教师不必着急失望,更不能让人替代,要给幼儿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试一试”、“想一想”、“问一问”。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点拨,扶助幼儿取得成功,使其感到“我也能行”,从而增强自信,有兴趣参与活动。

    (三)自由开放,创造表现

    教师应创设条件让幼儿在操作中自言自语,或进行小组讨论、评论。由于幼儿之间水平相近,讨论时更容易碰撞出新的火花。而且由语言伴随操作,更能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活动,使每个劬儿在不同水准上得到整体发展和提高,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创造性的状态,并把这种状态投射到整个生活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