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NIKKEI一篇耐人寻味的文章。简译分享下:
中国CCTV例年会在3月15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这天播放一款特别节目:『3.15晚会』。这个节目以往每年都令外资企业颤栗、然而今年矛头却没有再指向外资企业、中刀者变成了阿里巴巴集团在内的大型互联网电商等企业。那么、这又是为什么捏?
『喂!不许拍照!』今年节目播放后的第二天3月16日天亮后、北京市郊某商务楼一楼的食品店一片喧哗。由当橘派来抓品质的一群人搞来2辆卡车、把饮料、大米及其他加工食品等依次没收。
这家店可是人气外送网站『饿了么』的加盟店铺。起因是:3.15晚会节目记者假扮成新入职外卖员潜入饿了么进行各种偷拍、然后把饿了么表面光鲜下违法经营的真相给曝光了——电视机画面中是被油污染成一片漆黑的厨房以及一片狼藉的食材管理状态。节目说:『饿了么网站的信任度值得怀疑』。节目一播放、当橘立即展开调查。
节目中、阿里巴巴也中刀、说阿里巴巴网上店铺评价动用水军。节目之后、阿里巴巴表示:『感谢CCTV揭露黑产业』。
这次节目打的都是中国人气互联网企业、对于相关联行业的冲击较小。但是对于许多外资企业而言、今年这状况真是非常不寻常。
3月15日晚10点3.15晚会过后、某日系家用品耗件制造企业的上海办公室里、为了负责『戒备』而加班加点的许多员工都高兴地拍起了手:『终于结束了!』。这家公司为了『以防万一』、事先已经准备好了道歉台词。所幸、两小时的节目从头至尾没有拿自己开刀。
但是这是今年。以往每年中国都会掀起一阵瞄准外资企业开刀的热潮、而每年的触发点就是3.15晚会。所以就算是大型外资企业、也不得不每年精心研究对策。以往履历如下:
2010年。针对日本SONY、SHARP、韩国Samsung。名义:液晶屏质量不稳定。针对美国惠普。名义:揭发个人电脑品质问题。
2011年。针对日本HONDA、尼桑、德国宝马。名义:揭发4S店非法集资。
2012年。针对美国麦当劳。名义:揭发店铺管理混乱、使用过期食材。针对法国家乐福。名义:揭发在肉制品种类和保质期上造假。
2013年。针对美国苹果。名义:批判其产品品质保障服务恶劣。针对美国星巴克。名义:批判其在中国价格比欧美高。
2014年。针对日本尼康。名义:揭发数码相机品质问题。
2015年。针对日本日产、德国大众。名义:批判4S店巧立名目乱收修理费。
今年3月7日、距离3.15晚会节目还有一个星期。由日系企业共同组成的上海日本工商俱乐部举办了一场『(3.15)对策研讨会』。普楽普公共関係顧問有限公司的茅島秀夫是这场研讨会的主讲者、他表示:『CCTV的潜入调查一般是每年9月份展开』。现场有100人左右的热心听众。
各家企业首先着手事先起草好一份面向消费者的道歉声明。日本某大型车企干部每年都要全员出动、留在办公室里坚持到节目结束、以备突然到来的采访。更加必不可少的是、要和中国媒体搞好关系。
『我们在策划一场采访、请一定要来!』以新产品发布会为名义的国内外观光旅游是自然不过的事情。据说这类旅游中尤以东京总公司采访
东京新宿·歌舞伎町的『视察接待』组合套装人气最高。此外当然免不了送礼以及差旅费等名义下的塞现金。。。从平时开始就必须和几十名记者把关系给搞热络了。
所以今年没有中刀、估计搞关系的确产生了效果。然而这次没有打外资、也有中国方面的原因。
普楽普公共関係顧問有限公司的茅島秀夫在今年节目结束之后向政府里的人脉询问起来时、对方暗示:『这是外交政策』。
今年对中国外交而言是重要的一年、要举办G20首脑会议等重要活动。3.15晚会年年打击外资企业、受到了西方媒体的强烈批评。估计当橘也不希望因为打击外资而招来不必要的矛盾。
同时政策也在发生变化。今年节目中、主持人特别提及:『消费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已达66%、电商产业的健康发展必不可少。』提示管理层的目光正从以往的制造业迅速切换到服务业上。
那么打击外资是否就结束了?茅島秀夫认为『没必要过度担忧、但也不可疏忽。』这个节目很容易被『震痣利用』。2013年美国苹果公司被打就是发生在中美两国围绕网络攻击的骂战最为白热化的时候。
『在(CCTV)登了那么多广告、还是中刀了。』曾经遭打的某大型日企员工如是吐槽。CCTV常被批评用广告费来当做3.15保护费、但是另一方面、外资企业的配合也的确助长了这种手段的气焰。今后风向还会变吗?明年的不眠夜还是会到来。
完。
原文:http://www.nikkei.com/article/DGXLZO98528470W6A310C1FFE000/?dg=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