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母亲高秀英

(2021-02-20 23:48:06)
标签:

情感

母亲

心灵手巧

分类: 生活感悟

我的母亲高秀英

2021214日(正月初三)晚上,我外甥女丰琳请我和妹妹一起去万达广场看了电影《你好,李焕英!》。

之前,我看了各种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我早早准备了擦眼泪的纸巾。两个小时的电影看完,我的纸巾一直藏在口袋里。我流出的眼泪还没有装满口罩的缝隙。我感到我笑着的时候更多,看完电影之后,我的心情一点也不沉重,而是充满了欢喜。我被李焕英的一句话所感染:“我的女儿,只要她健康快乐就好!”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我的母亲高秀英。

我就像影片中的贾晓玲一样,似乎穿越到了七十、八十年代,看到了母亲所经历的一切。我希望母亲绕过那些让她受罪和难堪的过往,只留下美好快乐的瞬间。

母亲十几岁时就失去了父母,她带着小她四岁的弟弟在亲戚的接济下艰难生活,后来母亲嫁给了我的父亲。在父亲的帮助努力下,母亲将她的弟弟抚养长大娶妻生子。

也许是艰苦的生活历练了母亲,母亲心灵手巧。

母亲做饭的手艺很棒,许孟的名吃许孟炉包是母亲最拿手的,我总感觉我现在吃的炉包都比不上母亲做的好吃,母亲做的炉包正面是松软的,背面是金黄的嘎渣儿将一锅包子连接在一起。吃炉包的时候,我总是先吃掉脆脆的嘎渣儿,满嘴飘香,再咬开软的一面,品尝鲜香的肉馅和汤汁,然后将整个包子吃掉。那时候,物质极端贫乏,生活很苦,吃一顿炉包是我家的饕餮盛宴。

母亲摊的煎饼特别薄,咬起来筋道,每次摊煎饼都是母亲和父亲早起来推磨,快到天亮时,母亲再把我和哥哥叫起来推磨,她就开始烧火摊煎饼。有时候,我推着磨就会睡着了,磨棍掉了都把煎饼糊搅了。推完了磨,我就会帮母亲烧火,母亲只管摊煎饼,有时候,母亲还让我学着摊煎饼,她说:“将来你长大了要是在农村生活就得学会摊煎饼。

母亲还会炸油条、烤烧肉、做豆腐、腌咸菜,做豆瓣酱、做酱油、生豆芽等,各种食材经过母亲的料理都会变成美味可口的菜肴。

后来,母亲还被许孟村供销社饭店聘去做过一阵子厨师,专门做炉包、炸油条。

母亲会剪裁衣服,她手工缝制的衣服针脚细密,就跟缝纫机做的差不多。她自己的衣服多数是自己缝制的,衣服肥了她能改瘦,衣服瘦了她能改肥,穿在身上特别好看。

最令我自豪的是母亲会织毛衣,在六七十年代,农村人是没有毛衣穿的。因为买不起毛线。母亲用劳保手套拆出来的线织成线衣,将各种颜色搭配起来非常漂亮。那时候的乡镇干部多数是单职工,他们往往买好了毛线让我母亲给他们织毛衣。母亲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点着煤油灯织毛衣,一件毛衣一般十天左右就能织好,大小正合适。他们往往送给我们一些吃的作为回报,剩余的线团他们也就不要了,母亲用剩余的毛线给我和妹妹织了露着手指头的手套戴着上学,也不影响写字。小伙伴们都很羡慕。

1975年的秋天,母亲带着妹妹去了东北,投奔一个远房大姨,因为母亲会摊煎饼,大姨让母亲去摊煎饼挣点钱。第二年春天,母亲带着妹妹和摊煎饼挣的钱回来了,也由此与大姨家产生了一些矛盾,从此母亲就得了胃病,久治不愈。

我上小学的时候,母亲曾经带着我找人算过命,算命的人说,我能考上学,不是个吃庄户饭的人,说母亲能跟着我享福。从此母亲就很支持我上学念书,不让我过多地干农活。

多年以后,我顺利考上了曲阜师范大学,后来成了一名高中教师,成了母亲的骄傲。

但是,19864月,母亲因病去世,享年56岁。当时我还没有结婚,也没有给母亲多少照顾。我总以为岁月很长,母亲会跟着我享福。却没有想到意外随时会到来,尽管我撕心裂肺,却难以留住母亲的生命。就这样我深深感受到了“子欲孝而亲不待”。这句话的份量。

还好,生活对于我还不是太坏,我的父亲活到了八十四岁,我把对二老的孝心都倾注到了父亲的身上,父亲晚年生活幸福稍微弥补了我对母亲的愧疚。

高秀英—我的母亲,我永远爱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