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2014-08-02 17:51:13)

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http://s10/mw690/002hhDctty6KVO27jSx69&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11/mw690/002hhDctty6KVO5BCYO7a&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8/mw690/002hhDctty6KVO9WOVx77&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大雁塔位于西安市东南的大慈恩寺内,是西安市著名的旅游景点,被视为古都西安市的象征。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一、大慈恩寺

盛唐是中国古代文明全盛之顶峰,也是中外文化交流最为辉煌的时期。

大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敕令修建的,并迎请自印度取经回来的高僧玄装总理事务。大慈恩寺唐代的皇家寺院和国立译经院。由于同唐高僧玄奘法师的佛事活动紧密相联,使慈恩寺成为闻名世界的佛教寺院,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迄今已历1350余年。

http://s13/mw690/002hhDctty6KVOlNu8Y6c&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16/mw690/002hhDctty6KVOp0Q3l2f&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8/mw690/002hhDctty6KVOrh0I7d7&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4/mw690/002hhDctty6KVOv0A1Be3&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12/mw690/002hhDctty6KVOzSVNp5b&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12/mw690/002hhDctty6KVOCngKv2b&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4/mw690/002hhDctty6KVOErZXZ23&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2/mw690/002hhDctty6KVOIgICZ61&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12/mw690/002hhDctty6KVOK1COLbb&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7/mw690/002hhDctty6KVOLODkO06&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1/mw690/002hhDctty6KVOOMQ2Q20&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13/mw690/002hhDctty6KVOQYlFaac&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二、玄奘:

玄装(公元600-664年)是唐代著名高僧,因精於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世称唐三藏。他是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生于隋开皇十九年(公元600年)。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

玄奘在大业八年(612),洛阳度僧时,破格以沙弥身分录入僧籍(即12出家,遍读佛典。因觉得当时佛典多有出入之处,令人迷惑,为了去伪经,求真经于是玄奘决定,不畏生死,孤身西行印度求法在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8月,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历经艰辛,忍饥受寒,越沙漠、度雪岭、斗盗贼,经过九死一生的磨难,于公元631天竺摩揭陀国(今印度巴特那市)     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戒贤师门下。习、学、钻研,经、论、典诸部,历五年其后,徧游天竺各国,历谒名贤,叩询请益,寻求梵本。游学十二年后,又回那烂陀寺。依戒贤之命,讲经、释疑、破难,名震天竺戒日王印度戒日朝国王,戒日王朝的建立者,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等闻名,竞相礼谒。公元641年,“时,师四十一岁,意欲东返。戒日王曲女城为师作大法会,五印度十八国王均列席,大小乘僧及婆罗门等七千馀人亦到,此即佛教史上著名之曲女城辩论大会。师受请为论主,称扬大乘,提出论文「真唯识量」颂,悬之於会场门外,经十八日,竟无人发论难之。戒日王益增崇重,十八国王并於会后归依为弟子。会毕,师决意辞归,戒日留不成,遂再邀集十八国王於首都?罗那迦城,开七十五日之无遮(布施)大会,为师隆重饯行。”

http://s6/mw690/002hhDctty6KVOXpcOh45&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2/mw690/002hhDctty6KVOZVbUte1&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15/mw690/002hhDctty6KVP1Th0i8e&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1/mw690/002hhDctty6KVP4oEDu90&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玄装正式辞戒启程。往返共历十八年,行程五万里。直到唐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公元64525日)唐太宗敕命梁国公房玄龄等文武百官盛大欢迎

玄装共请回佛经梵文原典经论520657部,佛舍利各种佛像7

其后玄奘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在长安大慈恩寺玉华宫设译经场,与弟子等人专心翻译所带回的梵经。玄穷一生翻译梵经20年,译出经论751335卷。创立了佛教法相宗。

玄奘法师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我国佛教学界负有崇高声望的大德,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于冒险的、勇于克服困难的、在沟通中印文化上最有贡献的一个人

 

 

 

 

他的足迹虽然只遍布印度,但是其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赵朴初先生为此特题“民族脊梁”。他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真是千古一人

玄奘圆寂于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农历二月初五)。葬于长安樊川大兴教寺。世寿六十四岁著作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等。 

三、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西安市东南的大慈恩寺内,是西安市著名的旅游景点,被视为古都西安市的象征。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大雁塔是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取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主持修建的。相传印度有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因而得名雁塔。又因雁塔西三公里处的荐福寺内,有一座唐代密檐砖塔较小,故而得名大雁塔。大雁塔原是一座仿照印度建筑形式修的五层砖塔。武则天长安年间(公元701—704年)改为七层。后来历经风雨剥蚀屡遭兵火几次大地震的破坏,致使大雁塔的塔顶震落,塔身震裂

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604年)在维持了唐代塔体的基本造型上,在其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使其造型比以前更宽大,即是现今所见的大雁塔造型。

http://s5/mw690/002hhDctty6KVPaHVOY64&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3/mw690/002hhDctty6KVPpu4uee2&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3/mw690/002hhDctty6KVPrA4uKf2&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砖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现通高为64.517米。塔基高4.2米,南北约48.7米,东西45.7米;塔体呈方锥形,平面呈正方形,底边长为25.5米,塔身高59.9米,塔刹高4.87米。塔体各层均以青砖模仿唐代建筑砌檐柱、斗拱、阑额、檩枋、檐椽、飞椽等仿木结构,磨砖对缝砌成,结构严整,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身各层壁面都用砖砌扁柱和阑额,柱的上部施有大斗,在每层四面的正中各开辟一个砖拱券门洞。塔内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层均有楼板,设置扶梯,可盘旋而上至塔顶。一层二层多起方柱隔为九开间,三四层为七开间,五六七八层为五开间。塔上陈列有佛舍利子、佛足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大雁塔层层皆有特色、层层皆有故事。古代文人墨客或金榜题名者,不知在此留下了多少富于哲理、使人共鸣的诗赋。

唐代诗人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大雁塔的恢宏气势由此可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雁塔于1961国务院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大雁塔经过一次整修,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20146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雁塔南广场:

大雁塔南广场建于大慈恩寺前,是对佛文化的阐释,于2001年初建成开放。占地32.6亩,包括玄奘雕塑、园林绿地、花岗岩铺地和水面过桥等设施。大雁塔南广场,北靠大慈恩寺,南接雁塔南路,慈恩路沿广场南缘贯通东西。广场整体由三部分组成,广场中间是硬质的花岗岩铺就的地面和水面过桥,展现了南广场的庄严与肃穆。两旁各有一个仿古自由园林绿地,有李白 杜甫 怀素 僧一行 孙思邈 韩愈 玄奘等一些历史人物的雕像,勾勒出一幅唯美古朴的画面。广场中央主题景观是雄伟高大的玄奘铜制雕塑,与大雁塔交相呼应。似乎正在以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和入世的积极姿态,面对广大信徒大众讲经开示、宣扬教义,向人们传达着佛法的神奇与生命的奥秘。雁塔古刹佛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阐释。

 

 

 

 

 

http://s10/mw690/002hhDctty6KVPzz0y539&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16/mw690/002hhDctty6KVPEtLTFaf&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1/mw690/002hhDctty6KVPIv5Ys60&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2/mw690/002hhDctty6KVPMbrRT01&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15/mw690/002hhDctty6KVPQIcY67e&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9/mw690/002hhDctty6KVPVgDl6a8&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10/mw690/002hhDctty6KVPYrgnfa9&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大雁塔北广场:

2002—2003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对大雁塔周边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并在大慈恩寺北侧修建了主体文化广场——大雁塔北广场。

http://s9/mw690/002hhDctty6KVQ4RJdm48&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8/mw690/002hhDctty6KVQ85fCf97&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http://s2/mw690/002hhDctty6KVQasEYFd1&690 唐三藏“民族脊梁”" TITLE="大雁塔世界遗产  唐三藏“民族脊梁”" />

 

 

 

大雁塔北广场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墙,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西路,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64米,占地100余亩。整个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水景喷泉是世界首家直引水、亚洲规模最大的旱地音乐喷泉。无论是在广场周边观察或大雁塔上俯瞰喷泉广场都别有一番情趣。有机会去体验体验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