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思辨一体一现场惑受”的策略
教师可以采取“思辨一体一现场感受"的策略,培养幼儿文明的如厕行为,解决幼儿便后整理不到位的问题。
活动一 便后整理歌
活动目标
知道便后整理好衣服、裤子再离开厕所。活动准备
在厕所安装大镜子。
指导建议
1.幼儿便后,教师带领幼儿到厕所的镜子面前照一照:“检查一下自己的衣服整齐吗?上完厕所为什么要整理衣服?你们希望自己的小伙伴衣服整齐还是不整齐?”让幼儿知道便后整理好仪表会让人看着很精神,很舒服。
2.引导幼儿讨论:“上完厕所后首先要整理什么?再做什么?怎么提裤子、整理衣服?”教师用《便后整理歌》小结幼儿的回答。
3.带领幼儿一起学说儿歌,边说边整理仪表。
4.组织幼儿到镜子前面照一照,对着伙伴看一看,感受仪表整洁带来的愉悦:衣服整理好了,身体感觉舒服吗?镜子中的自己精神吗?看看你的好朋友漂亮吗?
活动延伸
在组织如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用语言或儿歌提醒不注意整理仪表的幼儿,引导他们做好便后自理。
附:儿歌
遍后整理歌
上完厕所不着急,
擦净屁股提好裤。
镜子面前照一照,
整整衣服多神气。
活动二 冲冲,拖拖
活动目标
1.知道保持厕所的卫生整洁。
2.做到便后冲水、拖地。
活动准备
1.适合幼儿使用的小拖把2~3把。
2.选择便后没冲水,没拖地的时机。
指导建议
1.带领幼儿进入厕所,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怎么办?为什么要及时冲厕所、拖地?”使幼儿明白便后要及时冲水、拖地,厕所里的空气才能保持清新,对人身体有益。
2.教师带领幼儿用水冲干净厕所、用小拖把清理地面,结束后引导幼儿说说:“现在有什么感受?以后再看到厕所没冲干净、地面有水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使幼儿懂得大家都要保持厕所的卫生。
3.带领幼儿一起学说儿歌《冲冲,拖拖》。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经常带领幼儿说说儿歌,提醒幼儿及时做好便后卫生清理。
附:儿歌
冲冲,拖拖
上厕所,别忘记
大小便,冲一冲,
便池脏了拖一拖,
空气清新要保持。
活动三 文明如厕公约
活动目标
了解文明如厕规则,尝试共同制定班级文明如厕公约。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和幼儿谈谈文明如厕的有关规则,指导幼儿进行记录,并带到幼儿园来。
2.一张记录纸和一支记号笔。
指导建议
1.张贴幼儿带来的记录纸,组织幼儿分享:你记录的上厕所文明规则都有什么?xx小朋友的记录怎么样?好在哪里?
2.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上厕所时不文明的行为有哪些?屁股擦不干净是文明行为吗?看到便池周围有尿液、大便时应该怎么做?
3.集体协商制定班级文明如厕公约,并引导幼儿记录公约内容:如厕时的文明行为有哪些?同意制定这项公约吗?
“不推人”这一条怎么记?为什么这么记?谁来试试?大小便结束后整理衣服又怎么表示?……
4.记录结束后,幼儿集体说一说分约内容。
5.将制作的公约张贴到厕所墙面的适当位置,提醒幼儿
遵守。
活动延伸
1.请保健大夫向幼儿介绍便前、便后不洗手的危害,使幼儿了解养成便前便后洗手好习惯的重要性。
2.利用如厕时机,加强对整理衣服、冲刷厕所等便后自理不到位幼儿的引导。
3.向家长介绍班级“文明如厕公约”,请家长在家庭中指导幼儿的如厕行为。
附:儿歌
文明如厕公约
上厕所,有秩序,
大小便,不拖拉,
上完厕所冲一冲,
理好衣服真整齐。
便前便后应洗手,
最后还要拖拖地。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抓住幼儿便后自己与环境整理均欠缺的时机,对幼儿采取随机教育可以带给他们真实的感受和刺激,加深他们的印象。思辨一体的方法使幼儿明辨事理,知道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环境中张贴的文明公约,提高了幼儿便后整理的意识,促进了幼儿良好文明行为的养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