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学》2020第11期读后71@365
(2022-03-12 10:06:25)
标签:
365时评文化山东文学 |
《山东文学》2020第11期读后
冯建海
看到了第一篇抗疫方面的文学作品,尽管我认为一般,且题目过于自娱,题目是《镜面上的尘埃》。文学期刊相对于网络,是滞后的。当然,好的文学作品,就像酿酒,需要精心酿,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周丽丽的蓝色时期》尚可,里面有些好句子。比如:
从负罪感中解脱出来;恶臭;小人得势而已;过多地参加这种商业比赛会损耗你的创造力;在沙滩上旁若无人地亲吻和交媾;教授当老板是最抠的;媚俗艺术家、艺术掮客和附庸风雅的政治家一直都有市场;哪怕公开小便都会被那些苍蝇似的批评家视为经典;
与天性的抗争;压根就没把此次盗窃事件捅出来。
再趁机说一下“形而上”这个佶屈聱牙、煞有介事的术语。
它完全是金子打造出来的,但你要是只看到金子就俗了,得把它视作形而上的东西。
这句话里,有我诟病的“形而上”,这句话解释了“形而上”吗?没有。
按照作者的意思,“形”不是外形,而是艺术,就是说外形虽然是金子,但由于艺术构造,就不能看外形了,要看内涵了,其内涵的艺术价值才是真正的价值,才是“上”。那既然如此,就不能叫“形而上”,免得引起误解,应该叫“艺而上”。
组诗《往返》我定位:“小资情调”。
许烟华的《老狗》不错,另外的几首无聊。
张阿可的《沂河落日》写得可以。
读了黄贤清的诗,感觉这位作者的思维还是开阔的。
散文《翻山记》我定位:显摆。
王力丽的《墨西哥漫笔》,让我复习了一下地理。我反复找了这样一个地理位置——坎昆,“坎昆靠近赤道”,坎昆属于墨西哥,墨西哥属于北美洲,不靠近赤道吧。
孙国秀的评论里有“淡淡的槐花香”。我觉得这个描写太失真,要说花香,说这花香那花香,都是阿谀,都不太真实,很难闻到花香,可是槐花真能闻到花香,一树槐花香飘香几十米不是夸张,可就是这么明显的浓郁花香,作者竟然描写为“淡淡的”,太漏洞了吧。
眼高手低,我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山东文学》上发表过文章,评论的若有不当,敬请谅解。
2022年3月12日星期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