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3/large/7c3fe21bgw1ez5ewxhsbkj20zk0qodl1.jpg
『老公赚钱给老婆花、老公你辛苦啦。你要累了就解解乏、泡个脚洗个桑拿!老公赚钱给老婆花、老婆你随便花、老公我就是银行卡、想怎么就怎么刷!』
这个音乐、悠扬地萦绕在苏州新开张的诚品书店的门口、距离仅仅10米。这真的很有中国的味道——一切都是Hybrid的。我在前往这家声名如雷贯耳的书店之前的上午、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了整整3.8个时辰的。无他、就是为了让自己看上去至少具备有资格进这家店的文化水平。然而当我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还是渐渐就身不由己地伴随歌声的节奏摇摆起来、而且就这么摇摇摆摆地抖进了店里、感觉好像有一种很接地气、很亲切的东西把我推进了一个逼格实在太High Big Up的陌生殿堂里一样。
http://ww3/large/7c3fe21bgw1ez5exrbegvj21kw23uh93.jpg
店内。一眼望去、就是日式内装风格的翻版。不用多说、台北也是这样。哦不是台北、台湾就是这样。虽然今日台湾新生代懂日语者比例远低于从前、但是日治时期留下的文化与审美烙印、真不是这么简单能够抹去的。我这里特别要说一句:所谓日治时期烙印、我没有任何贬义的涵义暗示。这是一个中性、甚至不少地方还是褒义的评价。然而你要说有多少诚品书店本身的特色的话、我不觉得很多。因为这种风格、在日本已经非常多而且很多年、譬如在MUJI你可以看到饱、BMI也相应升高。
读书的体验与文化的意蕴?呵呵、开玩笑吧?要说书目的Lineup本身、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可以乘几亿次)地一般。Why?You Understand的。不多说了、再好的载体再好的氛围、毕竟只是载体只是驱壳只是一张画皮。诚品书店的灵魂像盐烤青花鱼的脊骨一样被上菜前整条抽去、而剩下的那些东西在爱书者看来、已经连鸡肋的价值都未必完全具备。我想说:哪怕没有灵魂、我们是否至少也画个心、也就是打个擦边球?NO DOOR、我告诉大家:NO、DOOR。吾朝的Censorship、再多说半句也是浪费生命。若真爱诚品书店本身——去台北罢。
http://ww3/large/7c3fe21bgw1ez5f088kvej21kw16o4ff.jpg
我知道诚品书店肯定也知道这一点。于是乎整个书店的格局有点局促——这种局促不是空间上的感受、而是我感受到了管理层的一种摇摆与纠结——想卖书、却好像又不那么想卖书、或者说他们自己对书本身在于诚品书店的权重都好像没有太大自信、理由见上一段。所以各种琳琅满目的商业高频度密密麻麻地穿插游走在书架之间——这方面的重口、远超台北。却好像真正和书唇齿相连(至少在我看来)的咖啡馆、却有点被甲肝隔离般、放置在了一个相对孤立的空间中去了。遗憾——你不得不游过挤过黑压压的人间鱼群到那里去嗅咖啡香、感觉自己好像某种洄游鱼类。
http://ww4/large/7c3fe21bgw1ez5f8wa00ej21kw23u7vb.jpg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全是人。各种拍、各种自拍。以至于我当即即兴脱口一首英语七绝: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nowhere can I find a seat!! I can tell you now I see, they just hurry for selfie!——以此歌以咏志。此情此景、或许只能用两个英语单词来形容才最为神韵:LIKE TRUE。是的、像真的一样——只是在这样的氛围里我迷糊于一个事情的解构:吾朝吾民真的那么爱看书了么。诚品书店之所以贵为读书人的天堂、我在台北的时候、猜想其理由难道不是为读书人饕餮书本的渴望赋予了一种纯净惬意的仪式感的氛围、从而让渴望变得更加鲜明和强烈么?那在这里、在Sky Dynasty呢?让来客通过手拿书本翻开页面闻到书香而获得仪式感上的满足?
Sky knows。我也没有情绪多想。当天色昏暗下来时、我只想快点回去酒店——因为我要知道的信息、在酒店不需要密码且直接全局翻墙的WIFI所连接的那头等着我。
随便乱涂几笔的逛店体验、就此打住。或许、诚品书店去过之后有一件事情你会对自己更加了解更加坦诚:那就是你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读书这件事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