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伴随癌症诊断浮出水面的夫妻关系》

(2015-06-07 00:18:22)
标签:

杂谈

忽然有一天、你被告知罹患了癌症。很多人会在接下来的瞬间里第一次切实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死亡、并再度审视既往人生。在今天这个时代、日本人中约有一半终究会罹患某种癌症:夫妻两人中即便有一个人可以幸免、也不能保证自己的伴侣也同样幸运。

如果不幸患癌的话究竟会怎样、会有如何的感受、又不得不要去做什么。。。生活在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会得癌的时代、我们总有一天会发现:其实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于是在这里想以案例解说一下“若你的另一半患癌”这一状况。

举一位50多岁男性患者的例子。筛查下来的结果是胃癌。出结果的那天他妻子也陪着一起过来。我刚开口说“是胃癌”、他妻子便无视我的存在高声叫喊起来:“早就一直对你说要查胃癌了、我的话你不听、看看现在呀!!”“你怎么这样说话!?你自己。。。”丈夫立即还嘴。双方语气都一下子激烈起来、终于引发了一场口舌大战。

被告知罹患癌症的瞬间、夫妻俩立即发生口角的案例非常常见。只要诊断结果是癌症、就算还只是早期、对当事人心理依然会造成巨大的冲击与混乱、令其在不安中备受煎熬。而且闻讯病情的另一半也同样会被卷入、有时甚至变得比癌症患者本人更加慌乱。

另外还有两例。两例的共通点是:刚告知妻子患癌、丈夫嘴巴里就飞出这样的话来:“上过保险吗?!”还有一个人说:“你去死倒也算了、我被扔下你想过没?!”。。。

这两例都属于为了掩饰心中的慌乱而把脑子里的话不假思索地砸了出来。倘若处在冷静的状态之下、这种话恐怕绝对不可能说出口。然而事实上这些话全部飞向了本已不得不接受癌症诊断冲击的妻子、真正该说的一起努力吧!这样的鼓励却无只言片语。面对今后所有承受的治疗、伴侣本来理应撑起最强大的心理支柱、却竟然会说出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话来。这就是癌症的力量。

很多人听到癌就想到死、情绪变得很消极。就算不是自己患癌、也会悲观地认为这下完了、并因此无法体谅患病的伴侣、难以冷静下来考虑下一步该怎么走。以这样的状态接下来即便进入治疗、也可能因为向对方告知了不确切的信息而令其陷入不安、有时候甚至还会问出:究竟什么时候能治好?等等对方根本无法回答的蠢话来、对心理状态造成适得其反的影响。还有些人则会说些:加油!会治好的!之类的话、太过轻巧。另一些则因为痛苦难耐而变得对伴侣的烦恼视而不见、沉默不语、漠不关心。。。

上述任何言行都可能令患癌的一方陷入消沉。虽说实际上要避免或许很难很难、但应该让自己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意识到这一点。

令癌症患者意志消沉的4种行为:

①对其告知引发不安的信息

不要向对方提供有关【治疗】、【药物】、【生存率】、【医生】、【医院】等等方面不确切的信息。

②说出刺激对方情绪的话来

“究竟什么时候能治好?”“到底为什么会得癌!?”等等、这些话问出来对方根本无法回答。不要说出口。

③用太过轻巧的精神论调去鼓励对方

癌症患者事实上一直都在努力着。因此不要再去勉强对方、说那些“你还要再努力”、“努力了就会治好”之类的话。

④无视伴侣的存在、沉默寡言。

癌症患者始终处于不安的状态、所以不管对方说什么、都应该至少做到努力去倾听。要理解癌症患者的情绪常常会激烈变化——曾经说一不二的家中顶梁柱、可能会突然胆小怕事到难以想象。曾经穿戴讲究、善解人意的妻子或许会变得随意而邋遢、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如此事例不胜枚举。治疗过程中心境起伏也是常有的事、前面才刚刚破罐子破摔地表示“不如早点去死”、或者“要医生改变手术方案”等等、转眼冷静下来之后说不定又会拼命倾诉自己不想死、还想继续努力下去的心愿。

作为伴侣、虽然内心一定也希望竭尽全力支持对方、但反复面对这样的心情变化之后、多少总会陷入一种不知所措的折磨之中。这个时候不妨这样去思考:

并非TA变得如此固执和自我、是癌症让TA变成那样。癌症消耗的不仅仅是癌症患者本人、还有支持着TA的伴侣、应该恨的其实不是伴侣、而是癌症。

最后介绍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患癌的丈夫和与之一起奋斗的60岁妻子的事。

丈夫非常非常喜欢打高尔夫。但是由于癌症病情进展、发生了骨转移、主治医生害怕他因此发生骨折而劝他不要再打高尔夫。失去了这一生活乐趣的丈夫日渐颓废、身体虚弱、陷入抑郁状态。妻子实在看不下去、过来向我咨询:高尔夫真的不能再打吗?我的建议是:骨折没有必要担忧到那样的地步。相反、乘他本人还能动得起来的时候应该放开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

于是、妻子随着丈夫一起打起高尔夫来。他的精神状态一下子翻转过来。虽然发生骨转移的当时他被医生告知只能再活半年、但结果却活了5年、夫妻两直到最后都享受到了高尔夫的乐趣。后来他的妻子给我写来一封致谢的信、信中说道:选择重新再打高尔夫真是没有错。

这位妻子不忍心看他丈夫如此消沉下去。为了他、她选择了鼓励他重新开打高尔夫、在高尔夫球场一直陪伴到了他生命的尽头。我从这当中看到了这对夫妻一同走过来的一路风雨和深厚的感情。试想假如妻子当时看到他丈夫的那种状态时涌上心头的情感是对对方的埋怨或不信任的话、她一定不会陪他去打高尔夫、而是希望他住医院里去静静地等死吧?如果这样的话、他的生命或许会短得多。

若你的另一半不幸患癌、你会为TA做什么呢?若你自己不幸患癌、你的另一半又会为你做什么呢?

完。

作者背景:
Profile 森山紀之 (もりやまのりゆき)
東京ミッドタウンクリニック常務理事
1947年、和歌山県生まれ。千葉大学医学部卒。76年に国立がんセンター放射線診断部に入局。同センターのがん予防?検診研究センター長を経て、現職。ヘリカルスキャンX線CT装置の開発に携わり、早期がんの発見に貢献。2005年に高松宮妃癌研究基金学術賞、07年に朝日がん大賞を受賞。主な著書に「がんはどこまで治せるのか」(徳間書店)。
【译自】:http://www.nikkei.com/article/DGXMZO87384860Y5A520C1000000/?dg=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