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希明
赵希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152
  • 关注人气:1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终南山古楼观—全球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一)

(2018-10-28 16:11:57)

终南山古楼观—全球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一)

http://s14/mw690/002hhDctzy7oKM8ALO5bd&690

                          一、

曾于《陕西楼观台中国道教发祥地》一文中,简要介绍了“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和以“讲经台”为主体的“楼观台道源仙都”的有关景点与知识。

现借20181014日(阴天)重游“楼观台”、“曲江薰衣草庄园”“周至中国第一水街”之机,将终南山古楼观道教宫观的景区介绍给网友。

终南山楼观台自古以来便被誉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周大夫尹喜在此结草为楼,观星望气,故名“草楼观”。之后,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草楼”之南,筑“说经台”,讲经说道并著书《道德经》五千言,因而楼观台”闻名于世。此处林幽壑深,清雅虚静,故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地”历代帝王,文人学士亲临膜拜。于是这里被称为“道教的祖庭”《陕西志》记载:“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

“终南山古楼观”,至今有2600年的历史。始建于西周,增建于秦汉,鼎盛于,兵毁于,复兴于,渐衰于明清

  由上可见,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山青水绿、茂林修竹的自然风光。这种融自然、人文于一体的仙境,是人们避暑度假难觅的理想之地。因而 重建兴盛“终南山古楼观”, 在于当代。

陕西省委、省政府实施“文化强省”战略,西安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启动后。就实施将“终南山楼观台建成中国规模最大、规制最高的道教文化展示基地,用以诠释和弘扬道教文化;整合当地文化资源,形成文化产业链,依托得天独厚的“道”文化发展旅游经济的计划。201148日奠基,开始大规模“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的开发建设。于201234日对外正式开放,使古老的“楼观”面貌一新,道风清纯,展现在人们面前。彰显了我国对历史、人民、和爱国教派的尊重。

二、

道教”起源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和神仙方术,具有极其浓厚的神秘色彩和本土文化色彩,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建筑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道教供奉、祭祀神灵的殿堂,又是道教徒修炼、生活起居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道教建筑是道教思想文化观念的一种表征方式和物化形态,是以物质形式注入宗教精神内涵后的产物。

“古楼观道教宫观”建筑,依山势地形地貌、南高北低的特点;遵照传统皇家敕建道教宫观规制;采用明清古建风格与制式,并巧妙结合现代元素;构成形制等级区分严格,金顶朱柱,色彩鲜明,装饰华丽,坐南朝北“经典宫殿”般泱泱大度,依序展开。

在总体规划上借用了道教中的“阴阳理念”,以说经台为核心,以“经一至九、九九道成”为文化内容,总体布局形成“一条轴线、九进院落、十大殿堂”“太清门”“上清门”“玉清门”三段划分轴线,形成道教“三清圣境”;以中轴大殿为节点形成九进院落空间,来表达道教对于世界的认知及其深厚的哲学思想。各大殿内集中供奉了道教“三清尊神”“四御尊神”、民俗众神及道教宗师等各路福神,形成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全球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充分彰显了“天下第一福地”“道教祖庭”、“道源仙都”的大道气魄。

                           三、

进入“终南山古楼观”景区广场。首先扑入眼帘的是坐南朝北,横置于水景前的巨型石碑,上刻南宋著名书法家延陵太守吴琚所书“天下第一福地”。其前是位于轴线起始点的是“天下第一福地池”,福地池平面呈蝙蝠形状,寓意为“福地圣地”。再加上巨石结合的水景,气势恢宏,令人惊叹。http://s11/mw690/002hhDctzy7oKM8VUzEba&690

回首北观,可见以寇谦之陆修静张三丰魏华存陶弘景葛洪邱处机张道陵八人为代表的“道教先师”的主题雕像。
http://s6/mw690/002hhDctzy7oKM9eEw505&690
    转身东眺,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食、饮、衣、用、学、乐的“众妙街”“天一生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洛书》)。
http://s2/mw690/002hhDctzy7oKM9tfJ751&690

http://s13/mw690/002hhDctzy7oKM9V0eMdc&690
    移目西望,是古树成林,珍藏着历代石牛、石碑、石狮等多处珍贵文物的“宗圣宫”,由此前行能达“讲经台”(前文已简述)
http://s6/mw690/002hhDctzy7oKMa1Rad65&690
    再向南进,是“紫气东来”雕塑。老子身骑青牛,在紫气横空中徐徐而来。
http://s2/mw690/002hhDctzy7oKMav7l761&690

 

青牛之南横卧十几米长的“石书”,上刻老子所着五千余言的“道德经”“老子”。全书共八十一章。上篇三十七章讲“道”,下篇四十四章讲“德”道”是体,“德”是用“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从此开辟国人遵守“道德”底线之先河。司马迁《史书》中评价“道德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http://s3/mw690/002hhDctzy7oKMaXOUyc2&690

“石书”之后,仰望五间六柱十一檐的“仙都牌楼”这种牌楼是中国建筑等级最高的牌楼。牌楼“仙都”左右,分别刻有“洞天之冠”道林仙本”。追踪溯源,源兴于斯。
http://s6/mw690/002hhDctzy7oKMbobAx75&690

http://s1/mw690/002hhDctzy7oKMbOh5C40&690

穿过“仙都”牌楼。进入“仙都圣道”,可见修仙之人经历“蝉脱”、“蝶变”成仙之道,均以“圣道”上所示:礼、义、仁、德为先。修到有德、守德、全德,方能进入道门,才能得。蝉的生命过程,寓意道家文化生存之道:人死如蝉脱。“道成身化,蝉蜕度世”《老子铭》http://s10/mw690/002hhDctzy7oKMcgKzD19&690


http://s4/mw690/002hhDctzy7oKMcXL5p73&690

http://s12/mw690/002hhDctzy7oKMdv4P9cb&690

沿圣道前行,西侧树丛展现“八仙过海”(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曹国舅)中展示直奔前行的八位仙人。

圣道中呈现“群山祝寿”。相传每年三月初三是西王母娘娘的寿诞日,这天王母娘娘要在瑶池举行盛大的蟠桃宴招待群仙,称之为“蟠桃会”。该时王母娘娘乘仙鹤、胧彩霞、来到瑶池,亮出聚宝盆,接受众仙祝寿。此组“群仙祝寿”,恰好生动的描述“八仙”与其他众仙给王母娘娘祝寿的生动和谐的情景。也表示了人民希望平安、幸福、和谐生活的愿望。http://s15/mw690/002hhDctzy7oKMdZZ6Kfe&690


http://s13/mw690/002hhDctzy7oKMerM044c&690
 (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