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天堂苏州之美(一)

人间天堂苏州之美(一)
http://s13/mw690/002hhDctzy7hO3gISks0c&690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苏州人多属江浙系,使用吴语。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现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一、
http://s13/mw690/002hhDctzy7hO3gISks0c&690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东北街178号,占地面积83.5亩。始建于明朝正德四年
(公元1509年)前后。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聘请著
名画家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拓建,
历时16年方才建成的。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
得……灌园鬻(yu)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
为拙政园。文征明当年亲手种植的紫藤,历经400余年,仍身姿矫健,绿荫
满庭,还留下了“蒙茸一架自成林,窈
生称为“苏州三绝”之一。
“拙政园”随着历史前进,虽经多次易主、更名,仍在毁、建中得到发展。并成为诸多“神仙眷侣”和他们居住的园林,从而引出文人圈子里津津乐道的话题、为人传诵的诗、词、赋俱佳的长卷、文学作品来。
“拙政园”由于其水面占全园的五分之三的独特自然环境,总体布局以水为中心,造景山水并重、顺其自然。各类建筑皆临水而立、依地势地貌而变,亭台楼阁倒映水中,花草树木、山石相互映衬。视线之内无处不景,景随步移,有景之处皆为画卷。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拙政园得到了保护、修葺,并于1952年正式对外开放。拙政园“以其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高度的造园成就、疏朗自然的风格、典雅秀丽的景色而著称于世。”它
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亦是江南私家花园的典范;是中国1961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四大园林(拙政园、留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之一,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三部份。参观时,通常由南面进入仿古大门,门内是浅色方石铺地,三面粉墙相围,靠正面墙壁是奇石、古松造景、荷花水池相辅,湖石砌成的素雅花坛。花坛两侧为圆形洞门,是游人出入古园的通道,上有砖刻门额两块,左为“入胜”,右为“通幽”。进入“通幽”园门。经“兰雪堂”,从东部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重新修复,并取名“归园田居”的田园风光;到中部山水荷池,及“远香堂”为主厅的全园精华所在;再到西部的隐逸山林。
http://s9/mw690/002hhDctzy7hO3hb5Y4f8&690
“兰雪堂”:虽然建筑于崇祯年间,规模不大,但小巧玲珑,占据地理优势,四望皆景,无处不画,“东西桂树为屏,其后则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梅之外有竹,竹临僧舍,旦暮梵声,时从竹中来。”
“兰雪堂”之北的绿树丛荫中,有高耸人工山峰,处在云缀树杪之中,名曰“缀云峰”;山峰西北双峰并立,如掌、如帆,谓之“联壁峰”。 “缀云”、“联壁”两峰,为明末的叠石名家陈似云,以元末赵松雪山水画为范本,取玲珑细润之湖石,精心镶嵌而成。尤以“缀云峰”的形态自下而上逐渐壮大弥散,其巅峰宏伟,如云状,岿然独立,旁无支撑。堪称奇石立体镶嵌中的艺术精品之一。不幸于1943年夏夜,“缀云峰”突然倾圮。后来,在园林专家汪星伯的指导下,重新堆嵌成了现在这座高达6米,玲珑乖巧的奇峰,成为“归园田居”园中的景点。http://s15/mw690/002hhDctzy7hO3itPfU7e&690
http://s12/mw690/002hhDctzy7hO3j5t9x6b&690
http://s12/mw690/002hhDctzy7hO3jNiXxfb&690
东园建筑景点尚有芙蓉榭、天泉亭、涵青亭、秫香馆等。相应的田园美景为松林草坪、荷塘菜洼、溪水小桥、鸳鸯鱼池。真乃“灌园鬻(yu)蔬,以供朝夕之膳。”的“拙政之园”。实为隐退逍遥之地也。
http://s10/mw690/002hhDctzy7hO3koX6Fa9&690
http://s6/mw690/002hhDctzy7hO3kYs2p05&690
http://s6/mw690/002hhDctzy7hO3lGFYpe5&690
http://s4/mw690/002hhDctzy7hO3mfImDb3&690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