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镇火车站杂忆(之一)
龙镇,北国的边陲小镇,地处小兴安岭山脉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西距德都县( 今五大连池市 )约 50
公里,南距北安市约 60 公里。从哈尔滨三棵树开出的列车,过北安、二井、二龙山屯、讷谟尔、蔡家岗,就到达本次列车的终点 ——
龙镇。
流经龙镇境内的讷谟尔河,相传是女真人的发源地。
龙镇火车站是黑河地区(
今黑河市 )南部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自 1969
年大批知识青年下乡后,更成了周边龙镇、引龙河、襄河、龙门等农场,以及插队在孙吴、逊克、黑河,甚至呼玛等地知青的集散地。
当时,龙镇是中国最北端的火车站,从三棵树开来的列车,到了龙镇,火车头必须必须摘了钩,到三角形线路上来回倒一下,马上来个
180 度调头,准备向哈尔滨进发。
龙镇火车站对知青而言,它既是起点,也是终点。通常是寒冬腊月,我们从龙镇起程,带着一年的劳累,回家探望年迈的双亲;一过完年,我们又返回农场。我常常想起列车的广播:“列车前方到站,是本次列车的终点站,列车前方到站,是本次列车的终点站。”晨光熹微,一打开车门,刺骨的北风就灌进来,车外是皑皑白雪,天寒地冻,一切是那么的苍凉
—— 艰辛的农场生活,正在等着我们。
年年春运,全国有几千万人、上亿人次的大迁徙,买票难、回家难,难于上青天。不必说我们经常在火车上站着,硬挺着;不必说上海
— 三棵树的直达列车是在大批知青下乡以后的 1970 年或 1971
年才应运而生,此前中途必须“倒车”两三次;就是侥幸能坐上直达临客的,约 70
小时的硬板凳,也足够知青喝一壶的了。知青,就是农民工;知青,才是农民工的鼻祖啊!
龙镇火车站就一幢房子,售票室兼候车大厅。站房两侧有一排木栅栏,除此以外,基本就是“敞门放”了。
龙镇火车站是四等小站,每天到发客车仅各两对:上午 7:02 到站,7:45发车;晚上8:02
到站,8:45发车。除此以外,就是货车了。
龙镇 - 三棵树,约
300 公里。从哈尔滨到龙镇,地形从松嫩平原向小兴安岭丘陵地带过渡,听当地人说,海拔高度上升约 400
米,步步爬坡。当时列车全部是慢车,站站停。坐上午从龙镇的始发车,基本上晚上到哈尔滨;坐傍晚从三棵树的始发车,次日凌晨抵龙镇。列车误点是常事,经常听见列车广播员用不急不慢的音调播报:“旅客们,列车现在是晚点运行,大约晚点一小时四十分钟”。牵引列车的全是蒸汽式火车头,有一些,听说甚至是从小鬼子时代留下的,挺抗造。我总觉得,蒸汽式火车头,那才是“火车”,威武、雄壮,冒着白烟,隆隆地前进,给人以雷霆万钧之震撼。现在,从黑河至哈尔滨都有了空调快速,要见蒸汽式火车头,大约只能去博物馆了。
说明:
1、因年代久远,文中龙镇火车站到发的旅客列车时刻可能有误,真诚欢迎荒友帮我回忆一下,纠正我的谬误,我先道一声“谢谢!”
;
2、特别鸣谢:题头照片由荒友张文华兄提供,摄于 2003
年。张兄的照片为本文平添了一抹亮色;
3、“三四郎”有龙镇火车站老照片,因“龙镇火车站杂忆”将不止一篇,下一篇会让荒友、网友看到“三四郎”的宝贝
—— 先留一点悬念。
文 写于
2010.10.11
“说明”2、3
写于 201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