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过往,岁月静好……


标签:
文化 |
分类: 有感而发 |
http://s14/bmiddle/7c5081f3hb8fbb40360cd&690
三毛喜欢收集千奇百怪的东西,每件收藏都藏着一个故事。她曾把她的每一件收藏写成一篇文字。文字里充满着感恩和感动,透着一点点小女人的傻气和兴奋。在她儿时,便有着一个美丽的自由自在的拾荒梦想,我在她的梦想中流连忘返……
其实我也有收集小东西的嗜好,收集的东西有生日时闺蜜送的“小金鱼儿”毛衣链,表弟当兵时寄来的绿松石手链,婆婆给的老银镯子,我自己淘来的玉镯,过生日时老公送的“年年有鱼儿”的小金砖,生孩子时闺蜜送的小金天使,名义上送给女儿实际是我自己看上的小金花生,学生给的盖有所有场馆印章的世博护照,初恋男友送的所谓的定情信物,我和老公出生当天的《光明日报》,中学和大学时的校徽、学生证,中学毕业时写满同学龙飞凤舞签名的校服,自己一笔一划写的好几本日记等等。不因价格区分,只因喜欢收集。除了这些于我而言意义非常的东西,还有一些是曾经使用过或看过的小东西,在收藏家眼里绝对是垃圾,而在我眼里它们都是心头的宝贝。
比如——邮票,不是新的,也不是珍藏版纪念版,而是那个鸿雁传书的年代从一个个信封上撕下来用水泡了清洗干净再阴干,然后整整齐齐地放进集邮册里。那本小小的集邮册还是在拼搏的高中时代买的。电话卡,有三百多张,大多是大学时候自己打的和问别人要的,泉水图案的比较多,有好几个完整的套系。还喜欢收集各种票据,如门票、车票、站台票等等。
再有就是报纸了,上学的时候喜欢剪报,晚上盘腿坐在床上,守着当天的报纸,手拿剪刀,把喜欢的内容剪下来,夹在厚杂志里,有的是整张保留,所以不用胶水贴。
后来收藏杂志,像《青年文摘》、《意林》、《希望》、《花溪》、《爱人》、《37度女人》,有这么一个阶段,每期都买,每期都看,摞在书橱里,也算小有规模了。不过自从买了电纸书,用学校的电子阅览室账号,可以下载到一些经典书籍。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光顾他们了。
其实我收集的门类还有很多,只是都不大成规模,不过所有这些都表明我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我也喜欢沉浸在怀旧的氛围里,享受温暖、恬静、绵远悠长的感觉。
话扯远了,其实我是想说说我夹在杂志里的那厚厚两大摞旧报纸片儿。
前几天我去妈妈家,踩着凳子把他们从书橱顶上取下来,坐在阳光里,一片一片的翻看。纸已泛黄,霉味充斥在鼻尖,那些曾经的“新闻”一股脑涌进我的脑海,勾连出许多沉寂的回忆,彼时我就像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检阅历史、回忆人生——人生真是五味陈杂啊!
2004年的李嘉欣明艳照人,《都市女报》登载了她两张着异域服装在摩洛哥拍的广告照片,虽然如今依旧是如花美眷,但两相对比,还是让人不禁感叹似水流年。
2003年12月5日的一张《齐鲁晚报》标题是“萨达姆一家真惨”,导语为“自从2003年1月巴格达沦陷后,萨达姆的家人就各奔东西,有的被美军打死,有的流亡国外,有的东躲西藏”,如今,卡扎菲已步其后尘,下一个,会是谁?
还有一张纸片,剪的时候没有保留日期和报名,标题是“非洲传奇人物卡扎菲”,第一段这样写道“尽管西方对他进行孤立、威胁、制裁甚至进行暗杀和轰炸,可卡扎菲这棵常青树却一直挺拔的生长在北非的大沙漠上。”言辞中透着一种孤傲、壮烈的美,只是如今,他已经“壮烈”地牺牲了。
有几页夹在一起的报纸,是2005年4月连战访问大陆的相关报道。当然,我剪下来的这几页都是花边,如连战当初如何赢得美人心,夫人方瑀当年的选美历史,随行儿女的一举一动等。如今,时间已过六年多,国民党主席手上的旧船票,不知何时才能登上驶往大陆的客船?
挺喜欢刘蓓的。翻出一张2004年9月30日《都市女报》的娱乐版,标题是《演员导演因戏结缘——刘蓓中秋再穿嫁衣》,婚礼还是王学圻主持的。如今,她和张黎孩子也生了,婚也离了,当初的幸福时刻只定格在了那些甜蜜的照片上。不过也不用一声叹息,人生就是要不断折腾,折腾来折腾去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撞上幸福。
2005年4月21日的娱乐版,主角是那英、姜文、李嘉欣。当时的那英气性还没现在大,与高峰的关系还是一团乱麻,报纸的配图是高峰怀抱刚出生不久的儿子,那英一脸浮肿微笑着站在他身旁,配文是“高峰一家三口”。
如今谁再问姜文他和周韵的关系,那绝对是明摆着找抽。可当年他俩的关系却还是月朦胧鸟朦胧呢。对于记者的追问,曾与周韵合作过且关系不错的导演傅华阳“颇不以为然地表示,这已经不仅仅是炒作,而是一些人的胡思乱想异想天开。”现在再来回味这句话,不知道这个“颇不以为然”的导演当年是真不知道呢还是真不知道呢还是真不知道呢……
再说李嘉欣,当年传出了她秘密结婚的消息,针对这个消息,她表示“我不是一个很传统的女人,两人只要相爱,未必需要一纸婚书。”弹指一挥间,孩子都会跑了,看来传统不传统不重要,是否需要一纸婚书,关键还在那个男人值不值得这一纸婚书。
因为一张专辑,泰戈尔的那句“生如夏花之灿烂,死若秋叶之静美”一时间风靡校园。那张专辑就是朴树的《生如夏花》,出版时间是2003年。报纸给这则宣传新闻配的标题是“一株朴树,开出夏花”。如今,八年过去了,那朵夏花还开着吗?
就这样端起一杯温暖的柚子茶,从冬日暖阳淡淡笼罩一直坐到夜色苍茫。忘掉悲伤,忘掉忧愁,忘掉所有的不悦和难过,不悲不喜,不骄不躁。让岁月在清水里浸润出柚子的芬芳,蓦然回首,流年过往,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