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内容
教材P23—P24
教学目标
态度: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查找资料的能力,利用不同的方法学会初步进行研究的能力。
知识:了解家乡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些内容、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养成教育训练点
热爱家乡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做到言行一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通过调查交流,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家乡的发展、变化,对家乡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应该为家乡做点什么呢?
二、展示“家乡成就展”
1.小组将完成的图片展示给大家看。
2.集体评议,选出最好的图片张贴在教室墙上。
三:我为家乡提建议
1.引导学生对家乡的交通、住房、生产、环境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1)小组内分项交流。
(2)组长对组内交流意见进行整理。
(3)集体交流
2.教师对学生的不同建议进行小结。
四、参加服务性劳动
引导学生课后为家乡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做力所能及的服务性工作。
学生以组为单位探讨如何为劳动者服务,达成共识。
五、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设计活动:欢迎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建议学生参考以下内容:
1.走进农家新居,了解家乡的住宅变化;
2.品尝农家饭,看看家乡人民饭桌上的变化;
3.观光家乡的自然风光,认识家乡的自然美;
4.了解家乡的历史古迹和历史人物;
5.吃特产,感受家乡的名贵特产;
6.做一些简单的农业劳动,亲身感受劳动的乐趣。
板书设计
我为家乡做贡献
家乡成就展
我为家乡提建议
欢迎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家乡生态环境满意和不满意的方面进行了交流,并针对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但“家乡成就展”这一环节不够完美,部分小组没有按要求去收集,所以收获较小。“实践活动”这环节为国庆作业,下节课检查成果。
加载中,请稍候......